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经方草药交流吧 关注:6贴子:64
  • 1回复贴,共1

每日学习一味中草药---半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半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应用】
1.用于脾不化湿、痰涎壅滞所致的痰多、咳嗽、气逆等证。
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 化痰,并具止咳作用,为治湿痰的要药,常与陈皮、茯苓配伍,以增强燥湿、化痰的功效,如治痰要方二陈汤。
若兼有寒象,痰多清稀者,可配温肺化饮之品如细辛、干姜等;
若见有热象,痰稠色黄者,则需与清热化痰药同用,如黄芩、知母、瓜蒌等。
2. 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半夏既能燥湿以化痰,又能降逆以和胃。本品长于治疗寒饮呕吐,常与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
本品又可用于多种病证的呕吐,如大半夏汤以之配人参、白蜜,治胃虚呕吐;
如属胃热呕吐,则可配黄连、竹茹等清胃之品同用;至于妊振呕吐,可与苏梗、砂仁等理气安胎、和胃止呕之品配用。
3.用于胸脘痞闷,梅核气,以及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
半夏有辛散消痞、化痰散结之功。治痰热互结所致的胸脘痞闷、呕吐等证,以本品配黄连、瓜萎,如小陷胸汤;治气郁痰结、咽中如有物阻的梅核气证,无热象者,常与厚朴、苏叶、茯苓等药同用,如半夏厚朴汤;对于治瘿瘤痰核,可与昆布、海藻、浙贝等软坚散结药同用;用治痈疽发背及乳疮,《肘后方》以生半夏研末,用鸡蛋白调敷患处。此外,本品能燥湿和胃,与和胃安神之秫米配伍,可用于胃不和而卧不安,如半夏秫米 汤。
【用量用法】5〜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用酒调敷。
【使用注意】反乌头。因其性温燥,对阴亏燥咳、血证、热痰等证,当忌用或慎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14 16:24回复
    欢迎大家前来学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14 19: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