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要求,要提振消费,抓“暖流”,重点落实好上级促消费政策措施;抓“引流”,着力发挥旅游、体育、文化演艺等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外来消费;抓“回流”,招引打造高端消费项目和场景,把外流消费留在本地。要拓展外贸,围绕“为企业、为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商城国际化,借助央企力量,设立驻外机构,完善海外仓平台,畅通国际物流通道,用好跨境电商模式,大力培育外贸企业、引进外贸人才,不断提升发展外向度、带动企业产业发展。要引育外资,早谋划、早动手,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投资,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实现资本回引,实实在在地利用外资。
据初步统计,2025年全市水利建设项目共8大类,匡算总投资288亿元,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75.28亿元。一是实施新建重点水利工程21项,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35.56亿元。主要包括5个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9个河道治理工程、3个小型水库增容工程,以及水系连通工程、城区排涝项目、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等工程。二是实施续建重点水利工程5项,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21.2亿元。其中,蒙河双堠水库工程计划完成投资20亿元。三是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9个、水土保持重点工程7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及后期扶持等项目,2025年共计划完成投资18.52亿元。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沂水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亿元、增长6.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亿元、增长8%。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六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今年又成功入围2024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画卷再添浓厚一笔。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基层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一是发展机制更加优化。通过县域医共体对成员单位发展规划、人、财、物等方面的协同管理,各成员单位实现错位发展、功能互补、良性运转。二是基层能力持续提升。通过一体管理、资源下沉,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到2025年底,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40%以上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不少于3000个村卫生室实现“五有三提升”,县域内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达到65%以上。三是群众获得感更强。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群众看病就医上下转诊将更加顺畅,经济负担和等候时间减少,获得感将进一步增强。(大众新媒体记者 刘元迪)
任刚强调,规划建设城区交通体系,要坚持职住平衡,统筹考虑生产力布局和居民居住,合理配置交通路网,不断优化城市空间。要坚持公交优先,坚定不移加大投入,每年增加公交车辆,增设公交场站,优化加密线路,合理布局站点,不断提升公交服务能力。要坚持照顾特色,立足电动自行车多的实际,合理拓宽非机动车道,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多便利。要坚持绿荫停车,把停车场建在人流最集中、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利用城市预留地,建设公交场站。要坚持服务物流,立足发展需求,增加城区物流通行路段,加快现代物流城路网建设,连接国省道和高速公路,进一步提高物流通行能力。
任刚强调,要坚持高速畅通,改造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线,做到快上快下、避免拥堵。要坚持旅游所需,注重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串联景区景点,带动旅游消费。要坚持支持慢行,增建过街天桥,做好公交与公共自行车点的衔接,宣传慢行文化,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要坚持畅通枢纽,注重与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联接,提高运转效能。要坚持客货分流,合理规划设计分离道路、场站,有序引导车辆分区运输和停放。要坚持县区均衡,兼顾需要和可能,逐步推动部分中心城区道路延伸到县城,辐射县域发展,提高路网覆盖面和通达度。要贯通南北主轴,用好沂河天然条件,拓宽沿河道路,带动沿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等发展;要重点赋能康养产业,综合考虑全市山水生态、孝善文化、长寿品牌、温泉资源等,统筹道路规划设计,助力发展“居客经济”,努力把康养打造成为全市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要注重投入产出,综合考虑路桥修建成本、现实需要和财政保障,合理确定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实施。要加强各方统筹,把道路修建与燃气、供暖、排水、供电、通讯等结合起来,防止反复开挖,减少浪费、降低对群众出行的影响。
据初步统计,2025年全市水利建设项目共8大类,匡算总投资288亿元,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75.28亿元。一是实施新建重点水利工程21项,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35.56亿元。主要包括5个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9个河道治理工程、3个小型水库增容工程,以及水系连通工程、城区排涝项目、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等工程。二是实施续建重点水利工程5项,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21.2亿元。其中,蒙河双堠水库工程计划完成投资20亿元。三是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9个、水土保持重点工程7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及后期扶持等项目,2025年共计划完成投资18.52亿元。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沂水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亿元、增长6.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亿元、增长8%。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六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今年又成功入围2024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画卷再添浓厚一笔。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基层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一是发展机制更加优化。通过县域医共体对成员单位发展规划、人、财、物等方面的协同管理,各成员单位实现错位发展、功能互补、良性运转。二是基层能力持续提升。通过一体管理、资源下沉,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到2025年底,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40%以上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不少于3000个村卫生室实现“五有三提升”,县域内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达到65%以上。三是群众获得感更强。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群众看病就医上下转诊将更加顺畅,经济负担和等候时间减少,获得感将进一步增强。(大众新媒体记者 刘元迪)
任刚强调,规划建设城区交通体系,要坚持职住平衡,统筹考虑生产力布局和居民居住,合理配置交通路网,不断优化城市空间。要坚持公交优先,坚定不移加大投入,每年增加公交车辆,增设公交场站,优化加密线路,合理布局站点,不断提升公交服务能力。要坚持照顾特色,立足电动自行车多的实际,合理拓宽非机动车道,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多便利。要坚持绿荫停车,把停车场建在人流最集中、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利用城市预留地,建设公交场站。要坚持服务物流,立足发展需求,增加城区物流通行路段,加快现代物流城路网建设,连接国省道和高速公路,进一步提高物流通行能力。
任刚强调,要坚持高速畅通,改造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线,做到快上快下、避免拥堵。要坚持旅游所需,注重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串联景区景点,带动旅游消费。要坚持支持慢行,增建过街天桥,做好公交与公共自行车点的衔接,宣传慢行文化,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要坚持畅通枢纽,注重与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联接,提高运转效能。要坚持客货分流,合理规划设计分离道路、场站,有序引导车辆分区运输和停放。要坚持县区均衡,兼顾需要和可能,逐步推动部分中心城区道路延伸到县城,辐射县域发展,提高路网覆盖面和通达度。要贯通南北主轴,用好沂河天然条件,拓宽沿河道路,带动沿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等发展;要重点赋能康养产业,综合考虑全市山水生态、孝善文化、长寿品牌、温泉资源等,统筹道路规划设计,助力发展“居客经济”,努力把康养打造成为全市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要注重投入产出,综合考虑路桥修建成本、现实需要和财政保障,合理确定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实施。要加强各方统筹,把道路修建与燃气、供暖、排水、供电、通讯等结合起来,防止反复开挖,减少浪费、降低对群众出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