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临夏市按照“东建新区,西建园区,商贸领先,产业支撑”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盘活土地存量,优先加快东城区开发,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全力提升城市品位。
为了确保东城区建设顺利推进,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临夏市坚持群众利益第一的原则,在学习借鉴外地城中村改造先进经验、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前河沿东路拆迁建设(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在拆迁、安置方面给予群众更多优惠,确定了被拆迁农民住宅与城市居民住宅同等补偿,被征地农民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在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劳动培训、就业、入伍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养老保险费用由个人和政府按4∶6的比例共同承担等补偿安置标准,实现了“四个转变”和“和谐拆迁”,即:农民转为居民,由村委会管理转为居委会管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经济转为城市混合经济。目前,在城中村改造中共办理低保1496户、5925人;养老保险622户、1867人;农转非1345户、5261人。尤其是在城中村改造中,被纳入城市低保的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失地农民,每月可以分别领到538元、513元的养老保险金和169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两项加起来,每月可以领到相当于700多元的工资,城中村改造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为了全力加快东城区建设步伐,按照政府划格子、企业填格子的办法,新开工建设了前河沿东路、光华东路、庆胜东路、州职业技术学校等项目10个,计划投资2.2亿元,已完成投资6500万元。即将实施的有州彩陶馆、市移动公司营业部、州技术监督局办公楼、忠华润泽苑等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2亿元。自2005年启动东城区开发建设以来,共实施以道路、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和行政中心建设为重点的各类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15亿元,完成投资12亿元。其中,竣工项目17个,完成投资4亿元;在建项目17个,计划投资11亿元,完成投资8亿元。现有21个开发企业入驻城中村,具体参与城中村改造项目,连接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前河沿东路、光华东路、庆胜东路等3条路全线贯通。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集办公、商贸、住宅、教育、休闲为一体的东城区初具规模。
为了确保东城区建设顺利推进,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临夏市坚持群众利益第一的原则,在学习借鉴外地城中村改造先进经验、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前河沿东路拆迁建设(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在拆迁、安置方面给予群众更多优惠,确定了被拆迁农民住宅与城市居民住宅同等补偿,被征地农民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在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劳动培训、就业、入伍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养老保险费用由个人和政府按4∶6的比例共同承担等补偿安置标准,实现了“四个转变”和“和谐拆迁”,即:农民转为居民,由村委会管理转为居委会管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经济转为城市混合经济。目前,在城中村改造中共办理低保1496户、5925人;养老保险622户、1867人;农转非1345户、5261人。尤其是在城中村改造中,被纳入城市低保的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失地农民,每月可以分别领到538元、513元的养老保险金和169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两项加起来,每月可以领到相当于700多元的工资,城中村改造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为了全力加快东城区建设步伐,按照政府划格子、企业填格子的办法,新开工建设了前河沿东路、光华东路、庆胜东路、州职业技术学校等项目10个,计划投资2.2亿元,已完成投资6500万元。即将实施的有州彩陶馆、市移动公司营业部、州技术监督局办公楼、忠华润泽苑等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2亿元。自2005年启动东城区开发建设以来,共实施以道路、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和行政中心建设为重点的各类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15亿元,完成投资12亿元。其中,竣工项目17个,完成投资4亿元;在建项目17个,计划投资11亿元,完成投资8亿元。现有21个开发企业入驻城中村,具体参与城中村改造项目,连接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前河沿东路、光华东路、庆胜东路等3条路全线贯通。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集办公、商贸、住宅、教育、休闲为一体的东城区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