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入贴吧,免得回文很麻烦,来把之前的心得转贴一下~
写得不好请多包涵...
(因为百度一直挡文,说是有广告文字,不得已只好删了大段,快疯啦~)
==================================
写过『鬼啊!师父』、『龙虎山水寨』等破格作品的武侠小说家郭筝,改行做编剧后,所写的剧本依旧不改嘲讽本色,酸味十足,但又酸得够劲、够呛、够意思。在这部1997(另说1999)年的七集单元剧『聊斋怪谈之打鬼救夫』中,他设定了一个封闭舞台——偏僻的乡间小村,在此,似乎所有迷信和传统,都有了存在的空间。他用舞台剧般的夸张情境,在嘻笑怒骂中,呈现出人性丑陋与美好的一面,让人看了笑中带泪、回味无穷。
不知是不是年代久远、预算不足之故,剧中鬼怪的特效不怎麼逼真,吓不了人;鬼王的外型也不够凶恶可怕,少了点鬼怪横行的阴森气氛。不过,后来想想,这可能是编导故意安排的结果,旨在放大一切的不合理。毕竟每个选角,都嗅得到郭筝小说里的味道,很有舞台剧那种夸张的感觉。
这故事中,最傻的莫过於刚冤死了丈夫的宁儿(况明洁饰)。我平时最讨厌看的,就是好人被坏人吃得死死的、毫无翻身机会的戏,过程中简直是如坐针毡,一边恨得牙痒痒,又气宁儿太笨,搞不清楚身边谁在害她、谁又是真心对她好。每次邻居大娘向宁儿讲述出殃、回殃的过程,她总会投入到在脑海中跟著演练,如临其境似的,拖慢了整个故事节奏,又显得她更笨,看得我很难受。
但是,到最后我又觉得,所有看得出斧凿痕迹的诡谲气氛、缓慢沉窒的步调,都只是为了烘托结尾的荒诞不经。如同姚七的「堂弟」姚雨声(张卫健饰)对宁儿所说,世上只有人咬人,没有鬼咬人,人比鬼还要可怕。几路人马各怀鬼胎,在姚七的「回殃」夜齐聚一堂,热闹滚滚,这场闹剧看似可笑,想起来却令人欷歔不已。
正因人人自私自利,姚雨声和宁儿只因为姚七对他们好,便一辈子放在心里,为了守护对方和姚七,不惜牺牲一切,这份情操,便显得格外珍贵。
写得不好请多包涵...
(因为百度一直挡文,说是有广告文字,不得已只好删了大段,快疯啦~)
==================================
写过『鬼啊!师父』、『龙虎山水寨』等破格作品的武侠小说家郭筝,改行做编剧后,所写的剧本依旧不改嘲讽本色,酸味十足,但又酸得够劲、够呛、够意思。在这部1997(另说1999)年的七集单元剧『聊斋怪谈之打鬼救夫』中,他设定了一个封闭舞台——偏僻的乡间小村,在此,似乎所有迷信和传统,都有了存在的空间。他用舞台剧般的夸张情境,在嘻笑怒骂中,呈现出人性丑陋与美好的一面,让人看了笑中带泪、回味无穷。
不知是不是年代久远、预算不足之故,剧中鬼怪的特效不怎麼逼真,吓不了人;鬼王的外型也不够凶恶可怕,少了点鬼怪横行的阴森气氛。不过,后来想想,这可能是编导故意安排的结果,旨在放大一切的不合理。毕竟每个选角,都嗅得到郭筝小说里的味道,很有舞台剧那种夸张的感觉。
这故事中,最傻的莫过於刚冤死了丈夫的宁儿(况明洁饰)。我平时最讨厌看的,就是好人被坏人吃得死死的、毫无翻身机会的戏,过程中简直是如坐针毡,一边恨得牙痒痒,又气宁儿太笨,搞不清楚身边谁在害她、谁又是真心对她好。每次邻居大娘向宁儿讲述出殃、回殃的过程,她总会投入到在脑海中跟著演练,如临其境似的,拖慢了整个故事节奏,又显得她更笨,看得我很难受。
但是,到最后我又觉得,所有看得出斧凿痕迹的诡谲气氛、缓慢沉窒的步调,都只是为了烘托结尾的荒诞不经。如同姚七的「堂弟」姚雨声(张卫健饰)对宁儿所说,世上只有人咬人,没有鬼咬人,人比鬼还要可怕。几路人马各怀鬼胎,在姚七的「回殃」夜齐聚一堂,热闹滚滚,这场闹剧看似可笑,想起来却令人欷歔不已。
正因人人自私自利,姚雨声和宁儿只因为姚七对他们好,便一辈子放在心里,为了守护对方和姚七,不惜牺牲一切,这份情操,便显得格外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