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太阳高挂于天际的时候吧。
万里无云的晴空。
简直可以说是“晴天”这个词最贴切的日子。
就在这样的天气下,一艘巨大的船正沿着西方大陆东部的海域,朝北航行。
那艘船,其体型之巨大令人震撼。
全长接近三百米。
要知道,在大地世界中所使用的一般大型帆船(加雷昂船),全长大多在五十米左右,
如此一来,这艘船的体型几乎是普通加雷昂船的四倍。
可以说,它的规模甚至可与这个世界中被认为支配海洋的海龙种相匹敌。
不仅如此,这艘船的外形也与传统的加雷昂船明显不同。
它的船体更加修长,线条锐利,
帆的数量也显著增多。
与其说是“为了装载大量交易品而设计”,
不如说这是一艘以“高速航行”为目标而打造的船只。
那是一艘被称为“快速帆船(Clipper 型)”的船体。
此外,这艘船满帆鼓起,帆影勾勒出一道美丽的轮廓,
其姿态正如“疾风”一词所形容的那般迅捷。
所谓的快速帆船,在地球世界的记载中,据说“Clipper”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取自希腊神话中风之神的一位。
如果有第三者偶然看见这艘船,恐怕会先怀疑自己的双眼,
而在意识到“眼前的景象竟然是真实的”那一刻,
他们大概会立刻向海神祈祷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刻,风正强劲地朝南吹拂。
而这艘船的船首却正对着北方。
换句话说,这艘船正在顶风逆行。
更不可思议的是,它航行时没有丝毫摇晃,
宛如利箭一般,以极高的速度稳定地在波涛之间穿行。
这是一种完全无视物理法则的现象。
虽然理论上并非绝对不可能——
例如,若以约45度角的斜线对抗风向,不断调整方向航行,
那么帆船也确实可以顶风前行。
但那样的航迹一定是呈锯齿状的“Z”字形航线,
而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笔直地逆风直行。
至少,现实中并不存在能正面对抗风向、直线航行的帆船。
唯有搭载内燃机的汽船才能做到。
此外,这艘船的速度也完全超出地球世界的常识范畴。
虽然快速帆船本就以速度见长,
长船体、流线型设计,皆是为了减少风阻与浪阻,从而提升航速。
而眼前这艘船,显然是采用了与快速帆船类似的结构,
同样追求高速航行的性能。
同时,这艘船也确实装备了比大地世界中常见的加雷昂船还要多的帆,
这也是出于追求速度的目的。
帆船的航速本就高度依赖风力,
而能最大限度利用风力的,自然是那些帆数更多、帆面更大的船。
当然,风力的强弱也会影响速度,
所以帆船很难有“固定航速”这种说法。
一般来说,帆船的平均航速约在4~5节(knots)左右。
1节约等于时速1.852公里,
也就是说,5节的话,大约就是时速9公里左右。
然而,这艘船的速度远不止“几个节”那么简单。
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值,但可以肯定,它的航速至少超过了三十节(knots)。
换算成时速的话,相当于超过每小时五十五公里。
这已经是帆船绝对无法达到的速度领域。
包括在甲板上工作的船员,以及在操舵室里的船长们,
无一不是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练航海者。
他们的操作迅速而高效。
从他们的表情判断,虽说不至于完全没有紧张感,
但整体上仍然保持着冷静沉着。
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身为一流水手的他们,究竟因何而感到紧张?
“前方风向有些异常,不过没有问题!”
负责瞭望的水手从设在桅杆上的岗位,通过传声管将声音传到船舱。
随着这句话传来,原本一直对照海图、眉头紧锁的约翰·斯托鲁姆终于轻轻吐出一口气,流露出一丝安心。
若说这是一艘幽灵船,也并非没有道理。
若是大地世界的普通人看到眼前这副景象,
恐怕会以为这是恶魔乘坐的船只,或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异界之物。
但对于这些亲身经历、身处其中的人而言,
他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眼前的现象有多么异乎寻常——
因为他们是完全理解这一切之后,才登上这艘船的。
这已不只是奇迹,而是一种现象。
换句话说,
如果一艘帆船竟能以每小时三十节的速度帆行前进,
那就等同于拥有了媲美高速渡轮的性能。
这,的确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对一位肩负“船长”职责的人来说,这样的心境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航海旅途始终伴随着危险。
如果在茫茫大海的正中央遭遇风暴,人类所能做的,往往也只有向神祈祷而已。
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大概就是如此吧。
即使是在科学与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点也没有太大变化。
哪怕是全长数百米、堪称巨型的油轮(油槽船),在恶劣天气下依然有可能遭遇沉没的命运。
这正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人类面前,自然的力量依然是无比巨大,
即使是人类制造的船只,在自然面前也不过是渺小的存在。
即使是这艘融合了地球世界与大地世界的技术、
由这个组织引以为傲的最新锐船只也无法例外。
毕竟,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可以从卫星实时获得各种信息,
而在这个大地世界中,航海的难度却与现代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万里无云的晴空。
简直可以说是“晴天”这个词最贴切的日子。
就在这样的天气下,一艘巨大的船正沿着西方大陆东部的海域,朝北航行。
那艘船,其体型之巨大令人震撼。
全长接近三百米。
要知道,在大地世界中所使用的一般大型帆船(加雷昂船),全长大多在五十米左右,
如此一来,这艘船的体型几乎是普通加雷昂船的四倍。
可以说,它的规模甚至可与这个世界中被认为支配海洋的海龙种相匹敌。
不仅如此,这艘船的外形也与传统的加雷昂船明显不同。
它的船体更加修长,线条锐利,
帆的数量也显著增多。
与其说是“为了装载大量交易品而设计”,
不如说这是一艘以“高速航行”为目标而打造的船只。
那是一艘被称为“快速帆船(Clipper 型)”的船体。
此外,这艘船满帆鼓起,帆影勾勒出一道美丽的轮廓,
其姿态正如“疾风”一词所形容的那般迅捷。
所谓的快速帆船,在地球世界的记载中,据说“Clipper”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取自希腊神话中风之神的一位。
如果有第三者偶然看见这艘船,恐怕会先怀疑自己的双眼,
而在意识到“眼前的景象竟然是真实的”那一刻,
他们大概会立刻向海神祈祷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刻,风正强劲地朝南吹拂。
而这艘船的船首却正对着北方。
换句话说,这艘船正在顶风逆行。
更不可思议的是,它航行时没有丝毫摇晃,
宛如利箭一般,以极高的速度稳定地在波涛之间穿行。
这是一种完全无视物理法则的现象。
虽然理论上并非绝对不可能——
例如,若以约45度角的斜线对抗风向,不断调整方向航行,
那么帆船也确实可以顶风前行。
但那样的航迹一定是呈锯齿状的“Z”字形航线,
而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笔直地逆风直行。
至少,现实中并不存在能正面对抗风向、直线航行的帆船。
唯有搭载内燃机的汽船才能做到。
此外,这艘船的速度也完全超出地球世界的常识范畴。
虽然快速帆船本就以速度见长,
长船体、流线型设计,皆是为了减少风阻与浪阻,从而提升航速。
而眼前这艘船,显然是采用了与快速帆船类似的结构,
同样追求高速航行的性能。
同时,这艘船也确实装备了比大地世界中常见的加雷昂船还要多的帆,
这也是出于追求速度的目的。
帆船的航速本就高度依赖风力,
而能最大限度利用风力的,自然是那些帆数更多、帆面更大的船。
当然,风力的强弱也会影响速度,
所以帆船很难有“固定航速”这种说法。
一般来说,帆船的平均航速约在4~5节(knots)左右。
1节约等于时速1.852公里,
也就是说,5节的话,大约就是时速9公里左右。
然而,这艘船的速度远不止“几个节”那么简单。
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值,但可以肯定,它的航速至少超过了三十节(knots)。
换算成时速的话,相当于超过每小时五十五公里。
这已经是帆船绝对无法达到的速度领域。
包括在甲板上工作的船员,以及在操舵室里的船长们,
无一不是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练航海者。
他们的操作迅速而高效。
从他们的表情判断,虽说不至于完全没有紧张感,
但整体上仍然保持着冷静沉着。
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身为一流水手的他们,究竟因何而感到紧张?
“前方风向有些异常,不过没有问题!”
负责瞭望的水手从设在桅杆上的岗位,通过传声管将声音传到船舱。
随着这句话传来,原本一直对照海图、眉头紧锁的约翰·斯托鲁姆终于轻轻吐出一口气,流露出一丝安心。
若说这是一艘幽灵船,也并非没有道理。
若是大地世界的普通人看到眼前这副景象,
恐怕会以为这是恶魔乘坐的船只,或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异界之物。
但对于这些亲身经历、身处其中的人而言,
他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眼前的现象有多么异乎寻常——
因为他们是完全理解这一切之后,才登上这艘船的。
这已不只是奇迹,而是一种现象。
换句话说,
如果一艘帆船竟能以每小时三十节的速度帆行前进,
那就等同于拥有了媲美高速渡轮的性能。
这,的确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对一位肩负“船长”职责的人来说,这样的心境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航海旅途始终伴随着危险。
如果在茫茫大海的正中央遭遇风暴,人类所能做的,往往也只有向神祈祷而已。
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大概就是如此吧。
即使是在科学与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点也没有太大变化。
哪怕是全长数百米、堪称巨型的油轮(油槽船),在恶劣天气下依然有可能遭遇沉没的命运。
这正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人类面前,自然的力量依然是无比巨大,
即使是人类制造的船只,在自然面前也不过是渺小的存在。
即使是这艘融合了地球世界与大地世界的技术、
由这个组织引以为傲的最新锐船只也无法例外。
毕竟,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可以从卫星实时获得各种信息,
而在这个大地世界中,航海的难度却与现代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