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天气好去颐和园测试了一下这套M4/3画质最强组合,照片都是开启内增后500mm f/5.6的效果,使用DxO PhotoLab 8进行AI降噪。
结论:
画质完全不用操心,达到了主流C幅的画质水平,配合150-400基本等于主流C幅机器配445/663这种镜头。就算是GH7的像素密度相当于全幅的1亿像素,开启内增后的154画质依然犀利无比,推测这支镜头满足3000W像素无压力。
对焦需要在机身内设置成对焦优先后差不多有OM1的6-7成水平,连拍速度(10张)比OM1慢,追焦拍小型飞鸟吃力,拍天鹅绿头鸭可以。所以如果拍飞版居多,我还是会用OM1,这就是拍好和拍到的博弈问题。
防抖效果一般,不开启内增取景器稳定度不错,开启内增明显摇晃,推测实际镜头防抖在4档左右。
所以可以理解为GH7是M4/3系统的S1RII,画质是其最大亮点,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升了对焦和连拍效果。




结论:
画质完全不用操心,达到了主流C幅的画质水平,配合150-400基本等于主流C幅机器配445/663这种镜头。就算是GH7的像素密度相当于全幅的1亿像素,开启内增后的154画质依然犀利无比,推测这支镜头满足3000W像素无压力。
对焦需要在机身内设置成对焦优先后差不多有OM1的6-7成水平,连拍速度(10张)比OM1慢,追焦拍小型飞鸟吃力,拍天鹅绿头鸭可以。所以如果拍飞版居多,我还是会用OM1,这就是拍好和拍到的博弈问题。
防抖效果一般,不开启内增取景器稳定度不错,开启内增明显摇晃,推测实际镜头防抖在4档左右。
所以可以理解为GH7是M4/3系统的S1RII,画质是其最大亮点,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升了对焦和连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