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潮爆料吧 关注:75,259贴子:2,774,449

透过鸣潮看历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社区节奏不小,爆料却少之又少,十分无趣
想到近期长离复刻,有些许潮友对长离身份不太了解,有感而发做本帖
一是透过鸣潮内现有信息推测煌珑制度状态,二也是科普一些历史原型
我们今州,不比黎娜希塔差!
(图片来源于库街区,侵权会删)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14 22:04回复
    gkd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14 22:12
    收起回复
      谈起今州,首个我们要认识的就是今州令尹(ling yin)大人今汐
      其简介为“今令尹今汐,万丈天光被她化作点点辉芒,温柔地照亮人们的愿望。 命运向她指明神灵的方向,但她脚下的道路,仍然通向人类的未来”
      从剧情来看,令尹作为今州之主,其地位相当于今州长官,类似我们今天的省长。
      许多潮友可能会认为令尹是一个虚构官职,其实并非如此。
      《汉书·高帝纪上》记载说
      “(怀王)以羽为鲁公,封长安侯,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
      意思是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诸侯之卿,唯楚称令尹,其余国称相。”
      这说明令尹为楚国特有的官职,相当于他国宰相。令尹多由楚国王族和亲族担任,一般是楚王的弟弟,小舅子,或是侄子,叔叔等第二顺序的亲属。
      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所注引的《青琐高议》有云
      “(寇準)知巴东县。县旧有一庙,不知其名。旧令尹尝梦其神泣告之。”
      此处的令尹显然指的是地方官员,显然“令尹”已经泛称地方行政长官(如县令),表明宋代已扩展“令尹”一词的指代范围,这个好听的名字被用于尊称地方官员
      清代昭梿的《啸亭杂录·岳青天》有云
      “岳少保起,满洲人……初任奉天府尹,前令尹某以贪黩著,公入署时,命僕自屋宇器用皆洗涤之。”
      此处奉天令尹就是奉天府长官,足以证明到了清代,令尹一词仍然沿用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14 22:14
      收起回复
        据《明史》及地方文献记载,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曾任南直隶提学副使,因籍贯陕西(古称“秦中”),民间尊称其为“秦中令尹”。
        清代文学家郑板桥曾任山东潍县知县七年,民间称其为“令尹”。他在任期间推行赈灾、兴修水利,其诗作《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令尹未惊农事忙”一句,即以“令尹”自称
        明末清初官员周亮工在任潍县知县期间,率军民抵御清军围攻,被民间称为“令尹”。其著作《全潍纪略》详载守城事迹,百姓称其“令尹守城”以彰其功绩。
        清代招子庸为广东南海人,曾任潍县知县,善书画、通音律,民间以其政绩与才学并称其为“令尹”。
        由此看来,令尹已然成为士大夫治理能力优异的体现,令尹一词在民间频繁与府尹,县尹等称呼混用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14 22:16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14 22:17
          回复


            IP属地:江西6楼2025-03-14 22:1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14 22:19
              回复
                ——【私货时间】——
                由上,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出库洛使用令尹作为今州长官的理由。
                首先,令尹原本是君主的亲族担任。而今州的实际统治者,这个扮演“君主”的显然是岁主角
                角不但有命令将军的权力,今汐的令尹职位也是由角加封,由中政省批准通过。足以看出,岁主在煌珑的地位更像是诸侯王或是封疆大吏,其与中央的从属关系完全是处于自身保护世人的使命感,这也是魔幻世界一个比较常见的设定,即强人政治
                回到令尹问题上来,今汐作为角的养女,角的共鸣者,自然可以视作角的嫡系,任命其作为令尹处理政事,自然可以照应令尹辅助君主这一职能
                其二,令尹作为对地方长官的荣誉称号,也是民间广泛使用的称为,百姓唤起令尹,也可以体现今汐得民心与仁政爱民的形象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14 22:21
                回复
                  《守岸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14 22:23
                  收起回复
                    之后,我们要提的角色就是离妃长离了
                    长离目前官职是今州参事
                    参事全称应该为参知政事 为唐代开始设立的官员,到明代被废除
                    据《旧唐书》《唐会要》 记载
                    “(贞观十三年)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
                    唐代参知政事最初为临时差遣,授予三省长官以外的官员,使其参与政事堂决策,实为宰相之职,本质上是给亲信一个合理的入主权力中心的借口
                    经历五代十国的混乱后,宋代这一职位开始常设
                    《宋史·职官志》记载说
                    “参知政事,掌副宰相,毗大政,参庶务。以中书舍人以上至尚书为之。”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初期权力受限,“不知印,不升政事堂”,仅协助宰相处理政务,可以理解为副相
                    宋仁宗时期,参知政事开始分掌专项政务,如范仲淹专司刑法,体现从“通治省事”到“分治省事”的职能细化。
                    《元史·百官志》云
                    “中书省置参政二员,从二品;行中书省置参政二员,从二品,掌佐丞相、平章政事理省务。”
                    可以看出,元代沿用参知政事名称,但职能转向地方行省,成为布政使的前身。其职级低于平章政事,分管具体行政事务,类似今天的副省长
                    等到明代,由于地方权力被布政使司,督指挥使司和按察使司三权分割,参知政事退出历史舞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今州参事地位类似于今州副长官,是协助令尹处理政务,真正的在令尹之下第一人的存在。长离还是今汐的老师,师徒二人关系紧密,而长离又是从中央下调来(隔古代这就是大贬啊),不免让人感到离妃对徒弟之看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14 22:31
                    回复
                      别整出越看越红噢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14 22:34
                      收起回复
                        而在今昔短片和长离背景中我们知道,今州中央出现了中政省这一机构。我合理推测,这一机构应该是捏他的政事堂,其应该是今州最高权力机关
                        政事堂,也被称作中书门下,唐代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将相权分割,设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各有丞相,且相不唯一,具有一定的群相协调能力。
                        当时,中书省出台政策,交给皇帝过目,经批准后交付于门下省,门下省负责核对,若不通过则打回中书省继续修改,若通过则由尚书负责执行。尚书省下又有六部,这就是著名的三省六部制,也是中华第二帝国时期的基本政治框架
                        李华《中书政事堂记》记载
                        “政事堂者,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
                        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场所设于门下省,初为协调中书、门下两省关系的议政机构,并非独立行政机构。
                        到了唐玄宗时期,情况大有不同
                        《旧唐书·张说传》记载
                        “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分曹以主众务。”
                        开元十一年(723年),张说改革政事堂,将其更名为“中书门下”,并增设五房作为秘书机构,分掌吏、枢机、兵、户、刑礼事务,标志其职能从议政转向日常行政运作
                        由此开始,中书门下就同时具备出台政策和批准政策的能力,行政效率大幅度提高,但唐太宗希望保持的制衡机制开始失效,为唐玄宗中后期的昏政埋下伏笔。
                        【私活时间】
                        在鸣潮世界观,由于没有提及煌珑是否有皇帝,我们只能粗暴认为中政省,这一机构就是煌珑的最高权力机关
                        剧情里提到长离
                        “为长史时更是令百官拜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一个长史,显然不可能是中政省的最高长官,长史在古代也是一个辅助秘书或是副相一般的职位,如若未来要卖中政省最高长官的卡,那么大概率,长离长史就是第二级官员,有多个长史同时存在。
                        由于不知道最高长官的产生方式,我们暂且认为是与今汐类似,由名庭的亢金龙岁主任命,那么明庭之主应该就是中政省宰相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中政省内选举产生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14 22:44
                        收起回复
                          楼主下面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14 22:46
                          收起回复
                            【私货时间】
                            从忌炎的将军职位我们可以看出来,今州的军政似乎是分开的。
                            忌炎是角亲命的将军,忌炎之前哥舒林更是军政一身的节度使。
                            所以我想,令尹这一职位的设立,恐怕也是角担心新将军独断专行而作的制衡
                            忌炎作为将军,颇有儒将风范,当然够格,其更改军制,对今州军队来说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因为是二游,我们也不能对编剧对忌炎和今汐的政治相关剧情要求太多。
                            不过综合来看,在哥舒林时期,今州作为边疆地区,只有哥舒林一位大权在握的节度使
                            在今汐时代,则是忌炎将军和今汐令尹协同执政。
                            我们根据夜归军营地在北落野前线,但其军队总部却在今州城可以推断,将军与令尹的关系并非类似北宋的将有统兵权,文官有调兵权,而是将军军权在握,主外,令尹多负责内政,主内。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3-14 22:53
                            回复
                              快来水快来水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14 2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