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447,335贴子:3,339,916

1888-1956皇家海军舰用装甲发展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持续更新中,方便讨论不禁止插楼,仅阅读内容可点击只看楼主
最近我获得了一份大约于1947/48年编纂,1960年左右成书,仅印刷六册的英国海军官方装甲发展史拷贝。这册资料主要由维克斯公司及其继承者们的相关工作人员编写,内容极尽翔实,包括1888-1956年间海军装甲验收标准、工艺、开发过程等,并在附录中提供了海量装甲板的验收细节。这批珍贵史料不但填补了目前皇家海军甲弹史研究中的绝大部分空白,同时还颠覆了一些影响力甚广的既有成果,例如其证实了二战前夕皇家海军大口径穿甲弹所遭遇的验收问题其实是装甲性能提升所导致的。
由于精力有限且本人对于间战前甲弹的了解不足,本文重点聚焦于1922-1956年间皇家改进发展史。更早的时间段只节选翻译文中部分重点内容,不再进行补充。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2-23 21:29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2-23 21:31
    收起回复
      2025-08-23 06:2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2-23 21:34
      回复
        第一节完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2-23 21:45
        回复
          第二节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2-23 22:09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2-23 22:12
            回复
              太厉害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2-23 22:12
              回复
                第二节完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2-23 23:07
                回复
                  2025-08-23 06:19: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9年定新标,应该是没用上吧?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24 00:44
                  收起回复
                    第三节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2-24 10:13
                    回复
                      第三节完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2-24 10:14
                      回复
                        非常好的资料,鲜花点赞
                        维克斯公司的历史书(J. D. Scott - Vickers A history,P.223)中也提到了这种新式装甲板,早期样品的硬化层厚度是20-25%,后来则增加到30%,有些甚至达到33%,从而提升了装甲板磕碎炮弹的能力。


                        IP属地:上海13楼2025-02-24 11:19
                        回复
                          从战后测试来看,新款装甲在穿孔极限上,相比于老款装甲似乎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如果从有效起爆穿透极限的角度看,就会发现新装甲的性能要明显优于老装甲:
                          (1) 根据ADM 281/40,弗斯-布朗公司的15英寸穿甲弹,在30度入射角下对抗12英寸厚度的老款英国渗碳硬化装甲时,编号No.8160的装甲的穿孔极限是1240英尺/秒,穿透极限是1,300英尺/秒,且后者是在炮弹完整的状态下测得的,而编号No.8164的装甲的穿孔极限就达到了1330英尺/秒,穿透极限则未测出,这两块装甲的表现差距较大,其下限临界速度的平均值或许会达到1,350英尺/秒(经验式比值90.8%)。
                          (2) 根据军械委员会的报告,为了就三家制造商的15英寸穿甲弹的进行性能对比,该委员会在1945年3月时提议,使用弗斯-布朗公司的尚待验收的15英寸穿甲弹,在30度入射角下对12英寸渗碳硬化装甲进行打靶测试,从而确定其临界速度。但由于可供测试的炮弹数量不足,测试中未能确定其临界速度。其中有1发炮弹,在1,645英尺/秒的速度下失败了(经验式比值110.6%)。
                          由此来看,在面对二战后期生产的弗斯-布朗公司的15英寸穿甲弹时,30度倾斜的12英寸厚度的新老两种英国渗碳硬化装甲,在有效起爆穿透极限上的差距可能会达到300英尺/秒左右(经验式比值差距约为20%)。
                          这也可以解释,在二战前夕的测试中,在1,650-1,750英尺/秒的速度下成功多于失败的新款14英寸和15英寸穿甲弹,到了二战初期时在1,750英尺/秒下屡屡失败,甚至在1,900英尺/秒下也有一些失败案例。


                          IP属地:上海14楼2025-02-24 11:24
                          回复
                            第四节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5-02-24 12:45
                            回复
                              2025-08-23 06:13: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五节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5-02-24 15: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