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1.学校目前不愿意公开转入考核流程相应分数,针对学院来说,学院转入考核是统一的,至少应要求学院进行相应公开考核结果,研究生复试就进行了相应公开,我认为转入审核和复试没有实质性不同。
2.对于转专业文件中主观描述,学校目前不做修改。
3.第一次转专业未通过,可以进行第二次申请。
4.对于大二申请,就我的理解来看,目前不适应今年转专业新的办法。
同学你好:
关于你们的疑问,我们简单回复如下,如仍有疑问可以电话咨询 ,或者到致远楼406房间咨询。
1.第二次转专业指第一次转入新专业后再次申请转专业。不包含申请未成功的。
2.对于以兴趣专长申请转专业的,大二申请比大一申请条件更加严格,需提供强支撑依据(如与转入专业相关的论文、专利或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
3.大二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如在转出或转入环节未通过,可以咨询学院未通过的原因,学院会不会出具书面反馈由学院决定,学校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要求。
4.转专业的正当理由即转专业文件中规定的四种类型。关于转专业规则能否尽可能采用更明确的客观标准学校会进一步研究,如有好的建议欢迎献言献策。
5.学校已经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转专业进行公开公示,如各转专业接收计划,准入标准、考核办法、转专业学生名单等。由于各个学院、专业要求不同,考核办法不统一,学校对具体的考评办法和占比并没有统一要求。
6.学校已通过院长会议等形式将文件和通知要求传达给各学院,对于个别教师仍对转专业政策理解出现偏差的情况,学校、学院会进一步加大政策解读宣传,加强对转专业工作监管。
7.如学生对学校处理或者处分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处理或者处分决定书10内提交书面申诉至学校申诉委员会,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认为必要的,可以建议学校暂缓执行有关决定。
学籍科
河南科技大学电子邮箱/教职工
------------------ Original ------------------
From:;
Date:Mon, Mar 10, 202504:07 PM
To:"信息科"<xxk@haust.edu.cn>; "科大校长信箱"<president@haust.edu.cn>; "学籍科"<xjk@haust.edu.cn>;
Subject:回复:Re:关于转专业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尊敬的老师: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教务处老师对同学们转专业问题的详尽解答以及党政办老师的关切。我已将相关答复及公告内容完整转达给同学,并建议个性化问题通过官方渠道咨询。现就我和其他同学所关注的一些问题汇总请教如下:
1. 学校规定不允许转专业情况中「第二次转专业者」,禁止对象是否包含首次申请未通过者? 还是禁止实质性的专业二次变更(不含因不适应转回原专业)?
2. 大二申请者是否与大一申请者适用同等标准?是否存在其他限制条件?
3.大二仅能线下申请,若如未通过,能否获得具体原因的书面反馈?
4.学院规定不允许转专业情况中「其他无正当理由者」,其中对「正当理由」的判定标准及审查流程为何?转专业相关规则能否尽可能采用更明确的客观标准代替原则性表述?
5.公示规则能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公示工作进一步完善?我的建议如下。
参考成熟方法,如我校研究生复试规则,公示转入考核各环节评分(笔试(绩点)/面试成绩及权重)。明确笔试、绩点等客观指标占比≥60%
公开可以更好地促进公平公正。
6. 部分院系教师对转专业工作认识仍与教务处政策解读存在偏差(部分教师仍对学生表明转出要提交相关材料),未来如何将教务处转专业精神和规则准确传达给申请者?
7. 转出或转入申诉期间是否暂停执行原决定?申诉流程是否影响后续考核进度?
以上问题希望老师予以解答。
感谢各位老师在学生工作上的付出和对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
此致
敬礼!
2025年3月10日
1.学校目前不愿意公开转入考核流程相应分数,针对学院来说,学院转入考核是统一的,至少应要求学院进行相应公开考核结果,研究生复试就进行了相应公开,我认为转入审核和复试没有实质性不同。
2.对于转专业文件中主观描述,学校目前不做修改。
3.第一次转专业未通过,可以进行第二次申请。
4.对于大二申请,就我的理解来看,目前不适应今年转专业新的办法。
同学你好:
关于你们的疑问,我们简单回复如下,如仍有疑问可以电话咨询 ,或者到致远楼406房间咨询。
1.第二次转专业指第一次转入新专业后再次申请转专业。不包含申请未成功的。
2.对于以兴趣专长申请转专业的,大二申请比大一申请条件更加严格,需提供强支撑依据(如与转入专业相关的论文、专利或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
3.大二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如在转出或转入环节未通过,可以咨询学院未通过的原因,学院会不会出具书面反馈由学院决定,学校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要求。
4.转专业的正当理由即转专业文件中规定的四种类型。关于转专业规则能否尽可能采用更明确的客观标准学校会进一步研究,如有好的建议欢迎献言献策。
5.学校已经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转专业进行公开公示,如各转专业接收计划,准入标准、考核办法、转专业学生名单等。由于各个学院、专业要求不同,考核办法不统一,学校对具体的考评办法和占比并没有统一要求。
6.学校已通过院长会议等形式将文件和通知要求传达给各学院,对于个别教师仍对转专业政策理解出现偏差的情况,学校、学院会进一步加大政策解读宣传,加强对转专业工作监管。
7.如学生对学校处理或者处分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处理或者处分决定书10内提交书面申诉至学校申诉委员会,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认为必要的,可以建议学校暂缓执行有关决定。
学籍科
河南科技大学电子邮箱/教职工
------------------ Original ------------------
From:;
Date:Mon, Mar 10, 202504:07 PM
To:"信息科"<xxk@haust.edu.cn>; "科大校长信箱"<president@haust.edu.cn>; "学籍科"<xjk@haust.edu.cn>;
Subject:回复:Re:关于转专业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尊敬的老师: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教务处老师对同学们转专业问题的详尽解答以及党政办老师的关切。我已将相关答复及公告内容完整转达给同学,并建议个性化问题通过官方渠道咨询。现就我和其他同学所关注的一些问题汇总请教如下:
1. 学校规定不允许转专业情况中「第二次转专业者」,禁止对象是否包含首次申请未通过者? 还是禁止实质性的专业二次变更(不含因不适应转回原专业)?
2. 大二申请者是否与大一申请者适用同等标准?是否存在其他限制条件?
3.大二仅能线下申请,若如未通过,能否获得具体原因的书面反馈?
4.学院规定不允许转专业情况中「其他无正当理由者」,其中对「正当理由」的判定标准及审查流程为何?转专业相关规则能否尽可能采用更明确的客观标准代替原则性表述?
5.公示规则能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公示工作进一步完善?我的建议如下。
参考成熟方法,如我校研究生复试规则,公示转入考核各环节评分(笔试(绩点)/面试成绩及权重)。明确笔试、绩点等客观指标占比≥60%
公开可以更好地促进公平公正。
6. 部分院系教师对转专业工作认识仍与教务处政策解读存在偏差(部分教师仍对学生表明转出要提交相关材料),未来如何将教务处转专业精神和规则准确传达给申请者?
7. 转出或转入申诉期间是否暂停执行原决定?申诉流程是否影响后续考核进度?
以上问题希望老师予以解答。
感谢各位老师在学生工作上的付出和对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
此致
敬礼!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