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络谣言中,固陵之战把责任都推到了韩信彭越的身上,这一点其实是相当不客观的。都是成年人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才是正确的,先上固陵之战的相关史料看看。《高祖本纪》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留侯世家》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项羽本纪》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柰何?”《汉书 高帝纪 》八月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汉遣陆贾说羽,请太公,羽弗听。汉复使侯公说羽,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归太公、吕后,军皆称万岁。乃封侯公为平国君。羽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谏曰:“今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罢食尽,此天亡之时,不因其几而遂取之,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 高帝纪下: 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柰何?《彭越传》汉王败,使使召越并力击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奈何?”从以上史料来看,韩信彭越均对于刘邦的战略意见提出明确反对,韩信于八月就进攻楚地,彭越正在魏地进行作战。史料中刘邦明确说出诸侯的意见就是不从也就是不答应,而他自己无视诸侯意见强行追击导致会战惨败,这种愚蠢操作在军事史上也比较常见,如何能怪到队友身上?如果等待队友韩信横扫楚地后方再进行合围,这种会战结果就很大概率不会发生,韩信参战的陈下垓下也证明了这点。在历史上的固陵惨败是比较没有争议的一点,而其结果本身也是刘邦毁约尾随楚军结果又遭到项羽军训,和其他诸侯关系不大,诸侯已经提供过暂时不参战的方案了,其他人也在等着韩信横扫楚地完成战略合围,况且刘邦他还带着很多赵秦燕的综合兵力,被虐完全是自己的问题。历史上许多大军事家力排众议打赢了,一世称雄。刘邦拒绝别人意见还挨揍,纯属自己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