本吧对愿意花时间研究鸣潮战斗的玩家表示认可和欢迎,但是这次坎特雷拉从csf到正式服以后的巨大反差真的闹出了不少笑话,事实证明了某些吧u以及流传广泛的一些坎散错轮表过于理想化了,因此给予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
1、拉表不是纸上谈兵,一定要结合实战。
拉表的目的是为了在一个相同标准的情况下看清一个角色/配队的真实输出能力,排除场外buff对某些特定角色的加成,让所有角色/配队处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
因此从本质上来看,拉表最后还是要服务于实战。你拉表里面打的轴和那些操作,是建立在xx秒循环的前提下的。所以在纸上排完轴以后,一定要自己上手操作,检验一下自己排出来的轴是不是真的可行。
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轴长,很多时候纸上排出来的轴长从理论上来看没有问题,但是实战里有很多因素影响。别的不说就说自身操作,人的操作是一定需要反应时间和存在一些迟钝的,如果你拉的表里面理论上来讲就没有任何容错,那怎么可能能在实战里打出来呢。所以奉劝吧u一定要有实战,有客观事实的支持,再开始理论计算。
2、用拉表做对比的时候要尽量用操作难度差不多的轴
鸣潮拥有着极为丰富的角色玩法,即使对于同一个角色来说,不同的操作所能打出的输出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操作量的差异。通常往往更多的操作量能使得角色在相同的轴长里打出更多的输出。因此进行对比的时候,一定是尽量用相同的操作难度去横向比较。比如你椿散打轮椅轴拉出来的表,对比今折,也应该用轮椅轴,而不是双喷轴。而如果你要用今折双喷这种进阶轴去跟椿散比较,那么椿散也应该用进阶轴。
这个时候有的吧u就要问了,那我怎么知道什么是轮椅轴什么是进阶轴呢?
很多角色的进阶轴确实没有普及开来,而目前鸣潮角色的社区攻略也都偏向简单化,即使有进阶轴也很少有人去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可以统一的只计算角色的主干输出能力,因为不管是所谓的轮椅轴、进阶轴还是错轮轴等等的任何循环轴,任何角色的主干输出通常都是占据了该角色的大部分伤害。比如椿散双变轴的主干输出显然是守变椿以后的一套输出以及散变椿以后的一套输出。因此,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只算角色的主干输出往往就基本能窥见一个角色的大部分实力,又能简单的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并且作为强度判定也基本够用了。
以上,希望对吧u有所帮助
1、拉表不是纸上谈兵,一定要结合实战。
拉表的目的是为了在一个相同标准的情况下看清一个角色/配队的真实输出能力,排除场外buff对某些特定角色的加成,让所有角色/配队处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
因此从本质上来看,拉表最后还是要服务于实战。你拉表里面打的轴和那些操作,是建立在xx秒循环的前提下的。所以在纸上排完轴以后,一定要自己上手操作,检验一下自己排出来的轴是不是真的可行。
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轴长,很多时候纸上排出来的轴长从理论上来看没有问题,但是实战里有很多因素影响。别的不说就说自身操作,人的操作是一定需要反应时间和存在一些迟钝的,如果你拉的表里面理论上来讲就没有任何容错,那怎么可能能在实战里打出来呢。所以奉劝吧u一定要有实战,有客观事实的支持,再开始理论计算。
2、用拉表做对比的时候要尽量用操作难度差不多的轴
鸣潮拥有着极为丰富的角色玩法,即使对于同一个角色来说,不同的操作所能打出的输出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操作量的差异。通常往往更多的操作量能使得角色在相同的轴长里打出更多的输出。因此进行对比的时候,一定是尽量用相同的操作难度去横向比较。比如你椿散打轮椅轴拉出来的表,对比今折,也应该用轮椅轴,而不是双喷轴。而如果你要用今折双喷这种进阶轴去跟椿散比较,那么椿散也应该用进阶轴。
这个时候有的吧u就要问了,那我怎么知道什么是轮椅轴什么是进阶轴呢?
很多角色的进阶轴确实没有普及开来,而目前鸣潮角色的社区攻略也都偏向简单化,即使有进阶轴也很少有人去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可以统一的只计算角色的主干输出能力,因为不管是所谓的轮椅轴、进阶轴还是错轮轴等等的任何循环轴,任何角色的主干输出通常都是占据了该角色的大部分伤害。比如椿散双变轴的主干输出显然是守变椿以后的一套输出以及散变椿以后的一套输出。因此,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只算角色的主干输出往往就基本能窥见一个角色的大部分实力,又能简单的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并且作为强度判定也基本够用了。
以上,希望对吧u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