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人类学吧 关注:2,861贴子:28,986
  • 12回复贴,共1

关于D系y染的一些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D系相关的内容,会转载一些别人的文章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1-23 17:28回复
    D倍群是一个年龄约4.7万年的大类,与C、F的年龄相当,内部结构复杂。D、C、F可能对应了4.5-5万年前的一次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这在线粒体谱系树上也有类似的情况。
    D的内部跨度很大,很多支系已经分开四五万年了,而现代人类走出非洲也不过六七万年,因此不建议将D对应到某个人种、某种肤色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1-23 17:29
    收起回复
      2025-11-04 11:42: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D在全球的分布概况是:
      D1b*:与D1a1、D1a2的祖先分开近4.5万年,可能包含不同支系。安达曼人主要属于此类(与日本人D1b近)。
      D1a1a1-N1: 集中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在卫藏藏族中相对集中,但以往的研究没有细分下游,因此尚不知卫藏地区的N1主要是哪些支系。N1可能在历史上的氐羌人中也有一定比重。从芯片数据看,D1a1a1的几个分支可能都在西北和川渝相对集中,推测扩散中心是黄河上游或康藏地区。D1a1a1a1-PH4979可能是新石器时代扩张的蔟,主要分布于北方和长江沿线,在北纬29度以南稀少,推测是历史时期融入汉族的。D1a1a1a2-Z31591集中于北方(西北相对集中)和西南,推测也是来自历史时期的融合。可对应藏人古族穆支系。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1-23 17:30
      回复
        D1a1a2-F1070:该支系集中于南方,特别是两广、湖南、贵州等省。主要包括D1a1a2a1-Z40598、D1a1a2a2~Z41068两个支系。D1a1a2与D1a1a1分离时间已达3.5万年之久。可对应旧石器时代华南和平文化古人
        D1a2:集中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在康巴藏族中相对富集(不少地区达60%以上),在汉族中主要分布于西北和西南。在历史上的氐羌、党项人中可能有较大比重。该支系实际上以下游的D-M533占绝大多数,而D-M533以一个共祖年龄只有2000多年的蔟为主,可能该蔟的祖先就是传说中的羌族首领“无戈爰剑”。可对应藏人古族董支系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1-23 17:30
        回复
          可以看到日本自己的研究,最后一张图原文说:“日本人の遺伝子の90%は朝鮮からの渡来人で、縄文系は僅か10%
          アイヌの遺伝子の70%は縄文系”
          意思是:“日本人dna有9成是朝鲜来的渡来人而只有一成绳文人,而阿依努人则有7成是绳文人”
          同样是最后一张图最后一句“現代日本人は、縄文人の子孫ではない”意思是“现代日本人不是绳文人的子孙。”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1-23 17:31
          收起回复
            D单倍群在中国的分布
            D-m174型单倍群的分支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100%,四川平武县白马藏族100%,西藏藏族50.89~70.2%,普米族70.23%,四川羌族50.63%,纳西族18.3%,回族11.4%,瑶族11.27%,彝族16.3%,苗族8.6%,土家族2%,汉民族1.9%~2.1%,满族2.9%,锡伯族2.4%,维吾尔族2.6%~4.5%,
            D1a-M15:青藏高原的藏族及周边民族较为高频、汉族及南方部分少数民族有较低比例分布。藏人穆支系。(白马人就是来自林芝的娘布热布工布的人,作者不明白情有可原)
            D1b-M55:仅分布于日本,朝鲜,和韩国,占日本平均30%以上,除日本列岛高频分布以外,在南北朝鲜半岛也有低频分布,其中韩国南部釜山高达7.2%
            D1a2-P99:青藏高原东部(康区)、白马人及纳西族等高频。藏人董支系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1-23 17:36
            回复
              D1b:日本的阿伊努人、琉球人中相对集中,可能代表了绳纹时代日本土著的主要成分。在日本和族中占30%多。在中国极少。
              D2: 菲律宾尼格利陀人中相对集中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1-23 17:36
              收起回复
                单倍群D-M174被认为是起源于距今大约6万年前的亚洲。虽然单倍群D-M174与单倍群E(Y-DNA)包含独特的YAP多态性(表明它们的共同祖先),但在亚洲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没有发现单倍群D-M174染色体。
                与D1a1a1-N1可能有伴随关系的一个支系: O2-M117-CTS1642-CTS5308
                CTS1642在藏缅人群中相对富集,而藏缅人群中的CTS1642可能又以CTS5308居多。CTS5308在汉族中占0.3%左右,且集中于北方和华东,与PH4979、Z31591的分布规律类似。因此,不排除CTS5308是历史时期伴随羌氐等民族融入汉族的。 CTS5308在日本占1%左右,但日本的该支系应该是一个家系蔟,共祖可能不超过2000年,与弥生、古坟时代的移民对应。羌族在东汉时期已经有不少移居中原,此后再迁入日本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1-23 17:37
                回复
                  2025-11-04 11:36: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可以问问我这个D-MV是什么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10-30 1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