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西游记原著关于通天河的地方的时候有两个问题, 特来请教诸位:
1. 陈清, 陈澄两位老者一开始说没见过灵感大王, 只是闻到一阵香风, 众人望风而拜. 之后八戒怯战不愿随行者去祭赛,行者说:"偌妖怪吃我, 你可先走." 八戒答:"偌妖怪先吃我呢?" 这时两位老者说,"常年有胆大的躲在庙后和案桌下看见妖怪先吃童男(行者), 再吃童女(八戒)."
我的疑问是, 既然一开始不知道灵感大王相貌, 为何后来又有人偷看? 按照道理灵感大王不会允许让人看他吃人, 居然可以躲在案桌下面, 实在是大胆的过头了. 如果真的看见吃人, 那么一定看见先吃完童男再吃童女的过程, 也就一定看到大王的样子, 为何在村子里面讲这个事情的时候只说吃的顺序而不提大王的外貌? 年年祭赛, 众人一定想知道大王外貌, 肯定会问, 这里实在费解.
2. 行者和八戒变成小童坐在案桌上, 灵感大王来了. 他先问:"今年祭祀是哪家?"行者答问, 然后大王吃惊:" 往年小童各个都吓破胆, 问一声没答话, 伸手去拿, 已成死人, 今年这童男胆大..." 然后他便不敢上前来拿, 再问:"叫什么名字" 行者再答问. 大王怒曰:"你莫狂妄, 往年先吃童男, 今年我倒先吃童女."
我的疑问是, 大王为何要问? 按照陈澄兄弟俩的说法, 大王常来走动, 知道各家情况, 无法作假. 那么大王肯定是知道今年何家祭祀, 否则他怎么判断对方是否作假? 不仅问哪家祭祀, 还问叫什么名字, 这些其实都不需问. 之后为何不敢去拿? 这里不理解. 而且回答也很异样, 说因为你童男胆大, 所以我反而改变吃的顺序, 先吃童女. 童女没有答话本没有问题, 灵感大王为何要先吃她? 一般来说, 看到对方不服或者有反抗意识, 那么应该是先解决这个, 然后在对付弱的. 而灵感大王反其道而行之, 让人感觉和他之前不敢上前的表现来看, 他似乎是非常胆怯之人.
3.灵感大王来祭庙, 不带兵器却身穿金甲, 何故? 既然从来没有遇刺事件发生过, 是不要穿戴盔甲和带兵器, 但是他却有穿甲, 既然穿甲说明要防身准备作战, 为何不带兵器, 因为兵器宝物不宜随便示人? 这里不太符合常规. 无论如何, 我认为盔甲和兵器应该是时时在一起的, 否则只能说明这盔甲大概不是防身之用而是装饰, 类似于行者当年索要的锁子甲和步云履, 他其实是不需要这些了, 穿了反而累赘, 只是为了显威风而已.
1. 陈清, 陈澄两位老者一开始说没见过灵感大王, 只是闻到一阵香风, 众人望风而拜. 之后八戒怯战不愿随行者去祭赛,行者说:"偌妖怪吃我, 你可先走." 八戒答:"偌妖怪先吃我呢?" 这时两位老者说,"常年有胆大的躲在庙后和案桌下看见妖怪先吃童男(行者), 再吃童女(八戒)."
我的疑问是, 既然一开始不知道灵感大王相貌, 为何后来又有人偷看? 按照道理灵感大王不会允许让人看他吃人, 居然可以躲在案桌下面, 实在是大胆的过头了. 如果真的看见吃人, 那么一定看见先吃完童男再吃童女的过程, 也就一定看到大王的样子, 为何在村子里面讲这个事情的时候只说吃的顺序而不提大王的外貌? 年年祭赛, 众人一定想知道大王外貌, 肯定会问, 这里实在费解.
2. 行者和八戒变成小童坐在案桌上, 灵感大王来了. 他先问:"今年祭祀是哪家?"行者答问, 然后大王吃惊:" 往年小童各个都吓破胆, 问一声没答话, 伸手去拿, 已成死人, 今年这童男胆大..." 然后他便不敢上前来拿, 再问:"叫什么名字" 行者再答问. 大王怒曰:"你莫狂妄, 往年先吃童男, 今年我倒先吃童女."
我的疑问是, 大王为何要问? 按照陈澄兄弟俩的说法, 大王常来走动, 知道各家情况, 无法作假. 那么大王肯定是知道今年何家祭祀, 否则他怎么判断对方是否作假? 不仅问哪家祭祀, 还问叫什么名字, 这些其实都不需问. 之后为何不敢去拿? 这里不理解. 而且回答也很异样, 说因为你童男胆大, 所以我反而改变吃的顺序, 先吃童女. 童女没有答话本没有问题, 灵感大王为何要先吃她? 一般来说, 看到对方不服或者有反抗意识, 那么应该是先解决这个, 然后在对付弱的. 而灵感大王反其道而行之, 让人感觉和他之前不敢上前的表现来看, 他似乎是非常胆怯之人.
3.灵感大王来祭庙, 不带兵器却身穿金甲, 何故? 既然从来没有遇刺事件发生过, 是不要穿戴盔甲和带兵器, 但是他却有穿甲, 既然穿甲说明要防身准备作战, 为何不带兵器, 因为兵器宝物不宜随便示人? 这里不太符合常规. 无论如何, 我认为盔甲和兵器应该是时时在一起的, 否则只能说明这盔甲大概不是防身之用而是装饰, 类似于行者当年索要的锁子甲和步云履, 他其实是不需要这些了, 穿了反而累赘, 只是为了显威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