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刚高考完写的,之前被系统删了,现在修改了一下,再发一遍
适用于40分左右提升到46-48分
1.没那个写作能力,就说人话,不要瞎用那种看起来很高端的词。典型的有:揆诸当下,吾辈青年,XXX曾落墨,泚笔,滥觞,吾侪,赓续。范文用这些词是因为他的文笔本来就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是40-43分这种水平的文章,反倒是东施效颦,甚至用错地方,让阅卷老师看笑话
。
2.议论文没论据,就找四个人,分别是:中国现代人、中国古代人、外国现代人、外国古代人(古今中外这不就齐全了吗
),把这四个人的生平事迹背下来,考试的时候根据材料选择对应的事迹搬到试卷上。可以适当发扬一点新闻学,往作文材料上面引导。
3.缺少名人名言,如果对课内古诗词熟悉,可以发扬新闻学精神,把古人的话强行解释到作文立意上。比如苏轼《赤壁赋》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如果立意是创新,就可以放在靠后的位置感叹时光不等人,然后引到加快创新之类的论点上,如果立意是指导人生怎么怎么样的那种,就说以小我成就大我这种话,反正苏轼已经去世将近一千年了,你说的再扯,他也只能是“我没意见”。
假如你连课内古诗词都背不熟,还有个兜底的办法,就是自己编一个名人出来,最好是除了日本韩国(他们也是汉字,容易被识破)以外的外国人名。比如:我自己说的-沃兹基•硕德,井盖-manhole cover-马洪•卡沃,解释-explanation-艾克斯•普兰•内申
,后面跟一句自己编的名言,这个“名言”至少不能太口语化让人一眼识破。
现编的例句:饱经风霜的马洪•卡沃在回顾自己艰苦创业的一生时,深切感叹道:“缺乏合作的事业如同无根之树,注定是失败的。”
4.立意>字数>>辞藻。作文题本质上还是个阅读题,因为阅卷的时候给作文定档,首先看的就是立意,跟材料偏离太远,上限就降低到二类文甚至三类文了,下笔前多花点时间看材料。
5.时间不够的时候一定要把作文完篇,也就是说至少要有完整的结构,把结尾写完,写的多扯都行,因为作文未能完篇的是要扣分的。虽然评分标准是每缺少50字扣1分,但是没写完的作文给老师的印象可不是1分就能补全的
6.作文很难提分,一般人的极限就是50分了,所以还不如把时间多给数学和英语(于是我又水了一贴)


适用于40分左右提升到46-48分

1.没那个写作能力,就说人话,不要瞎用那种看起来很高端的词。典型的有:揆诸当下,吾辈青年,XXX曾落墨,泚笔,滥觞,吾侪,赓续。范文用这些词是因为他的文笔本来就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是40-43分这种水平的文章,反倒是东施效颦,甚至用错地方,让阅卷老师看笑话

2.议论文没论据,就找四个人,分别是:中国现代人、中国古代人、外国现代人、外国古代人(古今中外这不就齐全了吗

3.缺少名人名言,如果对课内古诗词熟悉,可以发扬新闻学精神,把古人的话强行解释到作文立意上。比如苏轼《赤壁赋》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如果立意是创新,就可以放在靠后的位置感叹时光不等人,然后引到加快创新之类的论点上,如果立意是指导人生怎么怎么样的那种,就说以小我成就大我这种话,反正苏轼已经去世将近一千年了,你说的再扯,他也只能是“我没意见”。




现编的例句:饱经风霜的马洪•卡沃在回顾自己艰苦创业的一生时,深切感叹道:“缺乏合作的事业如同无根之树,注定是失败的。”

4.立意>字数>>辞藻。作文题本质上还是个阅读题,因为阅卷的时候给作文定档,首先看的就是立意,跟材料偏离太远,上限就降低到二类文甚至三类文了,下笔前多花点时间看材料。
5.时间不够的时候一定要把作文完篇,也就是说至少要有完整的结构,把结尾写完,写的多扯都行,因为作文未能完篇的是要扣分的。虽然评分标准是每缺少50字扣1分,但是没写完的作文给老师的印象可不是1分就能补全的

6.作文很难提分,一般人的极限就是50分了,所以还不如把时间多给数学和英语(于是我又水了一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