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965贴子:1,153,793
  • 6回复贴,共1

如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善恶我见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两者都举出了论点来证明,我认为两人说的都对,却并不完整。要我说,人之初,善恶皆备。为什么,因为人类社会就是同时具备善的光明和恶的黑暗,而社会是所有人共同参实践形成的,光和暗是人心的显化,无论是出于一时虚假的附和,或是真诚的态度,我们都不可否认这个世界是由光和影组成的。光指引方向,暗催发力量。《理想国》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探讨让人热泪盈眶,二者的对决中,柏拉图始终认为非正义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正义在非正义面前不堪一击,甚至非正义的胜利最后也能变做“正义”的悲观事实摆在人们面前,诚然古今中外从未有人或宗教言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界限,仅仅是提醒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然而这并非本质,只是皮毛,立场的正义并非正义的立场。最终柏拉图仅指出“正义就在每个人心中,存在于良知,以理性掌管欲望和愤怒,使其为我所用”。
宗教的本质将本该属于人的属性割裂和异化。神性就立足于人性之中,倘若人心中不见慈悲,则有慈悲之事无慈悲之应,反觉得可悲,佛言众生皆苦,所以要众生普渡,于是有了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于是有了《心经》,最后却又叹造船万千,众生不自渡,徒呼奈何。我说:众生皆苦,众生皆可恶,皆可爱,人言“见天地,见众生,最后见自己”,见过天地,众生后才知道皆是自己,海子说“我死后,还有十个我存世”,大家众说纷纭,我认为这十个“我”是——人之七情,善恶,本我,为什么?因为海子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单独的人物个体,而是众生都具有的共同特性,或显或隐,或明或暗。见了天地众生后明了本我,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可恨可爱之处,从而爱自己,爱天地,爱众生,救苦救难观世音从来都不是某一个人或神,但凡人有了慈悲之心,观世音就在人心中,观世音就是你自己,渡人渡己,神性立足于人性之中,人们看不见,看见的将其归功于宗教之中,利为己用。
最后,人是可待超越之物——《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27 23:58回复
    无上内秘真藏经·卷二歌
    【道衍众生】
    天尊显圣昆仑巅,玄珠内蕴诸天显。
    太和真炁旋北斗,日月星凝沉紫烟。
    紫烟幻作甘露雨,珠内山河尽垂涎。
    垂涎化作众生树,树结甘果味万千。
    【承负玄机】
    善达望枝问根源,甘果何故有酸甜?
    天尊拈花显真形,影随身动响随弦。
    心弦东震生万物,心弦西落杀伐连。
    轮回盛衰皆幻戏,曲终宝珠映诸天。
    【破妄归道】
    惠力踏云礼法坛,叩问众生苦万千。
    千思万虑织罗网,网中自缚年复年!
    天尊指空化玄鉴,照贪嗔痴霜雪颜。
    颜消雪融宝珠显,道空何处着尘烟?
    【修真证道】
    道童闻法发弘愿,誓燃心灯破冥渊。
    心渊邪障层层起,慧剑斩妄刳毒泉。
    泉净化作太和炁,气润八脉开丹田。
    田中勤耕三千日,日满丹成霞漫天。
    【真藏显化】
    宝明捧经诵灵文,字字化作青翅鸾。
    鸾飞南华惊蝶梦,梦醒方知绳非蟠。
    蟠纹原是心头画,画破虚空见金丹。
    丹映北斗指归路,路通方寸有玄关。
    【玄关内景】
    诸天万界无量众,轮回无尽长夜寒。
    知空不空明空有,知色不色月照潭。
    潭清入道丹田开,无欲无求宝珠显。
    洞观无碍醒迷客,客归玉清证本源。
    【度世真航】
    天尊含笑挥太和,炁落下田醒鹏鲲。
    鹏飞上田亿万里,背负众生脱沉沦。
    轮转生死幻中梦,物我俱泯道长存。
    广布经藏宣医王,诸天共赴登昆仑!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28 07:00
    回复
      2025-08-26 08:43: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孔子的境界,是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无非对错,境界不同理解不同。常人进入不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境界


      IP属地:浙江3楼2025-02-28 09:47
      回复
        孔子必然纠结过人之初是善是恶,最终选择是善,一定有他的见地。我们常人达不到孔子的境界,看不清人类社会的真相


        IP属地:浙江4楼2025-02-28 09:50
        收起回复
          选择善他应该是同老子一边的,选择恶的是选择了同人类社会一边。一个治心,一个治人。


          IP属地:浙江5楼2025-02-28 09:52
          回复
            👌🏻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02 1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