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恐怖吧 关注:233,133贴子:4,307,292

问了AI钢铁侠那种力量大、全身防护、机动性强、小型机甲能否实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钢铁侠战甲作为科幻作品中的顶级装备,其设计融合了众多超前的物理概念,但从现实科技和物理定律出发,其实现可能性存在多层限制。以下从核心模块逐一分析可行性边界:
一、材料科学:纳米级防护的物理天花板
1. 材料强度极限*战甲需承受导弹直接命中(约 (10^8) 焦耳冲击),
现有最强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理论强度上限为 (130GPa),仅能抵挡约(10^6) 焦耳冲击差两个数量级。即使采用超流体金属(类似《终结者》T-1000),相变耗能效率无法匹配动能武器破坏阈值。
2. *微型化悖论*
纳米战甲(Mark 50)要求每平方厘米集成 (10^{12})纳米单元,远超当前光刻机精度(最高3nm制程对应 (10^{10})晶体管/cm² )
量子隧穿效应导致纳米级元件在常温下稳定性崩溃,需接近绝对零度运行,与实战需求矛盾。
-
二、能源系统:方舟反应堆的物理暴论
1. 能量密度困境 -
托尼·斯塔克胸口反应堆直径3cm,
输出功率却达
(3GW)(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
对应能量密度 (4.24×10^{14}J/m³),
远超铀-235裂变((8×10^{13}J/m³),
更接近反物质湮灭级(9×10^{16}J/m³)。
维持该输出需每秒消耗1.5kg钯元素(电影设定)
实际钯-核反应截面积极小,无法自持链式反应。
2. 散热死刑
即使忽略能量来源,3GW功率产生的废热(按50%效率计(1.5GW\,远超现有散热技术极限(IBM液氮冷却系统仅处理 (500W/cm²)。
方舟反应堆若真实存在,其热辐射足以瞬间气化半径30米内所有生物。
三、推进系统:动量守恒的绝对暴政
1. 无工质推进悖论
战甲手掌/脚部推进器无可见工质喷射,却可产生百吨推力
(参考MK3举起汽车场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 -当前最先进离子推进器推力仅 0.67N
欲实现钢铁侠级机动需推进器质量超战舰级别。
2. 人体抗过载极限
战甲从静止加速至音速(340m/s)需1秒时,
驾驶员承受35g过载,远超人类耐受极限
(9g持续5秒即昏迷)。
即便有液态缓冲系统(如F1赛车抗撞结构)
也无法突破生物组织抗压强度(骨骼断裂阈值约170MPa
四、智能系统:量子计算的致命延时
1:AI响应速度瓶颈
贾维斯需在1毫秒内完成战场态势分析→战术生成→武器调配,
需 10^{20})次运算/秒,远超现有(Frontier超级计算机仅1.1×10^{18}次/秒
量子计算机理论速度更快,但纠错机制导致实际有效运算速率下降 10^4倍。
2. 传感器微型化困境
战甲搭载的雷达/红外/声呐多模探测系统,若要达到电影中360°无死角感知,需在装甲内部集成超过 10^6个微型传感器,远超当前MEMS工艺极限
五、现实科技对标表
战甲功能: 最接近现实技术 :性能差距倍数
能量核心 | ITER核聚变装置 |功率密度差 10^8
飞行推进 |SpaceX猛禽发动机
| 推重比差 10^3
装甲防护 | 美国陆军TEP装甲 |
抗弹能力差 10^2
人工智能 | DARPA AlphaDogfight AI | 决策速度差 10^5|
武器系统 | 雷神公司激光武器(HELWS) |
能量密度差 10^6
-
六、理论突破可能性评估
1可行方向(未来50-100年)
外骨骼增强: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洛克希德HULC系统,实现20%基础机动能力
定向能防御:激光拦截来袭弹药,以色列铁束系统已击落无人机
有限飞行:喷气背包(Gravity Industries套装)持续飞行5分钟。
2:物理定律级障碍(永远不可行)
无工质推进:除非发现快子或负质量物质。
皮姆粒子技术:改变原子间距违反电磁相互作用基本规律。
硬抗核爆级防护:质能守恒不可逾越。
结论:
钢铁侠战甲的现实映射
人类科技最多能制造出低配版"战甲”
重量超过2吨,依赖外部能源补给
最高速度不超过300km/h,
续航低于1小时 -
仅能抵挡中小口径枪弹,无法抗衡重武器
真正的钢铁侠战甲需突破至少3项基础物理定律
(质能守恒、动量守恒、量子力学不确定性
其存在本身将引发因果律崩溃。或许正如霍金警告:"过于强大的外骨骼,终将成为人类的机械棺材。"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2-19 11:22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2-19 11:25
    回复
      2025-08-10 11:33: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然后我舍弃高机动性、高续航要求、加厚装甲、外体积改为4立方米
      推进系统改成工质推进,求最大性能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2-19 11:30
      回复
        尺寸参考:高2.5m宽1.6m厚1m
        采用工质推进、加厚防护,性能以下参数:
        一、防御性能极限(基于当前材料科技)
        | 防护部位 | 材料与厚度 |
        | 防御等级 | 理论极限 |
        | 主装甲| 钛合金+陶瓷复(30mm) | 抵御12.7mm穿甲弹(动能18,000焦耳)
        | 等效M1A2坦克侧面防护水平 |
        | 关节防护| 碳化硼插板(50mm) | 抵抗RPG-7破甲弹,破甲400m|
        需外挂反应装甲提升至700mm等效
        |面罩 ( 蓝宝石玻璃+防弹纤维 )
        抵挡7.62mm步枪弹(3,500焦耳) | 超过现代武装直升机座舱防护 |
        注:全重约2.8吨(含装甲),防御性能约为轻型装甲车的80%,但机动性显著下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2-19 11:39
        回复
          二、力量输出系统(基于机械增强技术)
          | 模块 、技术方案 、力量增幅 可持续时间
          |手臂液压系统| 300Bar电液伺服驱动 |举重2.3吨(普通人60倍 )连续工作15分钟需冷却
          腿部强化| 仿生肌腱+碳纤维骨骼 | 跳跃高度3米(无推进辅助)
          肌肉疲劳极限:50次跳跃
          抓握机构:仿生夹爪+压力传感器 | 握力800kg(撕裂车门级别)
          钛合金齿轮寿命:200小时
          能源需求:需搭载20kWh锂电池组(重400kg)或微型柴油机(功率50kW续航4小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2-19 11:44
          回复
            三、工质推进系统可行性:推进类型 | 燃料与比冲 、推力/速度 持续机动能力
            | 固体火箭| HTPB燃料(比冲250s) | 单发推力5kN(持续2秒)
            可实现3次短距跳跃(30米)
            |冷气推进| 高压氮气(比冲80s) 推力300N(调节精度±5%
            用于姿态调整,续航5分钟
            混合发动机:石蜡/液氧(比280s) | 持续推力1.2kN(燃料箱占1m³) | 飞行时间最长40秒
            注:携带200kg推进剂时,最大机动范围不超过500米,无法实现钢铁侠式长距离飞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2-19 11:47
            回复
              四、缓冲系统设计:| 缓冲类型 、技术方案 、性能参数
              | 液压减震| 磁流变液自适应阻尼 | 吸收90%垂直冲击(等效从10米坠落)
              | 蜂窝结构| 铝基复合材料吸能层 、|耗散50kJ冲击能(等效25km/h碰撞
              姿态控制:陀螺仪+气动翼面 、抗翻滚系数提升至装甲车3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2-19 11:49
              回复
                五、综合性能评估
                1. *防御层面*
                可抵御重机枪直射、RPG近距离攻击,但面对反坦克导弹(如标枪,破甲深度750mm)仍会被击穿。
                三防系统(NBC防护)需额外占用0.6m³空间,且降低续航20%。
                2. 攻击能力
                可集成30mm链式炮(备弹100发)或反器材狙击步枪(12.7mm),火力接近步兵战车。
                格斗状态下可徒手拆毁民用车辆,但对抗主战坦克仍无效。
                3. 机动短板
                公路最大速度45km/h(轮履复合式底盘),越野速度不足15km/h。
                火箭推进仅能用于跨越障碍或紧急闪避,无法持续飞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2-19 11:51
                回复
                  2025-08-10 11:27: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现实原型参考*
                  美国HULC外骨骼:负重90kg,续航8小时,无防护
                  俄罗斯T-15 Armata:重55吨,配备主动防御系统
                  SpaceX喷气背包:最大推力1.2kN,续航30秒
                  结语:重型装甲的战术定位*
                  这种4立方米级战甲可定位为 巷战突破单元,复杂城市环境中执行高危任务(如核电站抢险、人质救援)。但其笨重体型与有限续航,注定无法复刻钢铁侠的战场统治力
                  真正的单兵机甲革命,仍需等待室温超导与核聚变微型化的降临。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2-19 11:53
                  回复
                    不死心的我又问了:若未来30年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4立方米级重型外骨骼装甲的性能将发生质变。以下是基于可预见科技路径的预测参数: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2-19 11:56
                    回复
                      一、关键技术突破方向:
                      技术领域| 2053年可实现技术 理论支撑
                      复合装甲:氮化硼纳米片-钛合金叠层装甲(强度800GPa)纳米级原子沉积工艺成熟
                      | 能源系统| 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800Wh/kg)
                      硫阴极稳定性技术突破 |
                      推进系统: 旋转爆震发动机(比冲600s)
                      高频燃烧控制算法优化 |
                      缓冲系统:磁流变液-气凝胶复合阻)吸收率95%)
                      微机电系统(MEMS)精准调控技术 控制技术:神经拟态AI芯片(能效比1pJ/突触操作)
                      | 类脑计算架构商业化 |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2-19 12:01
                      回复
                        其实直接兑换方舟反应炉,剩下的靠自己硬搓都没什么问题,铁霸王那一套压根也没有多少超模技术,全靠力大砖飞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19 12:03
                        收起回复
                          二、性能参数预测:
                          1. 力量系统:仿生肌肉1.5代
                          模块 |技术方案 | 性能参数 |提升倍数(相较2023):
                          手臂驱动:
                          |形状记忆合金肌腱 :举重8吨(≈非洲象体重
                          握力强化 | 液压-电动复合夹具 |握力3吨(捏扁轿车引擎盖) |
                          腿部蹬力: 碳纤维储能关节 | 无推进跳跃高度6米(2层楼)
                          能源支持:固态锂硫电池(200kWh)可支持12小时高强度作战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2-19 12:05
                          回复
                            漫威可是被称为披着科幻皮的玄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19 12:19
                            收起回复
                              2025-08-10 11:21: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防御系统:
                              主装甲:氮化硼-钛合金复合装甲(35mm)
                              抵御30mm穿甲(400kJ动能),超越BMP-3步战车防护 。
                              主动防御:微型拦截弹(射程15m) | 拦截RPG-7概率85% , 类似以色列"铁拳"系统轻型化 |
                              EMP防护:石墨烯法拉第笼 (抵抗10GW级电磁脉冲(非核爆级,现有防护能力的20倍
                              维修能力:微型3D打印修补枪可在战场修复5cm²装甲破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2-19 12: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