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我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我猛然发觉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地为自己而活过,那层由他人期许所铸成的假面焊在我脸上实在太久,久到我自己都信以为真了。扯下假面并摔得粉碎的代价是,我本能地对人、对这个由人构成的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憎恶,最终导致对外部世界一切事物的热情都丧失殆尽。彼时,我已经玩了八年的主机游戏,作为闲暇时最主要的娱乐形式,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在至暗时刻中的救赎。
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游戏生涯里,有两部作品(或者说两个IP)对我而言意义最为特殊:其一是鬼泣,它赋予了我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人物投影——维吉尔(Vergil)。可以说但凡含有捏人要素的游戏,哪怕捏造的是异性,我都会在塑形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去参考V哥的形象;其二便是尼尔,准确说是《尼尔:自动人形》(NieR Automata),作为游戏生涯中天启一般的存在,它彻底改变了我对游戏的认知。我惊叹于游戏竟然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并开始意识到电子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堪称是一种艺术。正是因为它,我才能发觉“假面”的存在,也正是有它所提供的信念,我才能度过扯下假面后长约半年的阵痛期。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做出了一系列足以改变整个人生的决定,决心将游戏作为倾注毕生的事业,并决意同命运打个赌:用原本所拥有的、但其实不是我想要的一切,去赌一个真正想要的、完全偏离我原定人生轨迹的未来。事实证明我赌赢了(当然这是后话)。
拥有了全新的认知与观念后,我开始进行“文艺复兴”,即暂停游玩新游戏的脚步,回过头来将这八年里我认为已经完美通关、可以封盘的游戏重新拿出来再游玩一遍。除了讶于一些当年可以取得、现在却无法复现的成绩,发出“不服老不行”的感慨外,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曾经没懂。玩法没懂、剧情没懂、理念没懂、设计没懂……有太多太多东西都是我当初游玩时没懂的。就连对“完美”这个标准的理解都产生了变化,以新的眼光来看,那些曾经我以为已经达成完美的游戏,有些实际上仅仅只有50%左右的完成度。于是我再度投身于过往旅途的画卷中,将那些未竟之处一一修补完整,这一过又是快三年。
时间来到21年6月,我换了部新手机,在把相关的数据、设置等都折腾妥当后,一个念头忽然钻入了我的脑海:这么好的手机,不装点手游来跑一跑,岂不浪费它的处理器性能?之所以会产生这么个念头,也是因为不久前在常逛的游戏论坛里看到了卡普空授权、云畅制作的鬼泣手游即将公测的消息,本着猎奇的心态,我下载了《鬼泣-巅峰之战》(1.0)。当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持续了四年之久、如梦亦似幻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游戏生涯里,有两部作品(或者说两个IP)对我而言意义最为特殊:其一是鬼泣,它赋予了我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人物投影——维吉尔(Vergil)。可以说但凡含有捏人要素的游戏,哪怕捏造的是异性,我都会在塑形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去参考V哥的形象;其二便是尼尔,准确说是《尼尔:自动人形》(NieR Automata),作为游戏生涯中天启一般的存在,它彻底改变了我对游戏的认知。我惊叹于游戏竟然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并开始意识到电子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堪称是一种艺术。正是因为它,我才能发觉“假面”的存在,也正是有它所提供的信念,我才能度过扯下假面后长约半年的阵痛期。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做出了一系列足以改变整个人生的决定,决心将游戏作为倾注毕生的事业,并决意同命运打个赌:用原本所拥有的、但其实不是我想要的一切,去赌一个真正想要的、完全偏离我原定人生轨迹的未来。事实证明我赌赢了(当然这是后话)。
拥有了全新的认知与观念后,我开始进行“文艺复兴”,即暂停游玩新游戏的脚步,回过头来将这八年里我认为已经完美通关、可以封盘的游戏重新拿出来再游玩一遍。除了讶于一些当年可以取得、现在却无法复现的成绩,发出“不服老不行”的感慨外,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曾经没懂。玩法没懂、剧情没懂、理念没懂、设计没懂……有太多太多东西都是我当初游玩时没懂的。就连对“完美”这个标准的理解都产生了变化,以新的眼光来看,那些曾经我以为已经达成完美的游戏,有些实际上仅仅只有50%左右的完成度。于是我再度投身于过往旅途的画卷中,将那些未竟之处一一修补完整,这一过又是快三年。
时间来到21年6月,我换了部新手机,在把相关的数据、设置等都折腾妥当后,一个念头忽然钻入了我的脑海:这么好的手机,不装点手游来跑一跑,岂不浪费它的处理器性能?之所以会产生这么个念头,也是因为不久前在常逛的游戏论坛里看到了卡普空授权、云畅制作的鬼泣手游即将公测的消息,本着猎奇的心态,我下载了《鬼泣-巅峰之战》(1.0)。当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持续了四年之久、如梦亦似幻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