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恨和舔日的“精彩”在于双标和欲加之罪。
不知道现场情况,但是我认为选手普通音量说话的时候,其他人基本是听不清说的什么。电视机前的观众觉得声音大是因为选手都带了话筒和耳麦,你听到的是话筒传到耳麦里的声音。
而且,从完成题目的时间能看出来,中国队根本没有抄袭嫌疑。
中国队 2:25(完成题一),16:57(题三,
#19),19:06(题三,#31),19:36(题二,#8)
国际队2:40(完成题一),10:32(题三,#31),12:05(题三,
#19),14:05(题二,#8),20:20(题二,#12)
但是呢,如此实打实的硬证据,这帮人根本不理会。而且还会给欲加之罪,很混蛋的逻辑说,千叶说了答案中国队就一定听见了,所以就是抄袭了。
我倒是想问问,你去银行看见里面厚厚的钱,是不是就可以判你抢银行了?你看见了银行的钱肯定想要,就想抢银行了,所以就是抢银行了?
再次强调,很可笑的地方在于比赛时间证明中国队根本不存在抄袭。
但是,千叶在第一题的两问,注意不仅仅是第二问,我前面一个帖子写得其实不全面,是两问,都明显抄袭杨易。因为千叶两次发生明显行为方向变化恰恰都发生在播报中国队完成题目。
某些人又开始双标。事实证明中国队没有抄袭并且可以确定没听到,非要说听到。现在是千叶很近的距离目睹杨易答题,各种搪塞推诿,甚至拿什么题目简单来扯淡。题目简单也需要完成时间,抄袭了就是抄袭了,推不掉。你本来是要做第三题,为什么突然改作第一题并且盯着看正在做第一题的杨易?
由于视频里是不断切换并且还混有回放,需要捋顺了整个过程,好在还不停的有远景镜头,而且远景镜头里面能看到大屏幕上完成情况就可以判断时间点而不被剪辑误导。
比赛开始的时候,杨易观察题一,可儿观察题二,国际队两人观察题三。
然后杨易很快出发开始寻找答案,是从左边的1号那排开始的(这里有个远景镜头)。
然后有杨易找寻答案的过程镜头,直到他看到29号,就往自己的答题台跑。这时候其他三个选手还在研究题目。有一个远景镜头。
杨易回到答题台,记录了一下29,然后去题一确认是AD,并且回头看了一眼29,这时候国际战队两人才要开始出发寻找答案。
这时候播报中国队完成一个(57秒),此时此刻的千叶正在走过右边中间那排,就是有29号答案那排,走向最右边的那排。但是很明显听到播报以后他转头改变方向去查看他已经要走过的这排。为什么呢?此时此刻,他是第一次面对42个选项,一般来说只能按照固定顺序一个一个看确保不漏,都是从一端开始。他原来的行进方向就是这样的,走向最右边那排,怎么就突然改变了方向从中间一排开始,而且改变方向恰恰是发生在播报中国队完成一题的时候呢?
29号相对来说是比较突兀的样子,千叶看到以后,在答案道具,题目道具,答题台之间来回跑了好几次,包括需要确认一下答案号,题号,点的字母等诸多信息。这部分说明他对题一毫无任何准备。魏教授这里说了一句千叶也在相同区域找到了。大家自己理解吧。千叶完成时间是1分20秒。
在57秒到1分20秒的这个时间段,杨易已经走到最右边那排并且远景是在观察一个答案并且还有蹲下动作。由于千叶是面对第三排找答案,他是能很清楚看到杨易的行为过程的。
千叶在触摸屏答题期间有远景镜头,杨易基本检查完最右边那排的答案道具,正在走回题一。
千叶完成答题以后,跑向题一模型,此时杨易正在用手比划,其实这时候杨易只是在检查37是否符合题一。然后杨易离开题目,直接走向37。此时千叶告诉队友题一已经解决了AD,现在要做BC。由于他此时是背对镜头,所以杨易的行为动作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然后千叶跟队友分开,队友直奔左边第一排,而千叶绕到另一侧走向右边第一排。注意,这里他的走动轨迹跟他自己第一次不一样,几乎相当于是完全绕过杨易的正面(杨易基本只会面向答案道具或者面向镜头方向)。所以他其实是躲开了杨易的正面,可以全程观察杨易在干啥但是杨易根本不知道。
杨易离开答案区直奔答题台并且输入答案的过程,远景和近景镜头可以看到千叶大概是从37开始往下一路挨个检查并且有蹲下动作,也许39号没有蹲下。
然后播报中国队完成一题。此时视频给了千叶特写镜头。他先是转头看向大屏幕,说明的确是播报的时间,同时他看到了中国队完成的题目。恰恰在这个时间点,他立刻转头看向37号,然后既没有走完本该走完这排,也没有回到37号,就转头奔向了答题台。
简单地说,千叶两次不符合正常行为逻辑的转向都发生在播报中国队完成题目。而且在此之前他没有看题一,也没有像杨易一样已经遍历走完全部42个选项模型,其实他根本就还没看过选项模型,请问怎么就立刻直奔答案所在区域的?
对比而言杨易的过程清晰合理。在研究完题一以后,从最左边检查到最右边,并且两题都有再次回到题目回到答案模型的反复检查确认的过程。
杨易完成第二问时间是2分25秒,而千叶是2分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