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政】
翰林院观政是明代进士及第后,在翰林院或其他中央衙门实习政事的制度,旨在培养行政人才。其名义源于《尚书》“庶常吉士”,初为翰林院专属,后扩展至六部、都察院等机构,统称 “观政进士”。
【选拔与分配】
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直接授翰林院修撰、编修等职。
二甲、三甲进士部分选为庶吉士(翰林院实习),其余分配至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衙门观政。
【实习内容】
学习政务处理、公文撰写、礼仪典章等,参与实际事务(如刑狱、财政)。
初期需满半年至一年,后渐成虚文,甚至仅为形式。
【考核与铨选】
期满后由吏部根据表现分配官职,部分留任原衙门,部分外放地方。
翰林院观政是明代进士及第后,在翰林院或其他中央衙门实习政事的制度,旨在培养行政人才。其名义源于《尚书》“庶常吉士”,初为翰林院专属,后扩展至六部、都察院等机构,统称 “观政进士”。
【选拔与分配】
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直接授翰林院修撰、编修等职。
二甲、三甲进士部分选为庶吉士(翰林院实习),其余分配至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衙门观政。
【实习内容】
学习政务处理、公文撰写、礼仪典章等,参与实际事务(如刑狱、财政)。
初期需满半年至一年,后渐成虚文,甚至仅为形式。
【考核与铨选】
期满后由吏部根据表现分配官职,部分留任原衙门,部分外放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