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吧 关注:453,062贴子:4,020,368
  • 0回复贴,共1

易理粗浅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易之内,经,传,学,术。经为卦,传为释,学其延,术为方。《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其中,太极即是“一”,两仪即是阴、阳二分,四象即是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中医又增阙阴,阳明两象将阴阳进一步细分,道教系统也是将四象具象化,从而形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卦为六爻成,至下而上,有三法,三六二之分。六分为,民,士,大夫,卿 ,天子,圣人。三分为,两爻相并分其三,地,人,天。二分为,下三爻,上三爻,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审其序,断吉凶,明真理,养身我。易,兴象之源。兴为看到外物而产生的情感。象为符号,是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态和规律加以归纳并将这些形态和规律抽象化。易,立言之本。溢其表,深邃不可轻言,其中之妙也尽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易,上敬天 下畏地 中为人。天之道,阴阳。地之道,刚柔。人之道,仁义。因此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天之时在于阴阳,地之利在于刚柔,而人之和在于仁义。学周易,静(心中不杂,集中精力)微(微妙)因此要细心,用心,会心。左旋,左升右降去调节人体,因为宇宙也是左旋右降。先天法为静,后天为动,阴静阳动,各种物质和能量各自保持本性就不会产生宇宙,但他们运动,各个要素开始进行重新的结合,调整,也就形成了新的关系,这就是后天法式。万事万物只要有动就有变,有变就有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是先天法式。在这个模式中,乾在正南,兑在东南,离在正东,震在东北,巽在西南,坎在正西,艮在西北,坤在正北。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作为基本关系。在后天法式中,乾在西北,兑在正西,坤在西南,离在正南,巽在东南,震在正东,艮在东北,坎在正北所以后天法式的规则是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九与六为老,老为变爻,七与八为少,少为定位,奇阳,阴偶。元 ,万事开头,德义是大,善始善终方为大。元 ,也是善之又善,为大,为本。亨,吉祥美好,亨的德义是“通”,“亨通”。利,顺利,利的德义是正义,也是指所有好的因素组合在一起而得到的结果。贞,贞问,向天请教,贞的德义是正,做事的时候能够坚守正道和做人的原则。一、周、易之义周:1.指周朝。2.是循环往复。3.是周至万物。4是周密.易:1.简易,。天地万物的规律非常复杂,如果要描述自然万事万物,那么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就是概括天地运行的模式,这就是简易。2.变易,即不断地变化。3.不易。《周易》将变化的内容叫作器,将根本的、不易的部分称为道,认为器是有形的、变动不居的,道是无形的、恒定不变。吉、凶、悔、吝四个字,吉就是吉祥,凶是不祥,悔是由吉转凶、产生悔恨,吝是逢凶化吉,有所珍惜。易传《彖传》是对六十四卦义进行解释的文字,因为易卦分在上、下两部分中,“彖”也就被分为“彖上”“彖下”。彖”解释为“断”,即用来判定一卦之义,并将之分为三类:以卦象象征万物释卦义;以义理、德行释卦义;以爻象在卦中所处地位释卦义。如《乾》卦象征着天,《坤》卦象征着地等;卦德指的是卦象中体现出来的德行要求;卦体则是对卦的特征进行概括。一、彖义,准确概括卦的本义。二、彖法,判断卦吉凶的方法。三,彖例,1.是分析卦体。2.是分析卦德。3.是阐释卦名卦义。4.解释卦辞。5.是解释卦象。6.是剖析爻位。7.是阐发卦理。象传《象传》对每一卦和每一爻所进行的描述。其中,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卦义的有六十四条,称为“大象”;解释三百八十四爻爻辞的有三百八十四条,称为“小象”《象传》的基本解释,是立足于经卦的取象。天道,在中国文化中指代的是必要条件,地道指的是充分条件,一般是客观因素,是可变的量。时机和境遇结合起来形成一组不可变量和可变量,人就在这样一个不变和可变的环境当中做事。系辞传《系辞》为《周易》的通论,研读《周易》,一般要先从《系辞》入手,读完《系辞》以后再读《象传》《彖传》和《文言》,就对《周易》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一、《易》言圣人之道。二、《易》在开物成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开物从格物开始,成务,便是成就一番事业。三、《易》以贯通事理,四、《易》仿天地之法。五、《易》蕴天地秩序《说卦》对八经卦进行解释,阐述了立《易》的原则,涉及八卦的德行、运行、象义等诸多问题。《序卦》是对《周易》六十四卦推衍关系的总括,其依据卦名的含义,把《周易》六十四卦看作一个或相因、或相反的因果联系序列,进行了全面的诠释。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2 13: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