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吧 关注:17,582贴子:175,067

回复:‖﹏Hogwarts﹏‖『教室』麻瓜研究—2025W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麻瓜研究2025w 第二课 - Arrangements
上节课我们有简单讲到一些关于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以及他的作品,其中有一些比较特别的曲子,我们会发现同一首曲子却出现了不同的演奏方式,乐器与规模。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作改编或再编曲,而有些时候经过改编后的乐曲可能比原版曲目更加广为人知。
在众多作品中,我们在上节课中提到的Erlkonig(魔王)就有着许多不同版本的改编曲,以下为其中一些版本:
1. 【舒伯特 魔王 - 李斯特改编 - Erlkönig S.558/4 - Kassia-哔哩哔哩】 网页链接 2. 【【小提琴】Hilary Hahn _ Ernst - Der Erlkönig - 魔王-哔哩哔哩】 网页链接 3. 【【古典乐】舒伯特的《魔王》| 想饿死歌唱家的大提琴家: Nathaniel Pierce-鸭丫TV-哔哩哔哩】 网页链接 这些不同的版本有些是由著名作曲家经手改编而成,而有些则是由演奏者自身改编而成的,各有自己的风格与感觉。以下为两版原版乐曲(一版为钢琴伴奏,一版为乐团伴奏加变调):
1. 【舒伯特-魔王(词 歌德 )Schubert Der Erlkönig-哔哩哔哩】 网页链接 2. 【中德双语字幕 舒伯特《魔王》德国男中音 Hermann Prey 1986年版 Schubert: Erlkönig, Op. 1, D. 328-哔哩哔哩】 网页链接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2-06 07:54
回复
    现在让我们稍微跳跃一下年代以及国家,到美丽的法兰西看一看。20世纪初著名法国作曲家,Maurice Ravel(莫里斯 拉威尔)曾写下无数优美以及风格独特的钢琴曲,包括独奏曲目,双钢琴曲目,四手联弹曲目以及协奏曲等等。拉威尔本人也是一位极其热爱改编曲子的作曲家,他会对自己写下的乐曲进行改编而让这些曲子拥有了不一样的味道。以下为几首拉威尔作曲的原版以及改编版:
    1. Le Tombeau de Couperin (库普兰之墓)
    【[Yeol Eum Son]Le Tombeau de Couperin(庫泊蘭的坟墓/库泊兰之墓)- Maurice Ravel-哔哩哔哩】
    【西蒙·拉特尔/柏林爱乐 拉威尔《库普兰之墓》 Ravel: Le Tombeau de Couperin-哔哩哔哩】
    2.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efunte (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钢琴】拉威尔 - 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M.19 Ravel -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Cherkassky]-哔哩哔哩】
    【小泽征尔《拉威尔: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斋藤纪念管弦乐团「Hi-Res」-哔哩哔哩】
    3. Ma Mère l'Oye (鹅妈妈组曲)
    【郎朗 阿格里奇演奏《鹅妈妈组曲》(琴神大杂烩)-哔哩哔哩】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指挥:古斯塔沃·杜达梅尔-哔哩哔哩】
    以上为本节课的内容,小巫师们觉得原版的乐曲更加好听还是改编过的版本更佳优美呢?请在本次作业中讲讲你的看法……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2-06 07:57
    回复
      2025-10-13 22:4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教授等级不够,拉威尔部分的链接无法发送,但是同学们可以自行按照文字于bilibili上查询,之后教授也会将链接发到企鹅群文件中!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2-06 07:58
      回复
        麻瓜研究2025w 第二课作业
        1. 本课中我们提到了由非原版作曲家的其他作曲家改编的乐曲。这位在本课出现的“其他作曲家”是谁?仔细阅读和关看欣赏本课视频,找到这位作曲家并对他进行简单的介绍。(150字,10分)
        2. 对比舒伯特的原版“魔王”以及被改编后的“魔王”,你更喜欢哪一版?为什么?(150字,10分)
        3. 选择本课介绍的拉威尔的一首曲子,对比它的原版和改编版,你更喜欢哪一版?为什么?(150字,10分)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5-02-06 07:58
        回复
          麻瓜研究2025w 第三课 - 英国作曲家简介
          本学期最后一节课,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些英国比较著名的古典乐作曲家,他们的作品都十分被英国麻瓜们喜爱,我相信巫师们也一定很喜欢他们所创作的乐曲,在这里简单对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做一些介绍与鉴赏推荐:
          1. Henry Purcell 亨利 珀塞尔 (1659-1695)
          亨利·珀塞尔是英国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广泛被认为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以其在歌剧、音乐剧和宗教音乐方面的贡献而闻名。他出生于伦敦,家庭环境中充满音乐氛围,早年便展现出过人的音乐才能。
          珀塞尔的职业生涯始于王室乐团,随后成为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管风琴师和作曲家。在他的音乐创作中,珀塞尔巧妙地融合了英国民间音乐和意大利、法国的音乐风格,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在和声、节奏以及配器上都展现了创新和灵活性。
          他最著名的歌剧作品《底比斯的杜兰德》(Dido and Aeneas)于1689年首演,是早期英语歌剧的经典之作。这部歌剧以其动人的情感和精致的音乐著称,尤其是其中的咏叹调《当我被抛弃时》的表演,常常令观众动容。此外,珀塞尔的宗教音乐,如《大弥撒》(The Funeral Sentences)和《复活节编年史》(Te Deum and Jubilate),同样展现了他优雅而富有感染力的作曲风格。
          珀塞尔还为许多舞台剧创作了音乐,包括与剧作家托马斯·夏兹比(Thomas Shadwell)合作的剧作,这些作品也为他赢得了声誉。他的器乐作品同样值得一提,包括多首组曲,展示了他在器乐创作上的深厚功力。
          尽管亨利·珀塞尔的生命短暂,仅活到36岁,但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他在世时的成就。他的音乐作品在后世被不断演绎和研究,尤其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珀塞尔的作品被视为英语音乐的瑰宝,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珀塞尔于1695年去世,但他对音乐的贡献至今仍被铭记。今天,亨利·珀塞尔被广泛认为是英国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音乐会和剧院中频繁上演,依然打动着各个年代的听众。
          2. Edward Elgar 爱德华 埃尔加(1857-1934)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年–1934年)是英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以其丰富的作品和深厚的音乐表达力而闻名。他出生于英格兰的一个小镇波尔特,家庭中有音乐传统,父亲是一位音乐家,这为他日后的音乐生涯奠定了基础。尽管在早期的职业生涯中,埃尔加的音乐作品未能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但他从未放弃对创作的热爱。
          埃尔加的音乐风格受到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同时融合了自身对英国民间音乐的热情。他的创作周期可分为几个阶段,前期主要是小型室内乐和歌曲,后期则逐渐发展出大规模的交响乐与声乐作品。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威尔士进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他在1901年完成的第一号进行曲立即成为流行经典,常用于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成为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
          除了进行曲,埃尔加还创作了《交响曲第1号》、《小提琴协奏曲》和《加拿大之歌》(The Dream of Gerontius)等作品。《梦中人与神》(The Dream of Gerontius)是他最具野心的宗教音乐作品,展现了他强烈的宗教信仰和对生命、死亡的深刻思考。这部作品在首演时反响平平,但在随后的演出中逐渐获得了认可,并成为爱尔加作品中的经典之一。
          埃尔加在音乐事业上取得了许多荣誉,他曾被任命为皇家音乐学院的院士,并在1924年获得了爵士封号,成为英国音乐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音乐作品在20世纪的英国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受到诸多作曲家的推崇和影响。
          爱德华·埃尔加的个人生活也颇具传奇色彩,他虽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始终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1934年,他在温彻斯特去世,享年76岁。至今,他的作品依然是全球各大演出季和音乐会的常客,埃尔加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可动摇,成为音乐爱好者心中的一位伟大作曲家。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5-02-10 09:25
          回复
            3. Benjamin Britten 本杰明 布里顿 (1913–1976)
            本杰明·布里顿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指挥家和钢琴家。他的作品涵盖歌剧、管弦乐、室内乐、声乐作品等多个领域,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戏剧性和人文关怀著称。
            布里顿出生于英格兰萨福克郡洛斯托夫特,自幼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并在皇家音乐学院接受正规训练。他的早期作品受到马勒、斯特拉文斯基和英法作曲传统的影响,同时融合了英国本土音乐特色。他的成名作之一是《小夜曲》(Serenade for Tenor, Horn and Strings, 1943),展现了他对声乐和器乐结合的独到理解。
            布里顿的歌剧创作尤为突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歌剧作曲家。他的首部重要歌剧《彼得·格赖姆斯》(Peter Grimes, 1945)大获成功,标志着英国歌剧复兴。此后,他创作了《卢克莱修受辱记》《比利·巴德》《仲夏夜之梦》等多部经典歌剧,其中许多反映了人性的孤独、社会的压迫以及道德冲突。
            布里顿也是和平主义者,他在二战期间前往美国避难,战后回国并以音乐表达反战思想。代表作《战争安魂曲》(War Requiem, 1962),结合拉丁文弥撒与反战诗人欧文(Wilfred Owen)的诗歌,成为20世纪最深刻的反战作品之一。
            他一生致力于推动英国音乐发展,与男高音彼得·皮尔斯(Peter Pears)合作无间,并共同创办了奥尔德堡音乐节(Aldeburgh Festival)。1976年,布里顿因心脏病去世,成为首位受封终身贵族的作曲家。他的作品至今仍是世界各地音乐会和歌剧院的重要保留曲目。
            4. Gustav Holst 古斯塔夫 霍尔斯特(1874–1934)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是英国作曲家,以管弦乐组曲《行星组曲》(The Planets, 1914–1917)闻名于世。他的作品融合英国民谣、印度哲学及现代和声技法,对20世纪英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霍尔斯特出生于英国切尔滕纳姆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和长号。他在皇家音乐学院接受训练,师从斯坦福(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但因健康问题放弃了钢琴,转而专注作曲。他深受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以及英国民间音乐的影响,并曾参与民谣采集运动,与拉尔夫·沃恩·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成为挚友。
            他的代表作《行星组曲》是20世纪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七个乐章分别描绘太阳系七大行星的神秘特质,如《火星——战争使者》的激烈节奏、《木星——欢乐使者》的宏伟旋律等,展现了他高超的配器技法和丰富的想象力。虽然该作让他一举成名,但他本人对其巨大成功感到不安,并不希望被单一作品定义。
            除了《行星组曲》,霍尔斯特的创作涉及歌剧、合唱、管弦乐和室内乐等多个领域。他的清唱剧《黎明之歌》(The Hymn of Jesus, 1917)以印度哲学为灵感,融合了古老圣歌与现代和声,展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此外,他的歌剧《萨维特丽》(Savitri, 1908)基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以简约而深邃的风格展现了生命与命运的主题。
            霍尔斯特长期在圣保罗女子学校担任音乐教师,致力于音乐教育,对英国合唱音乐和学校乐团发展贡献卓著。他一生低调,淡泊名利,晚年因健康恶化逐渐淡出公众视野,1934年去世。他的音乐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演出,特别是《行星组曲》,影响了无数电影音乐和现代管弦乐创作。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5-02-10 09:25
            回复
              5. Ralph Vaughan Williams 拉尔夫 沃恩 威廉斯 (1872–1958)
              拉尔夫·沃恩·威廉斯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以交响曲、合唱作品、歌曲和舞台音乐闻名。他的音乐融合英国民谣、都铎时代复调音乐及现代和声技法,赋予英国音乐独特的民族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沃恩·威廉斯出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家族背景显赫,但他坚持以艺术作为毕生追求。他在皇家音乐学院和剑桥大学深造,师从斯坦福(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和帕里(Hubert Parry),后又随布鲁克纳的弟子雷赫尔(Max Bruch)及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学习。拉威尔的教学帮助他摆脱传统德国音乐的影响,发展出更自由、色彩丰富的和声风格。
              民谣与民族音乐在沃恩·威廉斯的创作中占据核心地位。他积极参与英国民谣采集运动,吸收乡土音乐元素,将其融入个人创作。例如,《塔利斯主题幻想曲》(Fantasia on a Theme by Thomas Tallis, 1910)以16世纪作曲家塔利斯的旋律为基础,营造出神秘而恢弘的弦乐效果。他的合唱作品《云雀飞翔》(The Lark Ascending, 1914/1920)则以田园诗般的抒情风格展现英国乡村之美。
              沃恩·威廉斯的九部交响曲展现了他音乐风格的广度,从抒情柔和到雄浑深沉。其中,《第三交响曲“田园”(Pastoral Symphony, 1922)》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表达对战后世界的哀思,而《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1943)则以柔和而宁静的旋律带来慰藉。相较之下,《第六交响曲》(Symphony No. 6, 1947)充满不安情绪,常被解读为对二战后世界的不确定性反思。
              除了交响乐,沃恩·威廉斯还创作了歌剧、清唱剧、宗教音乐和电影配乐,并致力于音乐教育与社会文化事业。他晚年仍保持创作活力,1958年去世,留下丰富的音乐遗产,奠定了他作为英国民族乐派奠基者的地位。
              以上就是几位教授自己比较喜欢的著名英国作曲家。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其他的英国古典音乐作曲家呢?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5-02-10 09:26
              回复
                麻瓜研究2025w 第三课作业
                请在下面两个问题中挑选一个作答:
                1. 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在本课中提到的作曲家,挑选三首他的作品,挑选你最喜欢的录像或录音,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三首曲子以及为什么最喜欢这位作曲家。
                2. 选择三首本课提到的不同作曲家的曲子,挑选你最喜欢的录像或录音,将将三位作曲家在作曲方面的不同之处。
                (p.s.请把视频链接粘贴到答案中)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5-02-10 09:27
                回复
                  2025-10-13 22:39: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D:不睡觉凌晨起名
                  学院:赫奇帕奇
                  年级:2
                  预热,第1次、第2次作业已交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5-02-12 1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