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吧 关注:268,014贴子:4,167,550
  • 5回复贴,共1
素以中国的”小麦加”而著称的古城河州_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临夏市。她不仅以秀丽的自然景色和古朴浓郁的伊斯兰气息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而且以其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飘香西北的河州风味小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这座古城,去领略那里原汁原味的伊斯兰风情!
当沉沉的夜幕被熹微的晨光轻轻撩开,唤醒梦呓呢喃中的河州城的,不是钟乐,也不是鸡鸣,而是从清真寺的“唤醒阁”上传来的阵阵“邦克”声,悠悠扬扬,回荡在黎明的晴空,飘落至每一座庭院,扇扇窗棂被叩响,万家灯火被点亮,那叮叮当当的声响,是汤瓶叩地的声音(汤瓶——穆斯林沐浴的一种工具)。
在河州,伊斯兰文化有着久远的传播历史。早在唐朝,伴随着丝绸古道上的马铃声,撒遍了这块古老的土地,岁月的长河不尽地流淌,历史的车辙印出一个个新纪元,而伊斯兰文化和生活风俗,却像是一枚极富有生命力的种子,在这块沃土上生根开花,代代流传,孕育出一个由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组成的穆斯林民众。
浓郁的伊斯兰气息渗透在河州的每一个角落,贯穿在人们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中。在河州,无论是鳞次栉比的清真寺,还是穆斯林群众的装束,无论是摆满大街小巷的民族用品,还是节日庆典,甚至人们的言谈举止、生活方式,都会使你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那远隔千山万水的阿拉伯世界和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天方夜谭》。
清真寺无疑是河州最醒目的民族建筑了。无论是在滔滔黄河之滨,悠悠大夏河畔,还是在茫茫积石雄关前,巍巍太子山下,只要有穆斯林的地方,就有清真寺。
河州的清真寺从造型上讲,大致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圆顶廊柱型阿拉伯建筑,宽敞的礼拜大殿、拱形门窗,半圆的顶子,以绿、蓝、白构成主色调,淡雅明快,令人赏心悦目。另一种是中国古典式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墨绿色的琉璃瓦闪烁着彩玉般的光泽,显得富丽堂皇。
所有的清真寺在建筑艺术上异曲同工,各有千秋,那便是每个清真寺的寺顶上都有一串“宝瓶”,擎起一弯淡淡的新月。
诗人说:服饰是流动的春天。 民族学家说:不同民族的人们,从服饰用料质地、款式造型到崇尚色彩等方面都打上了民族的深深烙印。每个名字的衣着打扮都基本上反映了这一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 近年来,世界穆斯林特别是中东穆斯林的服饰文化传入我国,影响着河州穆斯林的穿着打扮。   在河州,男性回族青年不仅喜欢穿一件白衬衫,外套一件黑色的马甲,而且着西服领带,时尚夹克,看上去显得干练利索、朴素大方。相比之下上了年岁的回族老人们则大多数喜欢穿白色或黑色的长衫,头缠“太斯达尔”(头巾或戴白号帽、编织花帽),一个个显得红光满面,童颜鹤发,精神抖擞。回族老年妇女大都喜欢穿宽大至膝的长衫,头戴白色纱绸质的盖头,看上去显得慈祥洁净、庄重和蔼;中年妇女则喜欢穿单色、素花中式衣衫,头戴黑色或墨绿色丝绒印花盖头,显得素雅朴实、端庄秀丽;已婚青年妇女则多头戴绿色印花纱绒盖头或各色纱巾,显得清秀雅致、活泼大方。现在河州的回族中,已婚妇女也有喜欢戴一顶白色的圆顶帽,配上时尚的服饰,充分体现出回族人的简洁、明快、清爽的服饰特点。甚至有穿着黑长衫面戴黑纱和身着各色巴服的少妇、少女款步慢行,给姑娘们平添了几分神秘!



1楼2010-12-16 20:46回复


    IP属地:甘肃2楼2010-12-16 20:46
    回复
      2025-08-18 03:19: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楼2010-12-16 21:02
      回复


        4楼2010-12-17 08:09
        回复


          5楼2010-12-20 23:15
          回复


            6楼2010-12-20 2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