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者沙加吧 关注:65贴子:800
  • 0回复贴,共1

行者沙加答治抑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行者沙加答治抑郁
假设说:
师父,不开心,抑郁时,可以用风散炁么?
沙加答:
我来从能量(炁)与心情(神)上,分别回答。
一,能量:
在不高兴时,神被影响时,从能量上,不应散炁。
为什么呢?
光散体表的炁,有什么用?
如散的好炁,那炁更少,反而效果更差,加深不高兴的机会。
要怎么办呢?
已讲过,观照丹田,火炼阴渣,驱除浊气。
这样,阳炁滋养肉身,滋养神,自然会,神足而神安定,不容易受到影响。
二,心情:
心情上,可以以心情对治。
怎么对治,转换心情啊,转换与消灭!
不高兴了,抑郁了,去想高兴的事情,去接触阳炁与正能量的事情。
比如说,看看搞笑的小品,动画什么的。
当然,我们修行人,不是这样的。
因为,这是修行的好时候。
我怎么写的,看着念生灭,看着情绪生灭,看着习性生灭,看着而不参与。
用念根来说,除非需用念来思考,否则,就是察觉的再晚,只要察觉到思想跑了,念跑了,拉回来,就可以了。
不怕念生,就是觉迟。
就是察觉的再晚,只要最后察觉了,拉回意,就行了。
当察觉时,观照时,知时,就是意与念、情绪、习性等分离的时刻。
比如,修行中念佛,念着念着,想其他事情了。
这没有关系啊,只要能察觉,然后不继续思想了,跟着念头跑,把念头拉回来,继续念佛就行了啊。
当察觉念跑了,想其他事情了,继续念佛,就是意与念分离了,意指挥念,命令念头,你念头给我念佛去。
这就好像,尔师兄问:
师父,知觉暖时,就是触觉生,而意知。当知这一刻,这一念就结束了。就是知而无分别。不继续生念,去想暖怎么来的等,不用后天的知识去关联,这就是一意观照,知而无分别,初步明心见性么?
我沙加答:是的!除非需要用,比如我要写暖的知识,那肯定,理,法,景什么的,都写出来。
但是,我写就是写,这只是用。
但是修行时,只是知而不分别,就行了。
所谓,用而不持,持而不受!
并不是说,让人变成石头,什么也不干。
那么同样的道理。
知而不分别,看着情绪生灭,而不参与。
不高兴时,抑郁时!
时,是谁不高兴,是谁抑郁呢?
这是习性我,之情绪我生了啊?
情绪生以后,知了。
知觉情绪生,是谁知觉?
是真正的我,是意知觉。
当知觉不高兴,知觉抑郁时,就是意与情绪分离时,这时,应如旁观者一样,知而不分别,看着而不参加。
一样的道理: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说,若智生时,反照其本。
就是说,犹如明镜,意映照一切。
不怕情绪生,就怕察觉迟啊!
情绪生,高兴时,不高兴时,快乐时,不快乐时。
当有,时,生,不就是察觉到了么?
察觉到了不高兴,察觉到了高兴。
然后呢?
知而不分别,也就是,察觉与知时,是意察觉时。
这时,意与情绪初步分离时,应如旁观者看着一样,不参与进去。
这如尔师兄说,师父知觉暖时,就结束了,念生念灭了,不再继续想了。不继续想,就结束了。
都是这样啊!
如不能看着情绪生灭,就转换情绪,消灭不好情绪。
如能看着情绪生灭,就是因与情绪的关联,开始有一点难受,也不用管。
因为,意察觉与知时,就是意与情绪分离时。
刚开始分离,会受一点情绪影响,而有感觉。
忍过去!
情绪,习性,念,都是生灭,有生存周期的。
没有意的参与,就自生自灭了。
意,才是真正的我,主人,是浅显的真我,元神之动。
因有意的参与,这些才能一直持续,这样相续,是不是一个念(情绪、习性)相续,而是一念(情绪、习性)生灭,有意的维持与参与,再一念(情绪、习性)生灭,而如此反复,一直持续!
但是,不参加进去了,看着情绪生灭,就是受影响,也是一会的事情。
意不参与进去,初步就是受影响,因一念(情绪、习性)生灭,比如会高兴一会,难受一会,会念闪而过。
意参与进去,就会一直受影响,一直高兴,一直想等。
慢慢的,这样脱离,越来越多,察觉到情绪生,而看着情绪,不受情绪影响。
不仅仅是炼心等如此,尔们修行时,也是如此!
修行时,如漩涡法之类,就是用意维持,被其他中断了,就是意被拉走了,再意回来,维持。


IP属地:新疆1楼2025-03-25 12: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