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参考AI的回答。
这里就显露出AI的缺陷,因为AI只能根据已有的成果来回答,所以它的回答,只能是过去一段时间最好的答案,而不是实时的,即便联网的也不行。
为什么在情绪中感受很徒劳,会被思想带跑?
因为你是人,是人就有习惯。
什么是习惯?
你学外语,记不住单词,说话磕磕绊绊,就是习惯。
你去餐馆点餐,会在有限的几个菜里面选,有些菜品,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选,也是习惯。
春节放假这些天里,你会做什么事,也还是习惯使然。。。。。。。。。。
。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请问,你过去习惯感受情绪吗?
在感受情绪和思考问题之间,你是习惯感受情绪,还是思考问题,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
所以,这个问题是谁提出的?
当然还是那个习惯。
这里涉及的,是两个心理概念,认知闭环和神经适应。
还是用托利的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有人给我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灵修机构的年度课程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面有五花八门的课程和工作坊可供选择。这让我想起smorgasbord,在这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自助餐当中,有各式各样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肴任你挑选。那个人问我,是否可以推荐一两个课程,“我不知道,”我说,“它们看起来都那么有趣,不过我知道的是,”我补充,“如果随时随地想起来的话,就去觉知你的呼吸,愈频繁愈好。这样做一年,它的转化力量比学完所有这些课程都来得大,而且是免费的。”

这里就显露出AI的缺陷,因为AI只能根据已有的成果来回答,所以它的回答,只能是过去一段时间最好的答案,而不是实时的,即便联网的也不行。
为什么在情绪中感受很徒劳,会被思想带跑?
因为你是人,是人就有习惯。
什么是习惯?
你学外语,记不住单词,说话磕磕绊绊,就是习惯。
你去餐馆点餐,会在有限的几个菜里面选,有些菜品,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选,也是习惯。
春节放假这些天里,你会做什么事,也还是习惯使然。。。。。。。。。。
。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请问,你过去习惯感受情绪吗?
在感受情绪和思考问题之间,你是习惯感受情绪,还是思考问题,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
所以,这个问题是谁提出的?
当然还是那个习惯。
这里涉及的,是两个心理概念,认知闭环和神经适应。
还是用托利的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有人给我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灵修机构的年度课程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面有五花八门的课程和工作坊可供选择。这让我想起smorgasbord,在这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自助餐当中,有各式各样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肴任你挑选。那个人问我,是否可以推荐一两个课程,“我不知道,”我说,“它们看起来都那么有趣,不过我知道的是,”我补充,“如果随时随地想起来的话,就去觉知你的呼吸,愈频繁愈好。这样做一年,它的转化力量比学完所有这些课程都来得大,而且是免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