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错给吴忠案真相打上了马赛克
2010年12月08日
风暴的中心往往是最平静的,这句话用在吴忠市“跨省追捕”事件上也显得颇为恰当。王鹏被吴忠市警方释放之后,各路人马纷纷站出来发表看法,但事件的另一方当事人、被举报者马晶晶和他的官员父母,则始终保持静默状态。抓捕行动的直接执行人、利通公丅安分局刑丅警队的石姓队长,几乎从媒体视野里完全消失了。做出案件纠错决定的吴忠市委、市政府,也一直没有直接面向媒体发表意见。舆论热浪背后的这种反常平静,不仅让人们感到困惑,似乎也让人丅体会到某种神秘之感。
从12月2日开始,吴忠市面向公众说话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新任利通区公丅安分局局长吴海波。吴局长显然比他的前任更善于和媒体打交道,也显示出较高的法律素养。他所说的“程序错,一切错”,似乎已经成为对“跨省追捕”事件的“盖棺”之论。但不能不指出的是,在公众热切期待吴忠市对错案做进一步调查的时候,吴局长的某些表态却让人难以赞同。比如,新华社记者报道说,吴海波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办案过程中,“不存在公权滥用的问题”;当地警方是在独立办案,没有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对这样一些说法,不能不加以深入的剖析。
错案的发生,原因往往是复杂的。从外部表征看,乃至从法理上看,吴忠市的“跨省抓捕”的确错在程序。本来应该是自诉案件,公丅安机关却启动公诉程序并采取强制措施,这是一种程序错误。启动诽谤案公诉程序本来应该报请上一级公丅安机关批准,这个重要的把关环节却被省略了,这也是程序错误。如果只看到了这些问题,当然就会很容易地把吴忠错案归结为执法水平不高,也很方便把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搁置在箱底。但这仅仅是问题的全部吗?
王鹏对马晶晶的举报并没有寄到吴忠市有关部门,吴忠市警方对王鹏的“诽谤”行为原本也没有管辖权,那么,利通区公丅安分局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诽谤案线索的呢?换句话说,吴忠警方启动刑事侦查程序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呢?这显然是洞悉该案究竟错在哪里的关键。该案执行人曾经告诉记者,抓捕王鹏是经过吴忠市公检法三家开会协调讨论过的,并获得了领导的批示。但这一说法遭到了吴海波的否认,他的否认无异于给吴忠错案的发动机制打上了马赛克。不仅如此,吴海波在官方进一步的调查尚未进行的情况下,直接表态“不存在公权滥用”,实际上是撇清了错案与马晶晶父母之间的关系。这种大包大揽的态度,与吴忠市只对公丅安干部做免职处理,却未对该市领导干部、马晶晶的母亲开展调查,在方向和策略上完全是一致的。
如果说吴忠错案有什么是最需要调查的,那就是必须查明启动侦查程序的最初动机。是谁发动了这起抓捕,通过什么机制做出了立案决定,多次异地出警的决定又是经过哪级领导批准的,这些问题不但应该调查清楚,还应该公之于众。媒体披露的公检法会议是否存在,马晶晶母亲的“请求”在立案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同样不能含糊其辞。只有让这些重要的环节水落石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得到解答,人们才能了解,吴忠错案究竟是错在了程序,还是错在了公权滥用,错在了对执法为民这一宗旨的漠视和遗忘。
在真相大白之前,有关人士不应该轻率地做出结论,更不能对错案做任何粉饰。否则,人们难免会担心,那个启动错案的机制依然在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蔡方华)
2010年12月08日
风暴的中心往往是最平静的,这句话用在吴忠市“跨省追捕”事件上也显得颇为恰当。王鹏被吴忠市警方释放之后,各路人马纷纷站出来发表看法,但事件的另一方当事人、被举报者马晶晶和他的官员父母,则始终保持静默状态。抓捕行动的直接执行人、利通公丅安分局刑丅警队的石姓队长,几乎从媒体视野里完全消失了。做出案件纠错决定的吴忠市委、市政府,也一直没有直接面向媒体发表意见。舆论热浪背后的这种反常平静,不仅让人们感到困惑,似乎也让人丅体会到某种神秘之感。
从12月2日开始,吴忠市面向公众说话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新任利通区公丅安分局局长吴海波。吴局长显然比他的前任更善于和媒体打交道,也显示出较高的法律素养。他所说的“程序错,一切错”,似乎已经成为对“跨省追捕”事件的“盖棺”之论。但不能不指出的是,在公众热切期待吴忠市对错案做进一步调查的时候,吴局长的某些表态却让人难以赞同。比如,新华社记者报道说,吴海波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办案过程中,“不存在公权滥用的问题”;当地警方是在独立办案,没有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对这样一些说法,不能不加以深入的剖析。
错案的发生,原因往往是复杂的。从外部表征看,乃至从法理上看,吴忠市的“跨省抓捕”的确错在程序。本来应该是自诉案件,公丅安机关却启动公诉程序并采取强制措施,这是一种程序错误。启动诽谤案公诉程序本来应该报请上一级公丅安机关批准,这个重要的把关环节却被省略了,这也是程序错误。如果只看到了这些问题,当然就会很容易地把吴忠错案归结为执法水平不高,也很方便把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搁置在箱底。但这仅仅是问题的全部吗?
王鹏对马晶晶的举报并没有寄到吴忠市有关部门,吴忠市警方对王鹏的“诽谤”行为原本也没有管辖权,那么,利通区公丅安分局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诽谤案线索的呢?换句话说,吴忠警方启动刑事侦查程序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呢?这显然是洞悉该案究竟错在哪里的关键。该案执行人曾经告诉记者,抓捕王鹏是经过吴忠市公检法三家开会协调讨论过的,并获得了领导的批示。但这一说法遭到了吴海波的否认,他的否认无异于给吴忠错案的发动机制打上了马赛克。不仅如此,吴海波在官方进一步的调查尚未进行的情况下,直接表态“不存在公权滥用”,实际上是撇清了错案与马晶晶父母之间的关系。这种大包大揽的态度,与吴忠市只对公丅安干部做免职处理,却未对该市领导干部、马晶晶的母亲开展调查,在方向和策略上完全是一致的。
如果说吴忠错案有什么是最需要调查的,那就是必须查明启动侦查程序的最初动机。是谁发动了这起抓捕,通过什么机制做出了立案决定,多次异地出警的决定又是经过哪级领导批准的,这些问题不但应该调查清楚,还应该公之于众。媒体披露的公检法会议是否存在,马晶晶母亲的“请求”在立案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同样不能含糊其辞。只有让这些重要的环节水落石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得到解答,人们才能了解,吴忠错案究竟是错在了程序,还是错在了公权滥用,错在了对执法为民这一宗旨的漠视和遗忘。
在真相大白之前,有关人士不应该轻率地做出结论,更不能对错案做任何粉饰。否则,人们难免会担心,那个启动错案的机制依然在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蔡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