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吧 关注:213,906贴子:7,283,106

回复:上海邮区邮戳浅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么,这枚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这枚戳是由于高桥镇特殊的邮务和行政隶属关系而产生的,可以视为一枚特殊的“准邮区戳”。首先我们要厘清高桥镇的历史沿革:1910年,置高桥乡,隶属宝山县;1928年,划入上海特别市,改为高桥区,行政关系至此隶属于上海。但是,高桥的邮务隶属关系在1928年以后却仍然属于江苏。据《川沙县志》记载,“民国6年(1917年)高桥镇设代办所,民国21年(1932年)设三等邮局,服务范围包括高桥镇和附近地区。至1949年境内有川沙、高桥镇两个自办邮局。”严峰编著的《上海邮政局所日戳图谱》记载,“1926年,(高桥邮政机构)由宝山邮局划归川沙邮局管辖”。可见,高桥镇的邮务隶属关系在民国后期一直属于川沙,直到1951年才改称郊区局并入上海市。事实上,民国30年代及之前的高桥镇邮戳,上格都是“江苏”,直到40年代才出现我们所研究的“江苏(上海)高桥镇”戳,而1951年以后,戳名就变成了“上海高桥镇”。
既然川沙县属于江苏行政区划,那么,高桥镇的邮戳上出现“江苏”两字也说得通。至于戳上的“上海”,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如前述杨林所言,为了区别两个不同“高桥”之用,毕竟本文研究的高桥镇在行政区划上属于上海;二是可以理解为“上海邮区”的概念,因高桥镇(以及川沙县)都属于上海邮区,而另一个高桥镇则属于江苏邮区。所以,笔者的结论是,这是由于特殊的隶属关系而产生的一枚双地名戳或者“准邮区戳”。


IP属地:上海16楼2025-01-19 16:43
回复
    四、上海邮区戳的使用研究
    以上诸类上海邮区戳使用时间短,使用范围也比较小,多限于一些小局和代办所,实际留存至今的实物较少,因此收集难度较大,价格不菲。笔者将几年来所见到的建国以后上海邮区戳按照地名和戳式做了一个分类统计(图19),因样本数量太少,肯定挂一漏万,希望各位邮友能够不吝赐教,补充新的地名。
    从有限的资料中,笔者试图总结出几个规律,如有不妥或反例,欢迎指出:

    图19


    IP属地:上海17楼2025-01-19 16:49
    回复
      2025-11-28 22:41: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只有属于上海邮区但不属于上海行政区的江苏各县才使用邮区戳
      上海作为直辖市,建国以后市区和市郊行政区范围内均没有用过邮区戳,只在属于上海邮区但不属于上海行政辖区范围内的江苏各县才发现有使用。前已述上海邮区的范围包括崇明、太仓、昆山、嘉定、上海、南汇、川沙、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宝山、启东、海门14个县。从目前能见到的实物来看,崇明等12个县均有邮区戳实物存世,但尚未发现启东和海门使用过邮区戳,有待各位江苏和上海邮政史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二)各个地名没有同时使用过两种或以上邮区戳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一个地名没有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邮区戳的情况。如嘉定娄塘,使用过“江(沪)苏”戳,就没有“上海邮区”戳。相反如南翔马陆镇,使用过“上海邮区”戳,就没有“江(沪)苏”戳。这应当和当时崇尚经济节俭的风气有关,一把邮戳制作完,即使上级另有规定,也不会立即废弃而做新戳,要充分发挥旧戳的功用。


      IP属地:上海18楼2025-01-19 16:50
      回复
        (三)“上海邮区”型的地名要多于“江(沪)苏”型
        由于“上海邮区”型戳和“上海”型戳都是根据1950年4月的202号通令所制。因此,第一批制作完成的戳都是“上海邮区”和“上海”型。虽然同年8月的568号通令重新规定了邮区戳的制式并废止了“202号通令”,但对于已经按202号通令制作完成的戳,肯定是让它们继续发挥作用,不会立即按新规定重做戳。只有没来得及赶上制作第一批戳的地区,才会按照新样式制作“江(沪)苏”型戳,这也是“江(沪)苏”型涉及地名相对较少的原因。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江(沪)苏”型涉及地名少,但如上海县北桥镇、罗店等几种著名邮区戳,却是相对比较常见的,其收藏难度低于更早期的“上海邮区”戳。
        (四)部分邮局是邮区戳与普通日戳共用
        大部分邮局虽然有了邮区戳,但同时也在使用上格为江苏的普通日戳。例如笔者藏品中的“江(沪)苏”罗店戳日期为1952.11.23,网上所见的该戳也大多集中在1952年下半年,而“江苏罗店”三格点线戳的使用日期从1952年6月至1958年均有发现。这也表明,对于大部分邮局而言,邮区戳也就是一把普通的日戳而已,手头别的日戳依然同样使用。同时,目前也还没有证据表明邮区戳是专门用于某种特定业务。当然,由于邮区戳大多存在于一些低级别的小邮政机构,还没有更多实物资料来佐证这一观点。


        IP属地:上海19楼2025-01-19 16:50
        回复
          五、结语
          关于上海邮区戳,还有许多问题有待邮政史爱好者进一步研究。比如:有无官方的发放和使用名录?为何大多数是小地方邮局才有?建国后上海邮区戳使用范围与民国期间的“上海邮区村镇信柜”大圆戳使用范围有无关系?戳具是在哪里制作的?为何有大小字和位置的区别?等等。希望能有更多的相关档案文件现世,也希望各位收藏家和爱好者能够共享手中的实物资料,共同完善这方面的研究。
          最后,感谢杨先生、穆先生、“信销票小分队”微信群各位成员以及其他集邮界朋友对本文的指导和帮助。本文所有戳图除标明来源的外,均为笔者自藏。
          参考书目:
          《中国邮戳史》第3卷,张恺升著,1989年
          《上海邮政所日戳图谱》,严峰著,2020年
          《邮戳入门》,杨林著,2022年
          《上海邮电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川沙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IP属地:上海21楼2025-01-19 16:51
          回复
            文章完毕,还望吧内各位同好多多交流


            IP属地:上海22楼2025-01-19 16:52
            回复
              难得一见的好帖!
              @休闲- 大吧给加个精吧


              IP属地:上海23楼2025-01-19 18:55
              回复
                跑个题,
                为什么很长时间范围内,邮戳使用紫色印油/印泥?
                是红蓝兑出来的紫还是特定颜料?


                IP属地:辽宁24楼2025-01-19 20:24
                收起回复
                  2025-11-28 22:35: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习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5-01-19 23:43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5-01-20 09:41
                    回复
                      邮戳研究知识好贴,精品保存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5-01-20 14:46
                      收起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1-20 16:57
                        回复
                          继续学习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5-01-20 23:10
                          回复
                            上海邮区-南堡镇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5-01-21 21:59
                            收起回复
                              2025-11-28 22:29: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手头1958的封。江苏 嘉定戳 南翔戳。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25-02-09 2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