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与一位朋友交流了下生育率的问题,一路衍生拓展到结婚率,经济产业结构。我们一致认为一切的社会问题都可以从经济问题中发现端倪,然后便有了这份帖子
。
我朋友提出了一个暴论:一切“男女悲剧”皆源自“转移支付”所构建的抽象经济结构。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转移支付”催生出了泡沫之上的“她经济”市场,而“她经济”市场又造就了大量配套产业,而大量产业又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以及赖以生存的从业者,就形成了“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尴尬局面。
而这个“她经济”规模,据埃森哲的数据,中国有近4亿年龄在20-60岁的女性消费者,其每年掌控着高达1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支出,而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47万多亿元。
如果再将“转移支付”的范围拓展到老人、孩子,到“一男三吃”呢,那“百万漕工”的范围就更大了,而这一切只维系在“转移支付”这一根逐渐断裂“细绳”上。
当了解到了这些东西,大致就能猜到大量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惠女决策”“利女法条”从何儿来了,“刹车片”就在这里了。


我朋友提出了一个暴论:一切“男女悲剧”皆源自“转移支付”所构建的抽象经济结构。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转移支付”催生出了泡沫之上的“她经济”市场,而“她经济”市场又造就了大量配套产业,而大量产业又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以及赖以生存的从业者,就形成了“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尴尬局面。
而这个“她经济”规模,据埃森哲的数据,中国有近4亿年龄在20-60岁的女性消费者,其每年掌控着高达1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支出,而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47万多亿元。
如果再将“转移支付”的范围拓展到老人、孩子,到“一男三吃”呢,那“百万漕工”的范围就更大了,而这一切只维系在“转移支付”这一根逐渐断裂“细绳”上。
当了解到了这些东西,大致就能猜到大量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惠女决策”“利女法条”从何儿来了,“刹车片”就在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