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吧 关注:14,101贴子:381,990
  • 2回复贴,共1

少林佛汉拳对练(一)佛汉捶一路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汉拳亦称“佛汉捶”,此拳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是寺内武僧徐修文取诸家拳法之精华创编的拳种,它一直为寺内高僧专练之术,秘不外传,故流传社会较晚。佛汉拳惯于施展擒拿、分筋、挫骨、点穴闭气等技法,运用名暗柔硬功,强调闪身贴近,挨身肩靠,转身背撞,拧腰胯打,讲究呼吸得法,力从腰发,摇身加晃膀,动动带身法。以敏捷为主,低进高退,落地生根。全身各法运用协调一致,内外合一。体现一个“整”字,在技击中强调以变应变,滚打巧拿,讲究一式跟三打,一打有三破,做到身灵,步活,眼到,手到,上下相随,完整一气。 佛汉拳以徒手练习为主要内容,以对打为主要形式,强调实用,动作精巧紧凑,敏捷灵变,刚柔相济,练功练拳,二者兼能,互为致用。
佛汉内家拳以养生、功法、技击三部分组成。目前流传的佛汉拳有大架、小架之分,但主要是身法不同,其它大同小异。大架佛汉拳舒展大方,大开大合,放长击远。小架佛汉拳小巧紧凑,步活身灵,手法善变。佛汉拳有这与少林拳其他拳派不同的风格与特点。 佛汉拳传承至今日已是十几代:徐修文——贾云路——宋金榜、贾二财、张盼——宋全福、张浩温——魏仁芳、陈永汉、闫阁、张源昆、胡德兴、杜志辰——刘卫东、李义军、陈洪元、胡庆原、陈翰臣、刘盼军等(1——6代)。赵建国、张明选、刘道衡、李海民、刘建伟、于保泉、邢俊立、佘为民、 宋保忠、张海鹏、魏建民、贺永发、聂孟军、魏永华——杨艳伟等等(7——8代)。1996年,本着继承、挖掘、发扬少林传统拳术,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授意下,少林寺武僧团总教头释果松返山东东明请回了受业恩师——刘卫东,在少林寺拳法学院传授少林绝艺——少林佛汉拳。才使少林佛汉拳又放异彩——重回故地。


1楼2010-12-16 09:06回复
    清授鲁邑都尉贾老夫子教思碑序
    贾公讳云露,字:平西,法号:光明。世居河北长垣县贾家庄。幼喜击剑,访艺于少林寺。有大和尚修文者主方丈,俗家徐姓,道术极高,慧谈无穷,卫身妙技七二三八,佛汉拳术四九兼通。留学三年,咸得其奥,师命辞刹,俟机而仕,遂肆迹于山林之间,所遇拳术未有出其右者。徵咸丰元年,社稷臣张文襄公助果。奉敕督师西征。诣公府委任先锋职,胜凯旋朝,公复佐邱师南伐。雾建功绩,恩赐都尉,无心与仕,遂弃职归里。凡所行为耀德立身,侠义可风,四方智士皆慕与交,由是谊行布亍遐迩,英名冠乎人宇。行年花甲,思欲设帐游学,幸转大名一方, 以时尚武好义之流闻其贤名,皆乐拜为门下。公亲手教授训诲有方,满门桃李,尽得真诀,明传拳术暗蕴佛汉,继往开来,启迪后进。公之稗益于社会家匡亦良多矣,山寺团诸派弟子等追思教授之恩,特立石磁以志寸忱,树永久不朽之墓。徵文与余爱就其所述,例为追记云尔,沙麓李树林撰并书甲戊仲。
    发起人:张金荣
    寺字门生: 监工:张聪、齐可权
    碑文(背面)刻有“山“字门生姓名(右起竖书)
    山字门生:宋金榜、李凤海、张金荣、李清林、郝法、张景云、赵金山、曹思温、刘绅、黄四海、刘歧、申立吉、申立言、叶玉祥、曹琴、曹明义、曹泰、王克让、魏德荣、赵玉堂、李哲、徐榜、裴春见、裴凤朝、李飞、何金成、陈有金、李田、李有富、李凤成、李有花、王得新、安殿玉、张亭、常富得、赵金明、文连、王平顺、杨义臣、张孟祥、李藩、李朝。
    1937年仲春“山、寺、团”诸派弟子等。追思贾云露师祖教授之恩。由齐可权操办特立碑于大名城城东小引河桥头。碑文(正面)原文:


    3楼2014-11-21 17:51
    回复
      2025-08-21 09:33: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才是传统武术的对练


      4楼2014-12-03 15: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