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吧 关注:2,812,287贴子:58,580,054
  • 11回复贴,共1

【七年后的又一次“参考级”】乐图PAW GT2播放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什么是参考和参考级?
在HiFi领域中,“参考级设备”不算是个很新的概念了,但往往大家都觉得似乎是旗舰产品的另一种说法。
其实所谓“旗舰”与“参考”倒并不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旗舰”指的是一个品牌最高端的产品,或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而“参考级”从我的角度来讲,则更多偏向于我们用户的主观认知映射——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被用来作为参考基准或方向、能给我们带来较大的借鉴意义和学习空间的设备,是谓参考级了。
多年以来,乐图的PAW GOLD TOUCH(墨菊)一直是我心目中“参考级播放器”的代表,这款播放器几乎满足了我对便携播放器的所有期望和想象。所以,当我体验全新一代乐图PAW GT2播放器的时候,所感受到的,更多就是意外惊喜了。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5-02-28 01:45回复
    二、设计、LTOS与LTTP
    墨菊2在外观上延续了前一代的总体设计风格,全触屏、侧按键、顶部横向滚轮电位器乃至于SD卡槽都没有太大改动。机器的整体尺寸、厚度和屏幕都比墨菊一代略大了一点。
    外观上稍微大动作的改动就是机身背面的凸起设计。这个凸起设计是墨菊2在刚刚曝光的时候被大家广泛热议的点,甚至有烧友将它戏称为“丑菊”。不过实际使用下来,乐图在客观使用体验方面还是一如既往令人放心,机器的握持手感很不错。我个人来讲,其实很欣赏乐图运用在墨菊2上的这套将数字电路、电源和模拟放大部分分离的“三明治”结构,更强的屏蔽、更好的散热和更充沛的电源供应,非常HiFi,也非常极致。

    在播放器全面智能化的今天,绝大多数播放器都采用了开放式安卓系统,但墨菊2仍然延续了前一代的LTOS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操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但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不能下载及使用我们熟悉的那些流媒体平台。
    我自己在家里听歌还是以台式CD机+抓轨为主要音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流媒体+数播的整合方案已经从几年前的“新兴事物”变成了如今无可争议的浩荡浪潮,为了解决这个痛点,乐图在发布这一代墨菊2时随同发布了一款LTTP无损音频发射器,依托于手机、电脑等终端,协同墨菊2来完成网络媒体音乐播放的任务。LTTP可支持1.5Mbps的稳定带宽和无损48k/24bit的传输,遥遥领先于目前常见的蓝牙协议。也就是说,如果对流媒体有需求的烧友,可以把手机作为音源,并充分利用其操作系统,以墨菊2作为解码耳放一体机无损地欣赏音乐。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5-02-28 01:46
    回复
      三、声音
      上一代墨菊最为人称道的点之一就是以一块AK4497EQ的方案几乎是一己之力独立于整个HiFi圈的硬件内卷之外。作为时隔七年的续作,墨菊2毫无疑问地也搭载了目前主流的两颗AK4499EX+一颗AK4191EQ芯片的AKM旗舰级一拖二架构,辅以一颗AK4137EQ进行转码升频。实际的表现,还是以听感来说话:
      1、素质
      对于旗舰播放器或者参考级播放器而言,声音素质其实是大家关心的首要问题,其它内容都要在素质这个基本盘上依次展开。
      这里所说的素质表现,当然包括但绝不仅仅局限于声音的解析能力和信息的完整性,这方面其实在耳机尤其是随身听领域是相对比较容易做到的,此前很多高端播放器就已经把声音的解析、细节做得非常不错了。而墨菊2在秉承了前作在解析力和信息内容完整性的同时,更加强调对于细节的“生动化表达”,特别是将声音细节的形态塑造得十分具体,同时墨菊2的声线更加细腻,也使得声音的表现力更加鲜活。
      如果说墨菊1代在声音形态上,或多或少在工整中还略带有一点点滞涩的话,墨菊2则将声音以一种完全透润而不失棱角,灵动且扎实的形态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在素质方面,另一个要着重提及的是纯净度。如果对比中高端台机,特别是分体式系统,我们其实就会发现大多数随身播放器的声音的纯净度……都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纯净度的概念,只是看哪个相对没有那么脏。只有在少数旗舰级播放器上,我们能隐约地感受到声音空间多少有那么一点略微深色的音乐背景。而墨菊2作为一款“参考级”播放器,让我为数不多地感受到随身听上不但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纯净感,还有更进一步的深邃和安定感。
      我在墨菊2中,基本感知不到大多数随身播放器常有的扰动,声音在声场里传输的过程中,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应有的鲜活质感和清晰形态,与深邃的背景色能够形成鲜明对比,在我们的感官中更具活力和张力。
      2、调音
      乐图的调音一直是深受发烧友喜爱的。无论是“暴力美学”的金菊花、还是温柔婉转的铁菊系列,甚至小夹子PICO的稳重平和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墨菊2的调音风格总体上秉承了墨菊1代均衡、稳重、舒展、自然的思路,将这个系列打造出了一脉相承的声音框架结构。
      相比较之下,墨菊2在前作的基础上增强了高低两侧频段的延展,不但增强了播放器在音乐风格上的兼容性,也具有了更好的声音亮度和足够的氛围感。
      另一方面,墨菊2在中频位置给了一点不易察觉的染色。我们这里大可不必“谈染色变”,其实这台机器的这一点点染色并非大肆涂抹,而仅仅是若隐若现的点缀,既能够更好地表达女声和弦乐的感染力,又不会破坏声音的整体框架。
      相比墨菊1代那种可能在有些人眼里严谨、端正得略有些“呆板”的调音而言,我觉得墨菊2是更加生动圆融、更具表现力、同时也是更加成熟的。虽然,墨菊2同样选定了与墨菊1代一样的均衡、舒展的整体框架,但墨菊2显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层次感,表现出来的音乐味道也更加丰富。

      3、风格
      与墨菊1代一样,墨菊2几乎可以胜任一切音乐风格,只要选择合适的搭配,墨菊2听什么类型的音乐都是很好的。
      就我个人听感,我还是觉得墨菊在常规流行音乐和小编制管弦乐上的表现最为突出。之所以这样认为,还是因为墨菊2将主要能量布置在了中频和中高频位置上,声线流畅,棱角不算太多,所以在人声和管弦乐的线条感和声音质感上,具有非常强的优势,处理得十分鲜活、细腻,那种真实感仿佛跃然纸上一样,在随身听领域中是非常难得的。
      墨菊2在大场面处理上也毫不含糊,用它听大编制交响乐,无论是空间场面,还是音色的差异化,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也能够将大编制的严谨和端正的一面表现得恰到好处。
      当然,如果是一些年轻人比较喜欢的ACG类或年轻女声,我觉得墨菊2在合适的搭配下也能够表现出音乐细腻甜美的一面,如前文所说,墨菊2在中高频位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打磨,对于这个音乐类型也做出了更有效的兼容。
      4、推力
      相比墨菊1代,墨菊2在驱动能力方面又有了明显增强。
      不同于很多近年来出现的以驱动力作为主要卖点的“跨界产品”,墨菊2在纸面驱动能力方面是相对保守的。墨菊2更强调放大过程中的均衡性和稳定性,所以我感受到的墨菊2,并没有一味拉高输出功率,提高声音的力量和动态,更多还是在稳定的状态下,有层次、有计划地增加声音的质感和韧性。
      我觉得墨菊2实际驱动能力也可以归类到随身听的顶级水平范围内,但它确实没有将直推旗舰大耳作为其放大部分的主要目标,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了耳塞上,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来充分发挥耳塞的潜能,让声音更加清晰具体,更富内在韵味。
      话说回来,如果我们用它来驱动旗舰大耳,其实也具有不错的效果,我们后文具体分析。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5-02-28 01:47
      回复
        四、搭配及试听
        1、NOVUS
        这款由Empire Ears和Astell&Kern联合发布的旗舰耳塞是最近我听得比较多的耳塞之一,此前用其它播放器来搭配,虽然也足够好听,但还是总觉得差了最后一口气没完全把声音放开,NOVUS的高密度和充沛的信息量是其最大的优势,但大部分播放器的驱动结果都有些密闭而拥挤。直到搭配墨菊2,才发现这款耳塞在声音完全打开的情况下蕴含巨大能量。
        这个组合就像练了九阳真经一样,明亮、热情、端正、阳刚,整个声音空间都仿佛照耀了金光,每一个音符都镀上了明亮的音色,让人听起来感到痛快、过瘾。
        如果用这个组合听卡拉扬后期版本的《贝多芬第九交响》则再合适不过,这支“集大成”的交响曲在墨菊2与NOVUS的联袂演绎中,焕发出了惊人的光彩。我们在这里大可不必关心声场与动态、解析与质感,就单纯说整体音色的渲染,就是对这支曲目最好的演绎。特别是《合唱》部分,以往我在这一段都是直接跳过不听,是因为总觉得如念经一样乏味。这次墨菊与NOVUS让这段人声合唱焕发出了强大的光彩,声音有条不紊地排列展开后,又排山倒海地迎面而来,令人拍案称快。

        2、亚法·银
        如果说墨菊2与NOVUS的组合是九阳神功,那么它与亚法·银的组合就像是逍遥派的味道——爽利灵动、舒展飘逸,同时还或多或少地带了一点异域风情。
        其实,亚法·银是一条略显偏科的耳塞,这条耳塞最初给我的印象更多是鲜明、直接、有冲劲儿。这一次我用墨菊2搭配亚法·银后,才发现,这条耳塞也有丰富的层次感。比如在高频顶端和极高频的处理上,我以前以为亚法·银还是略有一点涂抹痕迹的,通过与墨菊2的搭配试听,我发现亚法·银在极高频上是具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渐变过程,逐渐向高频中低位置过渡的。举例来说,以前我总觉得亚法银对于竹笛的表现有一点含糊,听起来不够灵动,这一次搭配墨菊2后,就感受到了它实际上也是同样通透、且具有独特留白质感的。
        同时,亚法·银也让我感受到了墨菊2自身硬朗、爽利的一面,比如我在用这个搭配听《战神OST》的时候,无论是开篇曲的低频氛围,还是后续女声吟唱的真实质感,都独具特色,是我此前所在随身听领域中很少感受到的。

        3、HD 800 S
        如前文所说,我个人并不认为“直推旗舰大耳”是墨菊2的主要命题,但作为一款又“旗舰”、又“参考”的播放器,我觉得它与目前市面上最经典大耳的搭配表现还是需要在此文中被提及。
        其实,墨菊2直推HD 800 S是很好听的,基本上撑起了HD 800 S的主体框架,同时也将声音的质感和力道都打造得非常不错,用来听一些稍微大编制的音乐类型,也相当有模有样。相比台式耳放,唯独就少了一点层次和变化,绝对频宽和对于纵向声场的拓展是最让人遗憾的地方。
        在驱动天龙D7200和德国大师435这样封闭耳机的时候,墨菊的表现力则更加出色,能够打开这两个封闭耳机的声音空间和格局,听起来自然、舒展。
        如果我们平时需要用随身听来驱动大耳机的话,我觉得墨菊2也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只是我觉得那些大耳机尽量还是应该搭配台机,用随身听只是个权宜之计罢了。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5-02-28 01:49
        回复
          五、总结
          墨菊2是一款很典型的顶级随身播放器。这款播放器在继承了前作总体调音框架和整体风格的情况下,素质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声音的纯净度和声音质感上做足了文章,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款播放器在声音特色的打造上,力求真实、自然、均衡、耐听,在声音方面基本没有任何短板和缺点,一切都趋向于完美和正确。同时,墨菊2在音乐风格上,也具备很强的兼容性,基本上可以胜任所有的音乐风格。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墨菊2还是被赋予了比较浓厚的“随身听”的定义,这一点从其输出端口的设置、调音风格以及对于大耳机的适配性,乃至于自身体积上就可以看出,它的设计初衷还是一台典型的“随身听”,而没有太多的向桌面系统、台机去跨界的元素。所以,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墨菊2定位的纯粹和精准。这一点,也请读者自行注意自己的选择方向。
          所以,如果以一个随身听的角度来讲,我实在不能找到墨菊2的任何缺点和问题,对于发烧友来讲,只要预算充足,选择墨菊2是一个非常稳妥的方案。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5-02-28 01:49
          回复
            六、何以谓之“参考”?
            关于墨菊2本身,我们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我们把话题回到开篇,简单聊一聊墨菊2身上的“参考级”内容。
            我觉得应该先问几个问题:
            1、一款播放器在声音素质、调音功力、特色与味道这些方面能达到什么水平?
            2、一款播放器在耳机搭配上的兼容性、对于耳机潜力的挖掘能力有多大?
            3、一款播放器对于我们审美观有多大的改观或提升?
            我想,这几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不需要回答,只要我们去听其它设备的时候,再去想一下这几个问题,再来与墨菊2对比一下得失,自然也就明白了我们应该怎样判断一款设备。
            而这个对比的过程,我们就称之为“参考”;这个被对比的设备,我们也就自然地称之为“参考级设备”。



            IP属地:黑龙江6楼2025-02-28 01:50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28 02:12
              回复
                老哥能讲讲 薯条這个小尾巴在什么情况下 比较优势嘛


                IP属地:黑龙江8楼2025-03-24 13: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