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工程吧 关注:432贴子:1,503
  • 0回复贴,共1

怎么选择防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回顾:10/350作为一级测试波形的由来
在1995年以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采用8/20波形测试浪涌保护器,“国际电气规范”(IEC)也采用相同的做法。但此后,在IEC61643标准文件中,却对安装在建筑物进线处的浪涌保护器引入了新的“配电系统1级防护”测试方案。为了适应IEC61643对冲击脉冲电流(Iimp)的要求,测试机构不得不将测试波形改为10/350。而这一变化的所谓“理论基础”是:10/350的波形更接近于直接雷击的波形参数,因此,在对此类进行浪涌保护器(IEC称SPD)的有效性测试时采用10/350波形比8/20波形更合适。
然而,在经过大量可靠的跟踪调查之后,IEEE认为对测试方案做出类似的改动根本不具备充分的理由,因此仍然坚持采用8/20波形。但在现实中,IEC引入的“配电系统1级防护”测试新方案却在浪涌保护器市场上造成了混乱:在某些欧洲生产商的鼓动下,“配电系统1级浪涌保护器”在设计、生产上按照10/350测试脉冲为参考,采用真空管作为防护元件,并宣称该种保护器成为所谓“主流”。他们依据很简单:“既然直接雷击的波形只能用10/350波形的脉冲进行模仿,所以,ANSI/IEEE所主张的8/20波形的测试规范就不足以起到防护直接雷击的作用。”
IEC选择10/350的技术依据
按照IEC的“新要求”,测试“防护直接雷击的浪涌保护器”时应采用10/350波形冲击脉冲,而测试“防护间接雷击的浪涌保护器”时应采用8/20波形。100kA的10/350波形脉冲的放电强度是20kA的8/20波形脉冲的125倍。125×0.4=50如果使用压敏电阻MOV作为浪涌抑制元件,设计一个能防护100kA的10/350波形的冲击脉冲的保护器,它所具备的放电能力必须相当于防护2500kA的8/20波形冲击脉冲的能力。以上结论的计算过程发表在IEC的规范文件中,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证明:“按10/350波形测试设计的保护器的防护能力比按8/20波形测试的保护器要高20倍以上。”
安徽金力严格按照GB18802.11标准,UL和TUV双目击试验室具有模拟雷电冲击电流的一套试验设备,主要是检测SPD(电涌保护器)的耐受雷电冲击电流能力。最大可产生T1类10/350μs波形冲击电流 50kA;T2类8/20μs波形冲击电流 200kA。


IP属地:安徽1楼2025-03-20 13: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