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映椒房吧 关注:10,313贴子:560,164

回复:【欧洲历史上克妻第一名】伊凡雷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俄国历史学家巴赫鲁申:他的改革,保障了国内秩序并保证了对外敌的防御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热烈支持,贵族、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因国家中央集权化的实施而都获得了利益。因而伊凡·格罗兹尼……是他那个时代伟大的政治家,他真正了解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并争取给他们以满足。
[10]20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史学家对伊凡四世大加美化和吹捧。维佩尔在其所著《伊凡雷帝》(第三版)中,称伊 凡四世是伟大的政治家,“沙皇特辖制”是“伟大的军事行政改革”。维佩尔还特别推崇伊凡四世的外交才干,称他是“所有时代的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家之一,他的对外政策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灵活的手腕,而且还在于那鼓舞着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这是百度百科的资料哈。。仅仅供参考,感兴趣建议深入研究,尤其是君主评价


IP属地:北京17楼2025-02-18 18:40
回复
    莫斯科大学教授、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巴赫鲁申甚至把伊凡四世吹捧为“人民的沙皇”,他的政策“得到人民的拥护”,沙皇特辖军团是“人民的军队”。巴赫鲁申著文认为,伊凡四世的改革,“保障了国内秩序并保证了对外敌的防御,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热烈支持。贵族、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因国家中央集权化的实施而获得了利益。……
    所以,伊凡雷帝是他那个时代的伟大的政治家,他了解人民真正的利益和需要,并努力给他们以满足。” [3]1956年以后,随着苏联政治形势的变化,苏联史学家对伊凡四世的评价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在史学家的笔下,昔日的“人民利益的代表”,如今成了“暴君”和刽子手。


    IP属地:北京18楼2025-02-18 18:41
    回复
      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幸福人生的秘诀》:伊凡四世是个富有才智、英明能干之人,其活动特点是具有远见和坚定的目的性,并具有进步的性质,伊凡四世在沙皇俄国的开国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此人生长在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有很强的猜忌心理,好激动,残忍,对贵族们严厉镇压。 [2]法国传记作家亨利·特罗亚:由于这位暴君所实行的恐怖统治,他占据了他的臣民的心。
      ——简而言之,历史地位比较重要,评价两极化争议极大,但反正肯定不菜


      IP属地:北京19楼2025-02-18 18:42
      回复
        俄国画家列宾的历史画创作十分出色,其中油画《一五八一年十一月十六日的伊凡雷帝及其子伊凡》(俗称《伊凡雷帝杀子》),就是一件稀世的艺术珍品。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伊凡雷帝在狂怒和激愤之下,将自己的儿子刺杀之后而又幡然悔悟的一个瞬间:儿子——这个皇位的继承人,被自己的神经质的父君刺伤之后,面颊鲜血流淌,神情恍惚,正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之中。
        在这一无法挽回的不幸事件发生后,作为亲手杀害儿子的伊凡雷帝,似乎又立刻惊醒过来。此时,他紧紧把儿子抱在怀里,用手捂住头部,全身龟缩成一团,痛苦、恐惧、悔恨、绝望的复杂心理相互交织在一起。那种杀子后惊慌不安的神色,被画家描绘得淋漓尽致,十分生动。特别是儿子奄奄一息时微弱的眼神与伊凡雷帝惊恐万状的目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儿子正准备在闭目离开人世之前宽恕父亲的这一盲动行为,而父亲却处于一种因后继无人而追悔莫及的矛盾之中


        IP属地:北京20楼2025-02-18 18:43
        收起回复
          伊凡四世是当时莫斯科最优秀的演说家,他酷爱读书,博览群书,尤其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擅长写作,对俄语有很高的造诣,是当时俄罗斯优秀的语言学家和作家,虽然大多数作品已经失传,现存的作品主要是政治性的,但他遣词造句的本领和尖刻讽刺的技巧却跃然纸上


          IP属地:北京21楼2025-02-18 18:44
          回复
            伊凡四世的次子(按存活成年的子女来看,是长子)王储伊万,被伊凡四世用权杖击毙。1581年(另说1575年),伊凡四世在亚历山德罗夫的行宫中意外发现王储伊万的妻子,也就是她的儿媳,穿着不符合礼仪规定,不禁勃然大怒,上前对儿媳大打出手。此时儿媳已经怀孕,遭伊凡四世暴打后流产。
            王储伊万赶到,上前想要保护妻子,拉开暴怒之中的伊凡四世,结果被伊凡四世用手中的权杖击中头部,头破血流而死。王储伊万死后,伊凡四世除了弱智的儿子费奥多尔以外,再没有继承人了。虽然伊凡的末任妻子给他生了儿子季米特里,但很多人认为他是非法所生,不能立为王储。伊凡四世无可奈何,只好将费奥尔多立为王储。正如列宾画中描绘的那样,沾满鲜血的权杖被遗弃一旁,留里克王朝在伊凡雷帝之后,马上就要皇权落地了。


            IP属地:北京22楼2025-02-18 18:44
            收起回复
              快速浏览了耶鲁出版的一本伊凡雷帝的传记,De Madariaga I. Ivan the Terrible[M].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当然政治斗争,残酷性很多。。其实我不是特别了解俄罗斯政局。。和复杂斗争,所以不评价。。感兴趣俄罗斯帝国政治斗争的可以看,仅提供和本吧主题比较相关的夫妻感情和女性。。我个人看了伊凡雷帝第一任妻子的部分,我觉得既算不上特别专情(当然婚姻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忠诚的),更算不上长情。。以下是相关资料


              IP属地:北京23楼2025-02-19 13:11
              收起回复
                当然肯定有感情,妻子和她家族的待遇都很高。。但因为整体欧洲史专情、长情的君主是很多的,我觉得不能以伊凡雷帝残杀过多少大臣。暴虐去证明夫妻感情。。那实在是太让人不舒服了:
                十月初,沙皇带着他的所有家人,包括开始生病的阿纳斯塔西娅,再次启程前往莫扎伊斯克。就在这里,他得到了一个消息:利沃尼亚骑士团打破了停战协定,并将自己置于联邦的保护之下,新任大团长哥特哈德-凯特勒率领一支利沃尼亚部队于 1559 年 11 月在多尔帕特城外击败了俄国人。必须立即向多尔帕特派遣增援部队。
                沙皇立即试图返回莫斯科,但发现由于大雨和洪水,道路完全无法通行。安娜塔西亚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但他还是不顾天气,将她带回了莫斯科,并于 12 月 1 日抵达。伊凡在 1564年写给库布斯基亲王的信中写道:"我怎么能回忆起带着病重的安娜塔西亚前往我们城市的无情旅程呢?


                IP属地:北京24楼2025-02-19 13:13
                回复
                  1560 年 7 月,莫斯科发生了几场严重的火灾,沙皇将阿纳斯塔西娅从城里转移到了位于科洛门斯科伊(Kolomenskoe)的宫殿,自己则与堂兄弗拉基米尔-斯塔里察(Vladimir of Staritsa)一起努力扑灭大火。
                  8 月 2 日,约三千名克里米亚人突袭莫斯科,并被击退。但冲击和浓烟让体力不支的皇后无法承受,她于 1560 年 8 月 7 日去世,年仅 29 岁。


                  IP属地:北京25楼2025-02-19 13:13
                  回复
                    整个俄罗斯王国的第一位Tsaritsa就这样离开了人世。(Thus passed away the first Tsaritsa of thewhole Russian realm. )
                    ——Tsaritsa,这个词语就是对应伊凡雷帝第一次称呼沙皇的那个头衔。。但翻译成女沙皇肯定是错的。。可能需要俄罗斯体制的人来翻译更合适
                    她表面上温文尔雅、不苟言笑,但显然深受伊凡等人的爱戴,她的葬礼还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众游行,因为她慈悲为怀、毫无恶意。沙皇在弟弟尤里、堂兄弗拉基米尔和两名鞑靼人的搀扶下,在全城人民的陪伴下,痛哭流涕地跟在她的灵柩后面。


                    IP属地:北京26楼2025-02-19 13:15
                    回复
                      毫无疑问,她的命运与当时所有国家的许多妇女一样,由于多次怀孕、四个孩子夭折的悲痛,以及在非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为应付丈夫的军事和其他活动而付出的体力努力,导致她贫血和精疲力竭。
                      在伊凡的书信、各种编年史和其他人的著作中都有她的影子。伊凡后来指责阿列克谢-阿达谢夫和神父西尔维斯特劝告他不要带她去朝圣,去参拜圣地和圣物,这本可以让她恢复健康,但他们却促成了她的死亡。


                      IP属地:北京27楼2025-02-19 13:15
                      回复
                        他坚信他们对她使用了魔法。卡拉姆津一言以蔽之:对于那些相信存在 “两个伊凡”,即善良和邪恶的人来说,“这是伊凡和俄罗斯幸福日子的终结;因为他不仅失去了妻子,还失去了更美好的本性[dobrodetel']”。
                        至此,卡拉姆津对这些事件进行了人性化的亲切描绘,但也有其他观点。长期以来,俄罗斯的一些历史学家一直认为阿纳斯塔西娅是被毒死的,而对她在不同时期被挖出的尸骨进行的检查也常常证实了学者们的猜测,即她(以及伊凡的几位亲戚和贵族)是被毒死的。


                        IP属地:北京28楼2025-02-19 13:16
                        回复
                          最近对在她的骸骨中发现的砒霜和汞进行的分析表明,每 100 克骸骨中含有 0.8 毫克砒霜和 0.13 毫克汞。与此相比,伊凡四世的母亲伊莲娜-格林斯卡娅大公主(卒于 1538 年)和沙皇费多尔-伊万诺维奇(卒于 1598 年)的尸骨中的砷含量相同。但即使假设阿纳斯塔西娅是被毒死的(这些证据并不能证实这一点),又是谁有兴趣杀死这个完全没有攻击性的年轻女人呢?
                          当然不是已经被流放到费林的阿达谢夫,也不是西尔维斯特。当然也不是库布斯基亲王?从这些证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安娜塔西亚没有被毒死,伊万后来认定她是被毒死的,是他内心逐渐积聚的妄想症的一部分,这种妄想症遮蔽了他的视线。


                          IP属地:北京29楼2025-02-19 13:16
                          收起回复
                            就在阿纳斯塔西娅去世一周后,1560 年 8 月 14 日,大主教马卡里伊、主教们和男爵们带着一份出人意料的请愿书来到伊凡面前。他们恳求沙皇停止悲伤,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记住他不应该推迟再婚,因为他这位统治者还很年轻,还没有到可以当鳏夫年龄。因此,他应该尽快结婚,以免遭受独身之苦。伊凡花了一点时间考虑了一下,于是他几乎立刻就宣布要娶一位新妻子。(almost at once he announced that he would take a new wife.)


                            IP属地:北京30楼2025-02-19 13:17
                            收起回复
                              许多历史学家,尤其是受当代爱情观影响的历史学家对伊万的这一决定感到惊讶,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伊万对安娜塔西亚的忠诚要求他为她守孝更长的时间。
                              尤其是 S.B. Veselovsky,他对一个生活放荡、对妻子的要求如此自私的人竟然会对妻子有感情的说法感到愤怒。(In particular the otherwise sober S.B. Veselovsky was outraged atthe suggestion that a man who led such a dissolute life and was so selfish in the demands he made on his wife could have had any feeling for her.)


                              IP属地:北京31楼2025-02-19 1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