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一之水是丹经中常见的名词。通常简称为“真水”。
真水对应的是真火(正阳之气)。
我们五脏当中,水主肾。滋润五脏,维持身体的平衡,是藏精、纳气、生髓的地方。
五脏当中,火主心,温热五脏,主宰身体的活动,是藏神、造血的地方。
五脏当中,木主肝,疏通身体,主升;金主肺,调理气机,主降。
天地之中,太阳当空,照耀万物,就有水气升腾,就连植物与动物也不例外。到了天空,随着风云变幻,气候往来,积累足够的水气,就会出现液体,就有雨水下降。
在我们的丹道体系里,体内的气上升时,会经过肝,肝是少阳之气。
在黄帝内经描述里,太阳升起出地面的叫做阴中之阳,在五脏属于肝,是阳处,所以是少阳。
少阳之气与肾中阴寒的肾水接触,慢慢消磨肾水,直到阴气全部驱散,这时候气接近“纯阳”。
尽管肾水进入肝以后,被消磨,但这个接近纯阳的气仍然有无法被消磨的阴气,这种阴气,就叫做真一之水。
真一之水再度升腾,进入心,心在中医里属于太阳,是五脏中最阳气充足的地方。
此时纯阳的气包裹真水,进入心以后,纯阳的气就融入心,而真水却格格不入,这也就是阳极生阴的道理,也就是天地间积累水气化成雨水的道理。
由于真水是液,天然就有沉降的力量,真水是子,肾是母,子贪恋母乡,所以就跟自然界下雨一样,会沿着沉降的路线再次回到肾。
由于真水是从心里出发的,自然而然会携带阳气,这个阳气在少阴的肺中被尽力消磨,但仍然会有不能被消磨的部分。
这个部分就叫做正阳之气,或者说是真火。
同理正阳之气进入阴寒的肾中,才能被完全地提纯。
真火是子,心脏是母,子恋母乡,再次往返升腾。
这就是天地升降,人体的升降。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古代文化研究所
真水对应的是真火(正阳之气)。
我们五脏当中,水主肾。滋润五脏,维持身体的平衡,是藏精、纳气、生髓的地方。
五脏当中,火主心,温热五脏,主宰身体的活动,是藏神、造血的地方。
五脏当中,木主肝,疏通身体,主升;金主肺,调理气机,主降。
天地之中,太阳当空,照耀万物,就有水气升腾,就连植物与动物也不例外。到了天空,随着风云变幻,气候往来,积累足够的水气,就会出现液体,就有雨水下降。
在我们的丹道体系里,体内的气上升时,会经过肝,肝是少阳之气。
在黄帝内经描述里,太阳升起出地面的叫做阴中之阳,在五脏属于肝,是阳处,所以是少阳。
少阳之气与肾中阴寒的肾水接触,慢慢消磨肾水,直到阴气全部驱散,这时候气接近“纯阳”。
尽管肾水进入肝以后,被消磨,但这个接近纯阳的气仍然有无法被消磨的阴气,这种阴气,就叫做真一之水。
真一之水再度升腾,进入心,心在中医里属于太阳,是五脏中最阳气充足的地方。
此时纯阳的气包裹真水,进入心以后,纯阳的气就融入心,而真水却格格不入,这也就是阳极生阴的道理,也就是天地间积累水气化成雨水的道理。
由于真水是液,天然就有沉降的力量,真水是子,肾是母,子贪恋母乡,所以就跟自然界下雨一样,会沿着沉降的路线再次回到肾。
由于真水是从心里出发的,自然而然会携带阳气,这个阳气在少阴的肺中被尽力消磨,但仍然会有不能被消磨的部分。
这个部分就叫做正阳之气,或者说是真火。
同理正阳之气进入阴寒的肾中,才能被完全地提纯。
真火是子,心脏是母,子恋母乡,再次往返升腾。
这就是天地升降,人体的升降。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古代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