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化的抽象,这种形式的享乐已经不新鲜,看到朴王CP的奇异搞笑组合,也很难让人耳目一新,毕竟已经见过了小红书集美对闹钟⏰与鹰酱的疯狂幻想,朴王交往也是理所当然。
人格化带来的是整全的力量,它消灭了朴、王两吧的内在差异,根据想象的普遍认可虚构“两者”的人设,我们不禁想到皮套人的经典背景:消除中之人的劣迹斑斑,以二次元的面目示人。
朴吧、王吧的具体虚构形象是不重要的,他们之间的剧情恋爱也不重要,我们关注的是这过程本身。朴王的“严肃性”被偷走了?并非如此,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意识形态享乐性的。实际上,通过虚构行为,朴王的真相暴露而出,在追求绝对的所谓“幽默”面前,它们的一切努力、扮演、原则都是可笑的,追求幽默的朴友与孙抗乐子人并无区别。
18年,ml之声曾推出二次元形象,引发了网左关于二次元的激烈论战。我们看到,卸下伪装后的互联网冲浪友毫无神圣可言,他们又把“没有神圣”的原则当成了新的神圣原则,无怪乎会有泥塑的神像出现。在此意义上,“不可拜偶像”是不可能的,因为律令本身就是对自己的限制。
朴王CP的意义就是快乐,快乐就是意义,此外无他,然而作为纸片人耀武扬威的朴吧娘究竟快乐与否,就又该另当别论了。

人格化带来的是整全的力量,它消灭了朴、王两吧的内在差异,根据想象的普遍认可虚构“两者”的人设,我们不禁想到皮套人的经典背景:消除中之人的劣迹斑斑,以二次元的面目示人。
朴吧、王吧的具体虚构形象是不重要的,他们之间的剧情恋爱也不重要,我们关注的是这过程本身。朴王的“严肃性”被偷走了?并非如此,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意识形态享乐性的。实际上,通过虚构行为,朴王的真相暴露而出,在追求绝对的所谓“幽默”面前,它们的一切努力、扮演、原则都是可笑的,追求幽默的朴友与孙抗乐子人并无区别。
18年,ml之声曾推出二次元形象,引发了网左关于二次元的激烈论战。我们看到,卸下伪装后的互联网冲浪友毫无神圣可言,他们又把“没有神圣”的原则当成了新的神圣原则,无怪乎会有泥塑的神像出现。在此意义上,“不可拜偶像”是不可能的,因为律令本身就是对自己的限制。
朴王CP的意义就是快乐,快乐就是意义,此外无他,然而作为纸片人耀武扬威的朴吧娘究竟快乐与否,就又该另当别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