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吧 关注:4,691,827贴子:112,420,824

一个爆论:2024年“业界寒冬”的起点搞不好可能是《长津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上下两部总片长近6小时,2020年年底开机、边拍边做后期,原本打算7月1日上结果由于工期爆炸推到国庆去了——但凡有点儿常识就知道,正常商业片,要是这么个投资力度和体量就给这么点儿工期,成品是绝对是要出问题的。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这电影但凡看过的人都清楚那个剪辑跟片头看着就一股赶工的味道,多导演所谓的“强强联合”现在回头看更像是在为赶工“堆人力”,就那卖相能称其为电影老实说都有点儿勉强,能出那个成绩多少是乘了“情绪”和“时间节点”的东风。
后来某些人恐怕就属于是瞧见了这个案例,挖掘出了“情绪”这一点,片子卖相如何都可以放在次要位置、捣鼓出了些纯拿噱头忽悠人上头买票的作品……
2、很多人提这片子的时候老是喜欢强调口碑,但这吧里的所有人都不可能不明白一件事:春节档和国庆档到底谁才是最大的那一桌?本片的下半部热炒热卖在春节档上映,结果还能比国庆档少10+亿,这本身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3、本片与《金刚川》都是近些年抗美援朝题材明确“启封”之后的首批作品,但这两部在工期方面属实带了个坏头——2021年那个时间节点需要一部“任务片”,需要加班加点可以理解,但此后几乎所有同题材的影视作品为啥还是在赶工?时至今日该题材几乎没见到有一部符合正常商业片制作周期的电影,志愿军系列那一年拍三部的节奏跟长津湖比起来某种程度上也是不遑多让(当然,这里也不是说在拿工期给陈凯歌开脱,他在这片子里水平如何应该犯不着多讲……)
该题材自2020年“启封”之后,豆瓣评分最高的两部电影,不论导演名气还是演员阵容,片长不约而同地都控制在了100分钟以内;这绝对不是什么巧合吧?



IP属地:重庆1楼2025-02-16 20:47回复
    《中国机长》这种时长不到两小时、原型事件就发生在2018年上半年,19年国庆档就要上映、只给一年时间完成的片子其实从一部正常电影的制作周期角度看,工期就已经挺勉强的了

    结果到了抗美援朝题材在2020年还进一步压缩工期+撑大体量(《金刚川》两个小时左右,100天拍完;长津湖更是20年年底开机、拍总共将近6小时的体量的素材,原定建党日上暑期档,结果因为工期爆炸挪到国庆了)



    这么搞,除了“压力测试”我觉得对于影片制作方来说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尤其是《金刚川》和《长津湖》之后的作品…)反倒可能还涨了行业内某些想“多快好省”捞¥的人的胆量……


    IP属地:重庆2楼2025-02-16 20:55
    收起回复
      2025-05-11 14:21:35
      广告
      如果不是因为21~23年还出了些题材比较新鲜的作品和制作水平比较高的“存货”在顶着,“业界寒冬”可能搞不好只会来得更早吧?


      IP属地:重庆3楼2025-02-16 21:01
      收起回复
        错了,是半湖绿,事不过三,哪怕是综艺电影,起码也还算电视综艺的延续,而半湖绿这种先惊悚后喜剧式的纯骗,透支完了大众的信任,热辣滚烫也只是再骗一次,成了压到营销片的最后一根稻草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16 21:34
        收起回复
          没错,长津湖金刚川志愿军在我眼里都是3分垃圾作品,完全不尊重党史,历史,军史的,典型的扛着红旗反红旗的下流作品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16 21:35
          收起回复
            长津湖-用尽手段打破战狼2的票房记录
            半湖绿-用尽手段压制球2
            热辣滚烫-献祭口碑骗人进电影院
            出走的决心,好东西-热辣滚烫的余波
            哪吒2是观众对以上电影的报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17 10:48
            收起回复
              半湖绿压着球2贴边描真是让我吐了


              IP属地:上海7楼2025-02-17 11:02
              收起回复
                当时中美那个关系,这个题材,加上各种包场,送票,各个单位学校组织起多少人去看,但凡拍的质量好一些,票房随便冲上80亿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17 12:16
                收起回复
                  2025-05-11 14:15:35
                  广告
                  逆天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17 12:17
                  回复
                    儿子海外镀金又转正,回来偶像小鲜肉做了小三,又成片中英雄人物,好割裂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17 12:26
                    收起回复
                      2024那是发病显现出来,病根子那是早几年就有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17 12:26
                      收起回复
                        反正我个人对电影非常失望的起点应该是满江红,这种能第一多少有一种电影干脆死了算了的愤懑,后面几年的烂作云集加国外片子也一起拉胯更是让我远离电影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17 12:26
                        收起回复
                          第一阶段:清末至民初,半殖民地时期,技术不成熟,但各种实验电影不错的,包括记录手段的实验(定军山)。
                          第二阶段:民国,近代化,不少反应现实的,手法稚嫩,但不会让人看了像男追女云里雾里。
                          第三阶段:建国初,工业化,现实主义巅峰,手法清晰,精品不少,至少也不会看的云里雾里。
                          第四阶段:改开初,工业化+,技术成熟,但是部分有文青电影让人看的云里雾里,部分属于追奖类型电影。但这时国际上已经进入大片时代(三大代表作: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
                          第五阶段:信息时代1.0,后工业时代,学习大片时期,手法稚嫩,票房过渡期,全国正在换屏幕。
                          第五阶段+:信息时代2.0,移动互联网时代1.0,补贴ZC下小品电影意外高票房,带领小品流行。另外流量资本试图进入,但多次浪费流量。
                          第六阶段先驱:战狼、流浪地球、哪吒代表了各种方向(同时,好莱坞进入zzzq时代),接下来就看各个电影人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17 13:29
                          收起回复
                            有点言过其实,业界寒冬的标志肯定是满江红开始的,不择手段,透支票房


                            IP属地:北京14楼2025-02-17 13:31
                            收起回复
                              2025-05-11 14:09:35
                              广告
                              有可能是20年的疫情影响的就是23 24年 23年经济复苏开始25年可能有好作品上映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2-17 14: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