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篇有关刀郎的文字,却迟迟不敢开始,总是觉得需要情绪的累计、需要更多的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才能写出真正的内心所想。这个沉寂了好久的名字再一次回归大众视野是在2023年,一首《罗刹海市》的发布不夸张的说轰动了全国乃至海内外。当时的热度漫天铺地,所有人好像都在讨论着这首歌的内容以及歌词“暗示”的背后的故事。仿佛这样高级不带脏字却又所有人都知道对象所指是一种让大众感到很兴奋的事情。因为热度实在太高,就想着去听听看,又去网上找了关于歌词的解析,看过后,对此,我是不屑的。这种不屑不管是对《罗刹海市》歌曲本事亦或是对刀郎本人还是对背后的故事恩怨均是如此。仿佛那首歌的热度还在昨日,时间过了一年来到了2024年8月底。在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刀郎的线上演唱会就这么在视频平台刷爆了。还记得当晚,若不是因为朋友分享到聊天群里,我甚至都不知道,即使知道后也只是点进去看了看又出来,像个过客一样。对于他的音乐没有更多的讨论,朋友之间以及网络直播间的留言中大家讨论最多的竟然是刀郎的形象改变之巨大。当然,我也是此话题的讨论者之一。真正开始关注刀郎是在成都首站的线下演唱会巡演后,短视频平台好多人都在发有关演出的情景,热度居高不下。刷到了刀郎泪洒现场的视频,不知为何,那个视频让我很动容,仿佛这些年他的委屈、不甘、孤独有了宣泄口,情绪想止都止不住。视频中刀郎在演唱《喀什葛尔的胡杨》这首作品,泣不成声,能看出他想要极力的平复心情却不能自已。笑是会传染的,哭也一样。深夜总会让人的情绪放大,借着夜色的朦胧,各种复杂的情感和往事一一浮上心头。懂你的人或许不是身边的朋友,而是大数据。接连几天,手机里一直在推送有关刀郎的视频,胡杨的旋律一直萦绕在耳边,让人想去搞明白刀郎究竟经历了什么故事,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作品以及为什么他的作品能如此打动人却依然被所谓的“主流”嘲讽为土?我一直很喜欢谭咏麟,也很喜欢谭校长的一首作品——《披着羊皮的狼》,后来才知道这首歌竟然是刀郎写给谭校长的,最近在网上竟然找到了年轻时的刀郎担任谭校长演唱会嘉宾,两人同台演唱这首作品,感觉很不真实。在刀郎被排挤的那段时间,有谭校长的力挺,想必是雪中送炭式的慰藉。去年在上海听疫情之后谭校长的首场演唱会,没有听到这首心心念念的歌曲,今年在刀郎合肥场依然没有听到这首,想必真是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