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看到吧里有很多问题挺有意思的,这里我试着做一些解答。
第一个问题
新赛季的挫锐减伤效果能不能被驱散,
答:不可以。
这里先说一下一场战斗中的各种效果生效顺序,依次如下:首先在布阵阶段(准备阶段)补给判定,阵型,阵容(国家加成和兵种加成),科技,装备效果,缘分效果,韬略效果,被动战法,指挥战法。
然后进入战斗回合,顺序基本不变,装备特技,韬略效果,被动,指挥,主动,普攻,追击。
很多指挥类技能都是有多个效果的,其中全局效果在布阵阶段生效就不会再被驱散。以邓艾刘备举例。


两者第一个效果都是在布阵阶段生效的,所以这两个效果在后面的战斗回合都是无法驱散的(后面应该会有驱散敌方增益的技能出现),即使刘备的驱散是指挥效果也没用,挫锐折锋同理。所以这里有人说的主动战法不能驱散指挥被动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再以夏侯惇为例

一个被动战法,论优先级其实还在指挥之上,但是这个减伤效果被施加后却是可以驱散的,就是因为它是在战斗回合中才能施加。
第二个问题
运智/计逐生效会吞追击效果
答:以前会不会不清楚,我只记得策划好像修过这个bug,现在肯定不会。
以公孙瓒为例,技能触发顺序为:普攻,第一次发动自带追击战法(生效一半触发运智,普攻,第二次触发自带追击,判定二号追击)生效第一次自带追击后续效果,判定二号追击
第三个问题
逃兵机制
这个吧里有人已经科普过了,伤害量只与武将自身数值挂钩,抵御虚弱增减伤(包括补给不足,主城加成,赛季玩法)都不会影响最终伤害。
这里说个有意思的点,虽然一赛季的关羽和程煜就有逃兵效果,但是其实逃兵机制是在姜维出场后才正式完善的一种伤害机制。在之前的乔妹问答里,逃兵被描述为一种负面状态,不知道有没有人查过,我当时还特意测试过作为一种负面状态,能否触发谈笑和横征,结果不行。
第四个问题
几种增减伤的区别
这里我把它们分成四种,分别是增伤,易伤,减伤,免伤。
增伤效果的有:甄洛,黄月英这种,作用目标为己方。 技能描述一般为:使自身/友军造成伤害提升
易伤效果的有:大乔,诸葛亮,畏惧这种,作用目标为敌方。技能描述一般为:使敌方受到伤害提升。
减伤效果的有:邓艾,夏侯惇等,作用目标为敌方(当然了,邓艾的效果是全体)。技能描述为:使敌方造成伤害降低
免伤效果的有:曹操,避其锐气,折冲等,作用目标为己方。技能描述为:使自身/友军受到伤害降低。
如果有其他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前面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请指正
第一个问题
新赛季的挫锐减伤效果能不能被驱散,
答:不可以。
这里先说一下一场战斗中的各种效果生效顺序,依次如下:首先在布阵阶段(准备阶段)补给判定,阵型,阵容(国家加成和兵种加成),科技,装备效果,缘分效果,韬略效果,被动战法,指挥战法。
然后进入战斗回合,顺序基本不变,装备特技,韬略效果,被动,指挥,主动,普攻,追击。
很多指挥类技能都是有多个效果的,其中全局效果在布阵阶段生效就不会再被驱散。以邓艾刘备举例。


两者第一个效果都是在布阵阶段生效的,所以这两个效果在后面的战斗回合都是无法驱散的(后面应该会有驱散敌方增益的技能出现),即使刘备的驱散是指挥效果也没用,挫锐折锋同理。所以这里有人说的主动战法不能驱散指挥被动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再以夏侯惇为例

一个被动战法,论优先级其实还在指挥之上,但是这个减伤效果被施加后却是可以驱散的,就是因为它是在战斗回合中才能施加。
第二个问题
运智/计逐生效会吞追击效果
答:以前会不会不清楚,我只记得策划好像修过这个bug,现在肯定不会。
以公孙瓒为例,技能触发顺序为:普攻,第一次发动自带追击战法(生效一半触发运智,普攻,第二次触发自带追击,判定二号追击)生效第一次自带追击后续效果,判定二号追击
第三个问题
逃兵机制
这个吧里有人已经科普过了,伤害量只与武将自身数值挂钩,抵御虚弱增减伤(包括补给不足,主城加成,赛季玩法)都不会影响最终伤害。
这里说个有意思的点,虽然一赛季的关羽和程煜就有逃兵效果,但是其实逃兵机制是在姜维出场后才正式完善的一种伤害机制。在之前的乔妹问答里,逃兵被描述为一种负面状态,不知道有没有人查过,我当时还特意测试过作为一种负面状态,能否触发谈笑和横征,结果不行。
第四个问题
几种增减伤的区别
这里我把它们分成四种,分别是增伤,易伤,减伤,免伤。
增伤效果的有:甄洛,黄月英这种,作用目标为己方。 技能描述一般为:使自身/友军造成伤害提升
易伤效果的有:大乔,诸葛亮,畏惧这种,作用目标为敌方。技能描述一般为:使敌方受到伤害提升。
减伤效果的有:邓艾,夏侯惇等,作用目标为敌方(当然了,邓艾的效果是全体)。技能描述为:使敌方造成伤害降低
免伤效果的有:曹操,避其锐气,折冲等,作用目标为己方。技能描述为:使自身/友军受到伤害降低。
如果有其他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前面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