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6日漏签0天
反相吧 关注:11,778贴子:1,799,68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0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反相吧
>0< 加载中...

#美国科学家亲身实验证明爱因斯坦错了,地球人比太空人会更年轻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incinc
  • 大名鼎鼎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美国科学家亲身实验证明爱因斯坦错了,地球人比太空人会更年轻。
大家都好吧,好久没来了。
当年有科学家用“双生子悖论”质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后来的部分所谓物理学家们用其话语权把这个称之为“双生子佯谬”,这部分所谓物理学家们于是解释为:
双生子佯谬是一个有关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实验。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登上超高速飞船作长时间的太空旅行,而另一个留在地球。结果当旅行者回到地球后,他发现自己比留在地球的兄弟更年轻。
这个结果似乎与狭义相对论矛盾:狭义相对论所探讨的是物体惯性参考系的相对运动,比方说物体A为观察者,观察到物体B等速率远离自身。反之,物体B也会认为物体A等速率离开自身,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A会认为物体B的时钟走慢了,物体B也会认为物体A的时钟走慢了。狭义相对论指出所有观测者都有同等意义,没有任何一个参考系(frame of reference)是会获得优待的。因此,旅行者觉得回到地球后会看见比他本人更年轻的双胞胎兄弟,但他兄弟的想法却恰好相反。
对于上述“双生子佯谬”,没有疑问的是:爱因斯坦和部分所谓物理学家们都给了一个结论--太空旅行者会比留在地球上的年轻。
然而,当今,当美国太空总署(NASA)59岁太空人威廉斯在经历288天的太空滞留,并于日前返回地球时,她看起来仿佛衰老了10岁。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这点可能是真的。回来已满头白发国外媒体报导,在轨道上待上数月会对身体与大脑产生惊人的影响,类似于极端老化。
原本预计8天的旅程,却意外变成288天──威廉斯也让外界得以一窥如果 9 个月和太空飞船一起飞行会对人的外表有什么改变,她更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展现长时间和太空飞船一起飞行对人体的残酷影响。
显然,当爱因斯坦和部分所谓物理学家们都预言太空人会更年轻(所谓“时慢”)就是一种瞎掰,爱因斯坦和部分所谓物理学家们干的就是扯淡的活儿。


  • LHS讲物理
  • 大名鼎鼎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相对论固然是错的,但你这比相对论更扯。新陈代谢加速,或者说周期发生变化,这与时间快慢有什么关系。


2025-05-16 00:01:03
广告
  • 死狐狸
  •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觉得这证明爱因斯坦是正确的。因为引力场会影响时间。太空中引力小,时间就过的比地面快


  • 拓变论@李炳铁
  • 大名鼎鼎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哈哈哈哈,我早就说了,钟表是钟表,时间是时间,时间是宇宙整体同步演变过程的先后顺序性和过程持续性,钟表仅仅是时间过程参照系和指示器而已。


  • 陆家宅0088
  • 默默无闻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是兄哥在太空族行幸苦而衰老,于相对论时间变慢无关,科学家己经做实验,一种衰变原素运动接近光速后衰变慢了。


  • 为牛顿力学翻案
  • 大名鼎鼎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欢迎incinc发表文章。


  • beijingjoe
  •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根据相对性原理,cosmic clock走时一样,谁也不比谁更优越 - 既不会更年轻,也不会更老。国外有官科论文用cosmic clock来谈论物理时钟,我习惯用natural clock,意思一样,都是洛变里的那个t。
狭相的真正意思其实是“相对性原理下的时空绝对论”,是对牛顿绝对时空的某种修正、纠偏。本宇宙只有一个时钟,已走时138亿年,或137亿年,anyway。


  • beijingjoe
  •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狭相已与量子理论完美融合,不兼容的是广相。狭相不是爱因斯坦心目中的"相对论",是为了与老爱心心念的广相做区分,而"勉为其难"地给了个special的名字。"狭相"的本名就是"电-动力学",是一种"绝对论"理论。
洛变对所有物理法则都是协变的,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对称、守恒、不变。


2025-05-15 23:55:03
广告
  • beijingjoe
  •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想起前段时间有位吧友给出一个他自编的洛变趣味题:刘邦项羽的问题。我寻着链接去隔壁看了看,当时已有一些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也有貌似"一锤定音"的结论 (已过去了相当时日)。
搞笑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是正确的 这不就是一道两分钟搞定的洛变小三"追击问题"嘛!照着课本上的洛变解析,也不会荒腔走板到姥姥家去的。用冯裤子的话说就是:"这届人民不行"
这种认知,维的哪门子相呢!


  • beijingjoe
  •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Excalibur! 类似题目多年前做过一道,是图灵新知系列的其中一本日本人写的相对论趣闻,大意是哥哥以接近光速(99.x%,x表示9个9)的速度飞往仙女星系,然后再返回。我的答案与书本一致:去11年,返回11年,一共22年。此时地球已过去了500万年。
产生这种荒谬结论的根本原因即在于t、t'不分。根据相对性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地球上弟弟的t与这位traveller twin的t应该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
用两颗理想心脏模型分析也行:心跳严格同步。前提条件我忘了,大概就是兄弟俩一生的心跳次数均为25亿次,且严格同步同步...
即使用闵氏时空法解析也是如此、用广相也一样。长话短说,根源都在对"光速不变原理"的误读上,中外教材皆然。
"光速不变原理"中的"光速"无论是当作"速度"解读还是当作"等时长"解读,数学逻辑上都不会错,但当作"速度"解读的话,物理实在一定是错的。
建立洛变时只能当作"速度"代入,这是"量纲一致性"要求所必须遵守的。
个人感觉,深入理解isochronism是必须的,建议参考1673年惠更斯的"等时性原理",好像没有中文版。网上有英文翻译版(当年的是拉丁文版)。
惠更斯的"等时线"cycloid是"圆滚线",是长度单位(一种理解方法),爱因斯坦的"等时线"是"速度"。
麦克斯韦的"光速"为速度,是恒定值 - 对任意观察者恒定,但对任意观察者,数值可以不一样。
爱因斯坦的"光速"对所有观察者都是"不变量",但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只是一个"不变量"。
P.S. "光速不变原理"的"光速不变"对所有参照系都一样,并不仅仅是对惯性系才成立。当作"速度"的话,可以求导,当作"等时长"的话,不可以求导。


  • 东方已晓
  • 名扬四海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宇宙中有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 ,它们都带有经过校对的精准的时钟。是不是同时只会给出两个时钟读数?如果不考虑如何比较,如果分别使用t与T来表示这两个时钟读数。会不会出现t<T又T<t的情况?
如果它们分别使用光线传递带有自身时钟读数的信息,对方接受到的时钟读数都会比自己带着的时钟读数要小,这是因为光线在传递消息时消耗了时间。并不是客观事实。一个理论不是依据客观事实得到的 它还会是科学理论吗?


  • 贴吧用户_5C152Q9
  • 富有名气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类似1971年飞机原子种实验这种现象,可以有多种理论解释。如果用绝对时间的时钟体系解释,就是飞机原子钟不准了,只需对钟就行;如果用相对论解释,就是飞机原子钟的时间变了。这两种解释是互相矛盾的,只能二选一。哪个更好呢?综合比较最有说服力。如果用时钟体系,除了可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还可以解释人类所有时钟现象和指导所有时钟应用;如果用相对论,只能解释这个实验现象,不能解释其他时钟现象和指导时钟应用。比如,换电子钟、机械钟、其他品牌型号的原子钟上飞机,看看观测值是否相同;用相对论解释你手表的现象,指导手表的应用看看效果?很容易区分优劣吧?相对论有一个优点,就是不骗正常人.......


  • beijingjoe
  •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上次的跟帖说开去:
...对于静系观者,v仅仅是个常数 (人为常量),但不是不变量(自然属性)。而对于不同的静系观者,c既是恒定值 (不同静系观者,数值可以不同,但大家都认为是"恒定的"),也是不变量。你可以对牛二的x求导,但你不能对洛变的x求导 (γ必变 - "光速不变原理"就不成立啦)。
对于静系观者来说,他自己的"等时长"与"等步长"是等价的,无法区分,也不需要区分。也许,这就是为何"狭相"100多年来老神在在志满意得并能和量子力学完美融合的其中一个原因。换句话说,"狭相"不是用来计算的,而是用来定性的 (你可以认为μ子"寿命延长",但那是你自己的认知,不是μ子的认知)。引用一句吧友常说的糙话就是:"狭相"百无一用!(百无一用的其实是官释"狭相",不是洛变及其引理)。
按照曹则贤先生的话说,"狭相"是一种哲学观。对此,俺是相当地认同!曹则贤还说 (大意):真正的计算工具是量子力学。按照张元仲老先生的观点: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一是狭相,二是量子力学。呵呵!为何偏偏是"狭相"? 真有趣儿!太有趣儿了!相当地有趣儿!
俺来扩展一下:"狭相"不是用来编玄学故事的,而是用来纠正"三观"的。我本人很喜欢玄学故事,曾经每天都要去天涯论坛的莲蓬鬼话板块待一会儿 (二十多年前,那里高人云集,不是"自学成才"的高人,是传承的)。四柱八字、六爻占筮等等才是真正的玄学,或曰:真正的大学问。玄学不是相对论的菜 - 力有不逮,就不要勉为其难啦!
那啥,杨振宁老先生不认可《易经》,狄拉克大神也不认可哲学对物理的指导作用 (他其实根本就不认同哲学这个词)。然并卵,俄国数学大师阿诺德曾说过:数学只是物理的一部分。哈哈哈!此话很深刻,但也很容易产生歧义,要看上下文和语境。另外,人家是否是用母语表达?或者是否中译有差异?...各人入各眼,还是自己去体会吧。克莱因对于数学的评论这里就不引用了,还是吧友们自己去读原著比较好。
十几年前本吧还能常见一些大V,现在也不来了。一些大V认为,之所以吧友们对狭相更感兴趣,原因即在于广相的数学太复杂。呵呵,部分认同。其实,只谈数学而不涉及物理,我相信绝大部分人是不会有兴趣的 (你是拉马努金的话,此话当我没说)。狭相涉及时空观 (与三观有交集),而时空观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 (谁不想变年轻呢)。广相也谈时空观,但太过那个了,不如狭相这般直白 (其实就是霸道不讲理。官释相对论就是"霸道相对论")。
最后总结一下:近50年来最热门的数理学问是什么?答案是:不变量!


  • beijingjoe
  •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回复 #(reply,tb.1.6e4f4e66.etFOGDmr1nY-ebeceqme3A,beijingjoe) :GPS对钟原理其实很简单,和电网的无功功率补偿类似,就是自动消除那个偏移tgθ (这里只是比喻,因为数学模型属于机密),这是工程上最简单有效的方式。那个原子钟已经不是c钟了,即使客观上存在引力红移,你也无法直接套用。GPS对钟和相对论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这是草稿,一直没发还是咋地?发了吧,看看以后维相者们是不是继续胡扯


2025-05-15 23:49:03
广告
  • beijingjoe
  •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作为"等时长",C为什么等于1呢?
来看看麦克斯韦电磁波速表达式:Cm0 = 1/sqr(ε0μ0) 路程/时间= 30万公里/1秒。
这是地球人的认知,或者说是观察者G0的认知。
对观察者G1来说,光速有可能是 Cm1 =1/sqr(ε1μ1) 路程/时间= xxかモも/1て。
依此类推,对于观察者G2、G3......而言,光速可以分别是Cm2 = yyやテイ/1セ、Cm3 = zzあソサ/1せ。
欸?等等!秒、て、せ、や、テ、イ、あ、ソ、サ...?这,这些...都是啥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呵呵,秒、て、せ、や、テ、イ、あ、ソ、サ...具体是什么并不重要,xx、yy、zz...具体是什么数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共性:分母1。
1就是所有观察者所共同认可的"单位时长",是个"不变量"。对于地球人而言,1作为物理量,其单位在此就是"1秒"。
当我们说时间过去了多少多少"秒"时,比如说过去了"t秒",我们其实是在说时间过去了"t x 1秒"。实践中,乘号"x"和"1"都被省略了,变成了"t秒"。数学逻辑上,t本身并没有单位,只是个代数符号,"1秒"基准时长是我们赋予t的,使得t有了物理意义,被赋予了物理单位,就是"t x 1秒"。
回到"同步坐标时"x=ct,我们可以用"等步长"equal step (就是"速度") 来"同步坐标时",也可以用"等时长"equal duration (1秒) 来"同步坐标时"。
对于任意观察者自身而言,数学逻辑上,"等步长"和"等时长"没有区别,无法区分,也不需要区分。但对于"万物皆在运动,没有绝对静止的"众观察者们而言,公共的"等步长"和"等时长"就不一定等同了 - 数学逻辑上可以令其相等,毕竟 c = λf (λf分别是波长和频率),但物理逻辑不认可这种数学游戏 - 对于物理世界,公共的绝对"速度"c是毫无意义的 - 绝对"速度"c仅对观察者自己有意义。
结论就是,"同步坐标时"的公共"光速"c只能是"等时长"1。数学上作为公共"绝对速度"代入时并不存在逻辑不自洽的问题,那是因为"量纲一致性"使然 - 穿着"速度"马甲的"等时长"。
P.S. 与物理实在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的数学逻辑不属于物理逻辑,而仅仅属于数学逻辑。毕竟,数学只是物理的一部分 (阿诺德语)。虽然物理是依赖数学逻辑来描述的 (数学对于许多物理现象其实是无法描述的,自然语言反倒还能给出一些说明),但数学对于物理永远只是工具。最后,数学并非你想象的那么战无不胜 (曹广福语。曹目前是广州大学数学院教授、院长,吉林大学数学博士)。
随想:
对于迈莫实验,有两个观察者,一个是包括半透镜在内的那套装置,另一个是迈克尔逊和莫雷...其它的就不用分析了,用洛变就能解释。迈莫实验并未否定以太的存在,但也未证明以太存在 - 爱因斯坦在晚年时也表达过以太是可以存在的。
Tips: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不兼容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时空观"不同。退回来,还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去分析...也许是正途。观察者永远是物理过程的一部分,不可能超然物外。普适性由相对性原理去解决,观察者不能自说自话,既当球员又当裁判。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0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反相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