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800,394贴子:12,605,062
  • 71回复贴,共1

贴吧造谣朱元璋没事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月煦風
造谣朱元璋开历史倒车,造谣朱元璋像汉朝一样分封诸王。不让辟谣话,就把这种不懂历史,还造谣的人处理掉,看着都恶心人。
朱元璋分封诸王,还像汉朝一样。差了多少,自己心里没数吗?硬是造谣
唐朝没有分封诸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军队都是他偷偷养的,不是李渊给的,忽必烈也没有分封他的儿子们。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8 10:38回复
    @明月煦風 这种人不是拉低明朝吧整体水平吗?只会喊口号,什么也不懂,给他解释,他也不听,就是天天发帖子传播谣言,让更多不明真相的人相信。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08 10:42
    回复
      @明月煦風
      https://tieba.baidu.com/p/9554444926?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78.1.1&st=1741401763&is_video=false&unique=3780C323C47ED4904B7B14B726B7FE3E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08 10:43
      回复
        汉唐宋清对待宗室都比明朝好太多,明朝反而是对宗室最差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08 11:28
        收起回复
          明黑太多了,封不过来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08 12:19
          回复
            主要还是大部分人都不懂大明皇帝有多么的爱百姓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08 21:05
            收起回复
              元不是汉人不比。唐宗室有军队,是他们当唐廷官员正常领兵。
              明代宗室藩王权力直追汉代,特别在朱允文劝朱元璋之前,明藩王总领地区民政军政。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08 21:13
              收起回复
                一开始藩王在地方也是有行政权的,王府内部也都配了一套官员。后面朱元璋自己也发现味道不对,自己就开始削起了藩王的行政权,虽然到最后也没削干净就是了......就算到了嘉靖时代,他一个外地进京还没登基的藩王都能自带一套行政班子。
                而兵权在整个洪武时代一直都挺强的,明面上规定由藩王“直接指挥”的护卫上限是一万人,看着不多,问题是这玩意儿只规定了战斗人员,后勤人员都不算数,这么一来一个藩国能整出来的所有脱产士兵基本都归藩王一人指挥,兵权老强了...
                更别说皇明祖训还允许藩王在特殊时刻直接指挥当地驻军,甚至还允许藩王入京靖难...人家唐朝不给兵权都能打出狗脑子来,老朱敢放这么大兵权也就仗着自己能耐足够大....结果老朱一去世那不马上就打起来了么。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09 01:51
                收起回复
                  明初藩王比起汉初诸王确实是在司法经济行政方面弱一点,军事上比汉初更强(因为藩王甚至可以拿皇明祖训把地方卫所军牛过来)
                  说到底,老朱最大的问题是吧丞相职位给砍了,并且拿不出合适的替代品。自打他把丞相职位一砍,中央的权力就会不可避免地流失了...
                  老朱要是明面上砍砍也就罢了,但他胆儿是真肥,他在实质上砍掉了丞相与其背后的团队,所有机关改秘书部,自己单刷治理全国的任务。
                  这都不是个人影响力的问题了,这么大个国家朱元璋就是每天工作28小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到了后期就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bug。
                  具体到藩王兵权上,指挥权归属在实质上也就丢给了藩王。原本的防区问题也开始把握不住...比如燕王打了胜仗追击时能不能追出藩国、隔壁防区的宁王该怎么协同配合等等...老朱也不可能细到这个地步,最终只能模糊化了。
                  兵权模糊化也就罢了,藩王的合法性问题他都没能拿捏住,到后面靖难的时候两边拿着皇明祖训一解释,朱允炆是合法的,朱棣也是合法的...闹到最后朱棣都快打到南京了,朝野还没彻底给他定性成造反。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09 02:43
                  回复
                    @浩儿 来来来,你要的DEEPSEEK的回答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是王朝更迭和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表现。根据历史记载和研究,**清朝(1644—1912年)**被认为是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以下是具体分析:
                    ---
                    ### **关键原因**
                    1. **社会矛盾激化**:
                    - 清朝中后期人口剧增(突破4亿),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生计。
                    - 腐败横行,赋税沉重,加上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加剧了底层民众的苦难。
                    2. **民族矛盾与统治压力**:
                    -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满汉矛盾长期存在,民间反清情绪始终未消。
                    - 白莲教、天地会等秘密结社组织频繁活动,成为起义的推动力量。
                    3. **外部冲击与天灾**:
                    - 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波及半个中国,直接导致2000多万人死亡。
                    - 同期还有捻军起义(1853—1868年)、回民起义(1862—1873年)等大规模反抗。
                    ---
                    ### **主要起义案例**
                    -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宗教性起义,建立政权十余年。
                    - **白莲教起义**(1796—1804年):历时九年,波及五省,消耗清朝国力。
                    - **捻军起义**:与太平天国呼应,活动范围横跨北方多省。
                    - **义和团运动**(1899—1901年):虽带有反帝性质,但底层参与者多为农民。
                    ---
                    ### **对比其他朝代**
                    - **明朝**:虽有多起著名起义(如李自成、张献忠),但总数约200余次,少于清朝。
                    - **元朝**:红巾军起义等规模大,但因统治时间较短(97年),起义频率不及清。
                    - **汉唐**:黄巾起义、黄巢起义影响深远,但总体次数较少。
                    ---
                    ### **数据佐证**
                    据不完全统计,清朝从建立到灭亡的268年间,**有记载的农民起义超过300次**,尤其在19世纪中后期几乎“无年不有起义”。这一频率和规模远超其他朝代。
                    ---
                    ### **结论**
                    综合社会矛盾、起义频率和规模,**清朝是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其晚期的起义不仅次数多,且与近代化进程、外来侵略交织,成为中国历史上农民抗争的高峰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09 11:56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12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