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吧 关注:161,568贴子:1,285,732
  • 14回复贴,共1

曲艺中的“风流焰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毒不侵


1楼2010-12-21 23:13回复
    曲艺当中的“风流焰口”
    诸君先看一则旧闻:
    -----------------------------------------------------------------
    JC总监陈兴亚,因为京城风俗,每遇人死时,便延请僧道,施放焰口,往往丧家故意叫和尚演唱种种伤风败俗的yin词,「殊属不成事体」。现为整顿市俗起见,特通令各区署界内各户,以后如有这种事情,就要严厉禁止。
    ----------------------------------------------------------------
    


    2楼2010-12-21 23:19
    回复
      2025-08-31 04:28: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相声中的“焰口”----------------------------------------------
      最经典的《师傅经》于宝林、冯宝华二位先生在相声《师傅经》当中有过一些介绍,这个师傅经本就不是真和尚念的,所谓师傅经就是业余和尚在接三超度时临时客串的,据于冯二位的介绍,这个只在天津有。于是《师傅经》也就成了津门的特色段子,现在这种师傅经还有,河北区红桥区一代的丧事中还能见到。相关下载《师傅经》(张宝茹、张兴华)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068681.html


      4楼2010-12-21 23:20
      回复
        相声中的“焰口”----------------------------------------------
        嫁接版《偷斧子》
        反对迷信,讽刺迷信,不是要抵制正常的信仰。张寿臣在《偷斧子》的垫话里铺陈“我说的和尚都是北京的和尚,天津的和尚都是正法参修老比丘”,这句话将故事的演义本质交代了。用焰口的形式讽刺那些乡间不正法修行的和尚,身在佛门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揭示封建迷信的人性丑恶,是这段相声的主旨。相关下载 《偷斧子》(张寿臣)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8497.html


        5楼2010-12-21 23:21
        回复
          相声中的“焰口”----------------------------------------------
          时冒时浮的《白事会》《拴娃娃》
          丧事与求子,都离不开庙与和尚。“念完经打和尚”这个标准的包袱,让风流焰口成为这两个传统段子的必须成分。当然,这里讽刺的也是师傅经。


          6楼2010-12-21 23:22
          回复
            单弦中的“焰口”-----------------------------------------
            八角鼓中的焰口更直接,运用的更彻底。单弦中的一些牌子干脆就叫梆子佛、焰口。
            正唱:披着袈裟唱焰口《武松杀嫂》
            《武松杀嫂》是单弦《武十回》之一,相传荣剑臣的这段最棒。剧情当中,武松告不倒西门庆,变以吊丧为名寻凶复仇,请来了和尚为武大超度。
            在表演“放焰口”时,由琴师(于少章或程澍棠)击打法鼓、单钹,荣先生自己击打手磬、木鱼,别具特色。有一次有数位僧人莅临剧场听放焰口,听毕向荣合十赞叹不已,连称神韵。1951年他在南市新声戏院演《武十回》放焰口时,曾请几位演员助演打击各种法器,有于德海、冯书田(变中国古典戏法的老艺人)等人助演,荣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最后由王佩臣、马三立搀“倒霉刘”(绰号)冒充孝子谢路,观众乐不可支,轰动曲坛。
            虽然荣先生没有录音留下,但是其弟子阚泽良(说八猫图的那位),有一段录音,详细介绍了当年的一些轶事。曲头唱罢,“下面就身披袈裟,为大家唱这段武松杀嫂”,台下立刻一片叫好。
            相关下载 单弦《武松杀嫂》(阚泽良)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44914.html


            7楼2010-12-21 23:23
            回复
              单弦中的“焰口”-----------------------------------------
              歪唱:海和尚的独白《翠屏山-杨雄醉归》
              相声《拴娃娃》当中提到过《翠屏山》,故事梗概就是好汉杨雄的妻子与海和尚私通,被石秀发现,告知杨雄,手刃奸夫**,避祸梁山。
              单弦《杨雄醉归》有一段风流焰口,也是一段刻画入木三分的讽刺。相关下载 单弦《杨雄醉归》 刘洪元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066018.html


              8楼2010-12-21 23:24
              回复
                单弦中的“焰口”-----------------------------------------
                信手拈来的焰口《二本高老庄》
                《高老庄》是谢派单弦的代表作。唐僧在收服了猪刚鬣之后,赐名八戒。这一段在单弦当中的牌子就是梆子佛。单弦当中的很多名段都是带焰口的。
                相关下载 单弦《二本高老庄》(赵勇)http:// ishare.iask.sina.com.cn/f/10882579.html


                9楼2010-12-21 23:24
                回复
                  2025-08-31 04:22: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结
                  -------------------------
                  曲艺中的风流焰口,基本上都是讽刺丑恶,反对迷信,劝人向善的,也是一种很特别的佐料,大家仔细甄别吧。


                  10楼2010-12-21 23:25
                  回复
                    领教了~
                    记得小时候在十月公园,听相声时。听过老先生(是谁早就不记得了~)说白事会,每到学和尚放焰口时,前面总是要加上一句“有法不识,诸位担待!”想来是怕听客里面有善信居士挑理吧!
                    现在,的相声里面很少这么道情的了。


                    11楼2010-12-21 23:47
                    回复
                      长见识了。
                      迷信与宗教的区别一直是我比较纠结的一件事,还是相声给我提了个醒儿——指佛穿衣,赖佛吃饭即为迷信。


                      IP属地:天津12楼2010-12-22 10:20
                      回复
                        楼主辛苦,这帖子我还是顶一下吧~~~~


                        13楼2011-06-24 17:11
                        回复
                          坟贴啊
                          前天夜里小区一家死人了还请了几个假和尚念经,天凉快开着窗子吵了我差不多俩小时,烦的,要不是媳妇在一边了我肯定喊两嗓子:第一天来到了鬼呀么鬼门关。


                          IP属地:天津14楼2011-06-27 08:23
                          回复
                            顶起来回家听去,公司电脑什么也干不了。


                            15楼2011-06-27 15:59
                            回复
                              2025-08-31 04:16: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8楼2013-08-22 1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