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文明需要每个市民的共同努力。今年我市两次的“禁烧令”有效检验了烟台市民的文明素质,然而,在我们身边,依然存在不少不文明现象。随着我市城市化进
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硬件”不断更新换代,但市民争抢上公交、随意向车窗外扔杂物、商贩短斤缺两等一些城市痼疾新病仍难痊愈,既伤市容市貌,又碍城市文明。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和行为成为这座文明城市的不和谐音符。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数名老人,听听在老人们的眼中,不文明的现象都有哪些?
争抢上车秩序混乱,被让座应该道谢
“最看不惯争抢上车的行为,有些乘客从来不排队,车一停就蜂拥而上,这样的行为真是很不文明。”昨日,68岁的刁锡章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乘坐公交车的 不文明现象非常看不惯。刁锡章告诉记者,因为人多混乱,还经常有人的东西被偷。他每次都是选择最后上车,不和其他人争。去年他去北京旅游时,看到所有的公 交车站点,乘客都自觉地排队候车,按照来的先后顺序上车。有的站点还有人在维持秩序,上车下车非常有序。刁锡章称,在我国的其他大城市里,许多都是在公交 车站点自觉排队,这一点我们烟台应该借鉴一下。
刁锡章老人还认为,给老人让座是文明的表现,也有个别老人对让座的人很漠然,被让座的人也应该道声谢。“接受让座的人应该做出谢谢的回应,这是情感互动的需要,也是推动文明进程的需要。”刁锡章认为。
无视环卫工人劳动,开车向窗外乱扔杂物
“昨天,在市区解放路我看到一个开着高档小轿车的青年从车窗里随手扔出半个吃剩的面包,然后,又扔出一只塑料袋。唉……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很难过。”61 岁的张玉瑛老人说起她亲眼看到的这一场景。她认为,将马路当成垃圾桶,无视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是很不文明的。“其实他完全可以在下车时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的 呀。”
“开着高档车,做不文明之举”一事引起了不少老人的议论。家住惠安的王丰英老人说,有些人如此不讲卫生,是自私,是置集体利益于不顾。贾先章老人也常看到这种不文明的事,她说,好像有些人只要不是在他自己家,就可以为所欲为,全然不顾公共卫生。
“年轻人丢垃圾,老年人跟在后面捡的现象很多。”张玉瑛老人认为,文明不文明在于人的素质,我们的城市正在逐步发展和改善中,人人都养成文明卫生的好习惯需要一个过程,相信不文明现象会随着市民素质的提高而减少。
卖东西“短斤缺两”,“以次充好”不文明
“去市场买了3斤的鱼,回家后用弹簧秤一称却只有2.6斤。”74岁的贺淑贤老人向记者抱怨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像贺淑贤一样,在市场买菜时遭遇过“短斤 缺两”或“以次充好”行为的老人不在少数。“这一行为几乎已成了一些肉菜商贩的‘潜规则’了,这样的行为给我们文明城市抹黑。”谈起“短斤缺两”的行为, 曲平大妈愤愤不平地向记者列举她买菜时吃过的亏:有一次买2斤鱼发现鱼嘴里塞满了破鱼压秤,有一回买海带回去一泡都烂了……好几位老人告诉记者,买东西时 都曾遭遇过这样的不文明卖家,尤其是在市场购买海鲜、肉食等食品的时候。
记者了解到,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买菜时经常会遭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对摊主的秤不放心,有的老人每次去买菜时还会专门带上一个弹簧秤。曲平大妈称:“虽然自己带秤较麻烦,但是可以避免‘短斤缺两’的行为。”
对不文明的举动,应形成“人人喊打”氛围
“虽然大家都是老人,但是应该发挥老人的作用,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张玉瑛老人认为:对于身边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我们不要老是指责别人,而要多想想我们能帮忙做些什么。身边很多老年人都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但是,“你丢我捡”以实际行动感化
人的效果不理想,适度的指责是必要的,对于这类不文明举动,就要形成“人人喊打”的氛围。
“在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这个礼指的就是文明。”刁锡章老人称,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 美德。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文明礼仪史。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文明礼仪、素养极高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文明礼仪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应该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争做文明的市民,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风尚。
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硬件”不断更新换代,但市民争抢上公交、随意向车窗外扔杂物、商贩短斤缺两等一些城市痼疾新病仍难痊愈,既伤市容市貌,又碍城市文明。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和行为成为这座文明城市的不和谐音符。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数名老人,听听在老人们的眼中,不文明的现象都有哪些?
争抢上车秩序混乱,被让座应该道谢
“最看不惯争抢上车的行为,有些乘客从来不排队,车一停就蜂拥而上,这样的行为真是很不文明。”昨日,68岁的刁锡章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乘坐公交车的 不文明现象非常看不惯。刁锡章告诉记者,因为人多混乱,还经常有人的东西被偷。他每次都是选择最后上车,不和其他人争。去年他去北京旅游时,看到所有的公 交车站点,乘客都自觉地排队候车,按照来的先后顺序上车。有的站点还有人在维持秩序,上车下车非常有序。刁锡章称,在我国的其他大城市里,许多都是在公交 车站点自觉排队,这一点我们烟台应该借鉴一下。
刁锡章老人还认为,给老人让座是文明的表现,也有个别老人对让座的人很漠然,被让座的人也应该道声谢。“接受让座的人应该做出谢谢的回应,这是情感互动的需要,也是推动文明进程的需要。”刁锡章认为。
无视环卫工人劳动,开车向窗外乱扔杂物
“昨天,在市区解放路我看到一个开着高档小轿车的青年从车窗里随手扔出半个吃剩的面包,然后,又扔出一只塑料袋。唉……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很难过。”61 岁的张玉瑛老人说起她亲眼看到的这一场景。她认为,将马路当成垃圾桶,无视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是很不文明的。“其实他完全可以在下车时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的 呀。”
“开着高档车,做不文明之举”一事引起了不少老人的议论。家住惠安的王丰英老人说,有些人如此不讲卫生,是自私,是置集体利益于不顾。贾先章老人也常看到这种不文明的事,她说,好像有些人只要不是在他自己家,就可以为所欲为,全然不顾公共卫生。
“年轻人丢垃圾,老年人跟在后面捡的现象很多。”张玉瑛老人认为,文明不文明在于人的素质,我们的城市正在逐步发展和改善中,人人都养成文明卫生的好习惯需要一个过程,相信不文明现象会随着市民素质的提高而减少。
卖东西“短斤缺两”,“以次充好”不文明
“去市场买了3斤的鱼,回家后用弹簧秤一称却只有2.6斤。”74岁的贺淑贤老人向记者抱怨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像贺淑贤一样,在市场买菜时遭遇过“短斤 缺两”或“以次充好”行为的老人不在少数。“这一行为几乎已成了一些肉菜商贩的‘潜规则’了,这样的行为给我们文明城市抹黑。”谈起“短斤缺两”的行为, 曲平大妈愤愤不平地向记者列举她买菜时吃过的亏:有一次买2斤鱼发现鱼嘴里塞满了破鱼压秤,有一回买海带回去一泡都烂了……好几位老人告诉记者,买东西时 都曾遭遇过这样的不文明卖家,尤其是在市场购买海鲜、肉食等食品的时候。
记者了解到,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买菜时经常会遭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对摊主的秤不放心,有的老人每次去买菜时还会专门带上一个弹簧秤。曲平大妈称:“虽然自己带秤较麻烦,但是可以避免‘短斤缺两’的行为。”
对不文明的举动,应形成“人人喊打”氛围
“虽然大家都是老人,但是应该发挥老人的作用,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张玉瑛老人认为:对于身边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我们不要老是指责别人,而要多想想我们能帮忙做些什么。身边很多老年人都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但是,“你丢我捡”以实际行动感化
人的效果不理想,适度的指责是必要的,对于这类不文明举动,就要形成“人人喊打”的氛围。
“在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这个礼指的就是文明。”刁锡章老人称,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 美德。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文明礼仪史。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文明礼仪、素养极高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文明礼仪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应该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争做文明的市民,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