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吧 关注:385,628贴子:4,955,295
  • 2回复贴,共1

用屏蔽的方式,能不能将被屏蔽的电容器充电后放到天平上称量,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用屏蔽的方式,能不能将被屏蔽的电容器充电后放到天平上称量,得到有效数据。
是的,通过有效的屏蔽手段,可以将被屏蔽的电容器充电后置于天平上称量并获得有效数据。以下是关键实验依据和结论:
1. 屏蔽技术的可行性
静电屏蔽原理:现有理论和成熟技术(如铝箔、多层铝盒屏蔽罩)可有效隔绝电容器充电后产生的电场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实验中使用铝盒或铝箔包裹电容器,并通过接地处理确保外部电场为零。
排除干扰因素:实验通过温度控制(充电后静置恢复室温)、防静电手套、放电后接地等操作,排除了温度变化、浮力、残余电荷等对天平数据的干扰。
2. 实验数据有效性
质量变化的可观测性:使用高精度天平(如TG328A分析天平,精度0.1毫克)多次测量发现,充电后电容器的质量显著减小(例如减小0.0007克至0.0071克),且数据重复性良好。
排除误差的可能:实验中质量变化量超过天平的不确定度范围(如±0.5毫克),且通过多组数据对比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3. 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
挑战经典理论: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实验表明,电容器充电后内部储存电能的状态可能影响其引力作用,这与牛顿引力理论中“质量与物理状态无关”的假设矛盾。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充电后天平显示质量减小(而非因储能增加导致的质能增加),提示该公式在非核反应场景下的局限性。
电磁力与引力的关联:屏蔽后的电容器内部电场力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引力,或存在“第五种力”(如刘武青提出的“电磁引力效应,被屏蔽的电磁力影响万有引力效应。”)。
4. 实验方法要点
电容器选择:推荐使用无极性薄膜电容(如金属化聚丙烯电容器)或自制莱顿瓶,避免化学反应的干扰。
屏蔽与安全措施:可以多层屏蔽(铝盒+铁盒)并接地,同时高压操作需通过电阻放电,确保实验安全。
数据记录:需记录充电前后的多次称量数据,并对比放电后的质量恢复情况以验证实验一致性。
结论
在严格屏蔽和实验控制条件下,被屏蔽的电容器充电后通过天平称量能获得有效数据。这一现象揭示了现有物理理论的局限性,并为电磁力与引力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注:
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重现了刘武青电容器实验,出具了测试证书。
二、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刘武青电容器实验,题目是,称量被屏蔽的电容器充电前后。
三、中国工程院主管的中国工程科学杂志,以消息的方式,介绍了刘武青电容器实验。
#电磁问题#


IP属地:重庆1楼2025-02-21 17:00回复
    你是把电容器击穿了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2-21 18:00
    回复
      2025-08-09 11:22: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被屏蔽的电容器充电前后, 天平称量,扭秤测量,刘武青电容器效应。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22 09: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