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明佛母吧 关注:703贴子:3,509

元晓大师弥陀疏:发菩提心是往生正因;未发心者直是无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再参考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IP属地:辽宁1楼2025-02-01 12:49回复
    《佛说阿弥陀经疏》大正藏 No. 1759 新罗 元晓述1卷
    ●元晓大师《弥陀疏》:
    言第二文中明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助因。正因中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者。显示大菩提心摄多善根以为因缘乃得生故。如菩萨地发心品文。又诸菩萨最初发心能摄一切菩提分法。殊胜善根为上首故。能违一切有情处所三业噁卝行。功德相应。
    案云。菩萨初发菩提之心。能摄一切殊胜善根。能断恶业功德相应。是故说言非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被国。所以得知。此为因者。两卷经中摄九品因以为三辈。三中皆有发菩提心。论中唯显此文意。言大乘善根男等无讥嫌名。此意正言生彼国者。虽有九品齐因大乘发心善根。所以等无讥嫌之名也。


    IP属地:辽宁2楼2025-02-01 12: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有人难言。若要发大心方生净土者。不应生彼而证小果。彼无退具故。若乃退大而证小果无有是处故。又两卷经中十八愿中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卝帼。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菲卝谤钲卝琺。若未发大心不得生者。则应亦拣未发心。而不拣故明知不必然。不至心为至心言之所拣。故更不须拣。虽有是破皆不应理。
      所以然者。发菩提心既是正因。未发心者。直是无因。而非有障何须拣别。五逆谤法乃是障碍。非直无因故须拣别。是故此难无所闻也。又非生彼退菩提心。但在此间先发大心熏成种子。后时退心下地现行。良由先发大心种子不失。故得作因以生彼国。而退现行大乘之心。故生彼国取小果耳。是故彼难还显自短之耳。
      第二明助因者。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故阿弥陀如来不可思议功德所成之名号故。一日乃至七日者。胜人速成劣者迟熟故。


      IP属地:辽宁3楼2025-02-01 12:54
      回复
        ●极乐是大乘善根界,不发菩提心的二乘,及人天,不能往生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节录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习小行,临终回向菩提,发大誓愿者,生彼国已,佛顺机说法,令断见思,故名罗汉。】
        ●昙鸾琺师《往生论注》中言: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皆须发菩提心。不发,不符合经卝炆,不在往生之列!


        IP属地:辽宁4楼2025-02-01 12:57
        回复
          附:●《妙宗钞》释九品文中往生前后发菩提心,
          是以证量阶位而解释的。即菩萨柔顺忍位,名发菩提心位。
          经中提及发菩提心,镇卝实发菩提心者,必须对应一定修证阶位,具足一定证量。
          并不包括名字位人、观行位人,因为这两阶位人,虽能发心,常有退转,不镇卝实之故……
          所以,观经九品,方有往生前后发心,甚至有某品,前后皆不言发心,就是这个道理。
          而学佛人平常提及的发菩提心,与《妙宗钞》那段开示,显然不同。
          不管什么阶位,就连名字位人,亦可言发菩提心,
          你先别管人家退不退,当下真切就可以……


          IP属地:辽宁5楼2025-02-01 13:00
          回复
            ●“两卷经中摄九品因以为三辈”、“虽有九品齐因大乘发心善根”
            这是元晓大师释观经九品,皆发菩提心,非不发而往生!
            (印祖也有相关开示:九品下三品虽未言及发菩提心……实具足菩提心矣)
            ●“但在此间先发大心熏成种子,后时退心下地现行……”(元晓)
            《妙宗钞》也有“退菩提心得生”的开示。即,之前(包括前世)发过大乘菩提心,后来退失了,今生往生因缘成熟,故能往生。若往昔不曾与大乘佛法结缘,今生注定遇不到善知识开导求生念佛琺卝门,就算有劝,此人也决不能信。下三品噁卝人往生,都是有宿世因缘的。不信,你就去医院或监狱试一试,看有几人信你,几人能念佛求生。


            IP属地:辽宁6楼2025-02-01 13:02
            回复
              ●“第二明助因者。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元晓)
              助因,非必须,如修实相念佛、观想念佛,或一心三辈,一行九品的,其它棕卝派修行人,只要能证决定往生最低阶位者(观行位初品及以上,伏惑事一心及以上),临终想佛来迎,即可往生。不一定必须持名的。当然,中下根性念佛人,必须老老实实持名念佛,才易成就。
              ●《无量寿经大经解》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信愿持名是往生正因
              (说信愿持名是正因,那么此信愿持名中,必须含摄菩提心,否则仍然不能往生。本源门也是提倡信愿持名的,但他们把菩提心当做自力而拈除,可发可不发的。)


              IP属地:辽宁7楼2025-02-01 13:02
              回复
                ----
                ●《往生论注》:
                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卝帼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归命向阿弥陀卝学习等等意思。若知道佛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广度众生的意思。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就是让你发菩提心呢吗?)
                (斋公斋婆愚夫愚妇中,有人甚至不知菩提心是何物,却仍能往生。是因为,其心本善,皆具自利利他助人之心,虽不明发,亦必暗合!你不能说他没有菩提心。)


                IP属地:辽宁8楼2025-02-01 13:0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观经》九品往生文中,有些并非专修持名念佛的,甚至根本不修念佛的(但仍可称为广义念佛),仍然可以往生净土。为何?由元晓《弥陀疏》可知,他们都是具足往生正因的,菩提心悉皆镇卝实。
                  有些禅净双卝俢,主修禅法的,只要证得观行位以上,且具足菩提心,临终只要定境中想佛来迎就可以往生(属于临终观想念佛)。修其它棕卝派的也都可以。慈舟琺卝师所判一心三辈、《妙宗钞》所判一心九品,都包括这一类不专修念佛琺卝门的修行人。当然了,对于专修净土一门的念佛人来说,尤其是钝根念佛人,必须专修持名,不可夹杂其它琺卝门,这样修持才易成就。
                  (此段说的是第一类决定往生,除此之外,还有第二类临终念佛忏罪往生,名字位人也能入得,但须看临终诸缘是否具足……)


                  IP属地:辽宁9楼2025-02-01 13:08
                  回复
                    ----
                    元晓大师判“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为往生助因,有些人可能不好接受。
                    1、上楼提及的一心三辈一心九品,有类修行人就不必“执持名号”……
                    2、往生论注中大心不发,贪乐求生,也能执持名号,甚至念至一心不乱,但此人不能往生……
                    3、慈云灌顶大师念佛百报中,头四条,竟然是堕三途及修罗,这说的就是念佛……
                    由这几条,便可知晓,菩提心才是重中之重啊。往生种类多样,有的人念佛非是主课,只临终念佛来感佛接引而已。虽然这些不是主流,但必须包括其中……


                    IP属地:辽宁10楼2025-02-01 13:09
                    回复
                      ----
                      ●大回向偈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这个回向偈,大部分念佛人每日功德回向时都会念吧,看看,每次都在让我们发菩提心啊)
                      (发镇卝实菩提心,修一切善法,一切琺卝门,一切功德利益等等,只要回向西方净土,都会成为往生资粮)


                      IP属地:辽宁11楼2025-02-01 13:10
                      回复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菩提心八相,何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念佛人每日回向天天发菩提心,但名字位修行人发菩提心可能发生偏差,故少得镇卝实利益。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中,提出菩提心八相,初学应该好好参考一下。)


                        IP属地:辽宁12楼2025-02-01 13:12
                        回复
                          ----
                          ●提倡不发菩提心,亦不暗合菩提正道,就能往生,这是在否经!
                          《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皆言发菩提心,没有丝毫异卝仪议!
                          关键就是《观经》九品文,有往生前后发心不等,净宗争端正在此处!
                          智者大师知礼大师《观经疏妙宗钞》释九品往生文前后发心,最为妥当。
                          文中发菩提心,是表证量阶位的,菩萨柔顺忍位,镇卝实发心,表的是这个。
                          非是泛指发菩提心。
                          九品各品中的——“无生法忍、得不退转、住欢喜地、得阿罗汉道、成阿罗汉、
                          得须陀洹、发无上道心、得入初地、即发菩提之心……”
                          这些名词术语,都是表证量阶位的,你以为此人真就证个阿罗汉吗?
                          印祖有针对开示:“西方虽有小乘人名字,然皆属发大乘心者”。


                          IP属地:辽宁13楼2025-02-01 13:12
                          回复
                            不然上品中生往生前不言发心;中品三生往生前后皆不言发心;
                            下三品噁人往生后皆发菩提心,你怎么解释也不园卝满,
                            只会质疑《无量寿经》有缺漏,把一类未发菩提心亦能往生之人,给漏掉了!
                            经有漏洞,不严谨,有缺陷,怎么可能!
                            《无量寿经》十多个译本,三辈往生没有不发菩提心的!


                            IP属地:辽宁14楼2025-02-01 13:1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皆必须发菩提心才能往生……
                              莲池大师《疏钞》更是直言“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
                              或者,虽未明发,亦必暗合菩提正道,方能往生。
                              到了《观经》就截然相反了,可能吗?
                              有人说《无量寿经》排除五逆,而《观经》允许五逆。
                              须知,《观经》是忏净五逆罪的(莲祖就这么解释),
                              是以善人身份往生,非是五逆人直接往生。故而与《无量寿经》并不矛盾。
                              莲祖《疏钞》有言:“始恶何妨终善,噁卝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
                              如《观经》原文所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这就是经证。


                              IP属地:辽宁15楼2025-02-01 1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