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盯对方拍子触球瞬间的角度。对面越是高手,越好盯,因为根据自己对合力点的感觉,对方该合上力的那一瞬间,就是需要把视线集中到对方拍子上的时刻。也就是说,这个方法需要对方找点、合力非常好,才有效。
但如果对方不是高手,这个方法就不好用,因为他总是在不协调、看起来别扭的时候打到球,人家也没合上力,出来的就全是冷板,就不好盯。因为我们不可能视线一直集中在对方拍子上,还得观察对方的动作、移动等其他东西。
二是观察对方的位置,有的位置,几乎只能打出固定线路,这就靠经验积累。比如正手小三角,对面要拉,几乎只能拉斜线,否则不好上台。
三是观察是否发力。对面越发力,越习惯性打斜线,因为好上台。利用这个心理上的惯性,是有用的。
四是主动受迫时的固定线路。比如你冲他反手斜线,他没准备的情况下,几乎只能防到直线,掰不到斜线。
五是主动压迫对方,让他只能回固定线路。比如突然劈斜线长,对方临时反应,几乎只能回搓到斜线。
六是旋转控制。强烈的侧旋能够影响对方回球的线路,一般在发球时使用,通过侧旋等级的变化,让对方的球回到我们预设的线路。
七是观察习惯,阅读比赛。比如对方正手护台喜欢护直线,反手起板喜欢起中路,这些东西越早发现总结,越好。实在总结不出来,如果能复盘看录像,就会发现端倪,从而提高我们以后阅读比赛的能力。
八是备一边,放一边。对方进攻时,任何人也盯不了两面,一定是备好一边,另一边靠第二反应。怎么选择哪一边?就是前面所述的综合积累,让我们形成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