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似乎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论全面性,李盈盈不如张常宁,而单论进攻,张宝不如妹妹。而我则认为,就是单论进攻,张常宁也绝不在李盈盈之下。理由如下:
1.比进攻就要考虑是否主接一传,无视一传单讨论进攻就是在耍无赖。张常宁整个职业生涯几乎都是主接六轮一传,因此没有什么机会放开手脚全力进攻,唯一的一次就是那年带领二队打世联赛,创下国际赛场36分37分的记录。而李盈盈有这样的记录吗,没有,津粉始终喜欢拿联赛800分来说事,可这800分是不接一传的情况下取得的,张常宁在前一年的联赛里也拿了四五百分同时还接了三四百个一传,这比800分差吗?
2.同场竞技更具可比性。东京奥运打意大利,张常宁联手李盈盈打意大利,张常宁主接一传的情况下进攻成功率超50%,而李盈盈没接几个一传的情况下只有32%的成功率。有些人说这场李盈盈得分多,但是得分多是因为她扣球次数多,为什么扣球次数多,还不是张常宁在后排一次次扑救赢来的进攻机会。
3.扣的球类型。张常宁在国家队主打的是调整攻,一是因为她的战术球的确不好,杨昊就很诧异:这个张常宁战术球打不死,反倒是调整攻打死了。郎平也感慨张常宁机会球抓不住。另一方面,张常宁因为是主接六轮一传,因此接完一传的情况下再进攻有难度,因此二传往往首选副攻接应打战术,其次给后排朱婷打后攻,最后才选择张常宁,因此张常宁在国家队打战术球的机会直到19年世界杯才开始增多,之前基本扣的都是调攻。李盈盈则不同,她从来没有在国家队主接六轮一传,她的调攻打的也不错,但是她也打了大量战术球。所以拿整个职业生涯的进攻数据来比是不合理的。
4.李盈盈冒出来的时候,即800分的时候,张常宁已经开始出现伤病,而且张常宁的伤病都是比较重的,不像李盈盈永远只停留在嘴上的。因此拿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攻手去比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的攻手是不公平的。
最后说一下二人的进攻特点,如果说朱婷打的是速度的话,那么张常宁打的就是力量,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欧美风格。而李盈盈则打的是手法,从而打出各种灵活多变匪夷所思的很具欺骗性的线路,二人各有千秋,不分高下。至于高度,这三人都有高度,当然朱婷是最高,而张常宁李盈盈的扣球高度不是最高,但是都已经能达到超手的地步了
1.比进攻就要考虑是否主接一传,无视一传单讨论进攻就是在耍无赖。张常宁整个职业生涯几乎都是主接六轮一传,因此没有什么机会放开手脚全力进攻,唯一的一次就是那年带领二队打世联赛,创下国际赛场36分37分的记录。而李盈盈有这样的记录吗,没有,津粉始终喜欢拿联赛800分来说事,可这800分是不接一传的情况下取得的,张常宁在前一年的联赛里也拿了四五百分同时还接了三四百个一传,这比800分差吗?
2.同场竞技更具可比性。东京奥运打意大利,张常宁联手李盈盈打意大利,张常宁主接一传的情况下进攻成功率超50%,而李盈盈没接几个一传的情况下只有32%的成功率。有些人说这场李盈盈得分多,但是得分多是因为她扣球次数多,为什么扣球次数多,还不是张常宁在后排一次次扑救赢来的进攻机会。
3.扣的球类型。张常宁在国家队主打的是调整攻,一是因为她的战术球的确不好,杨昊就很诧异:这个张常宁战术球打不死,反倒是调整攻打死了。郎平也感慨张常宁机会球抓不住。另一方面,张常宁因为是主接六轮一传,因此接完一传的情况下再进攻有难度,因此二传往往首选副攻接应打战术,其次给后排朱婷打后攻,最后才选择张常宁,因此张常宁在国家队打战术球的机会直到19年世界杯才开始增多,之前基本扣的都是调攻。李盈盈则不同,她从来没有在国家队主接六轮一传,她的调攻打的也不错,但是她也打了大量战术球。所以拿整个职业生涯的进攻数据来比是不合理的。
4.李盈盈冒出来的时候,即800分的时候,张常宁已经开始出现伤病,而且张常宁的伤病都是比较重的,不像李盈盈永远只停留在嘴上的。因此拿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攻手去比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的攻手是不公平的。
最后说一下二人的进攻特点,如果说朱婷打的是速度的话,那么张常宁打的就是力量,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欧美风格。而李盈盈则打的是手法,从而打出各种灵活多变匪夷所思的很具欺骗性的线路,二人各有千秋,不分高下。至于高度,这三人都有高度,当然朱婷是最高,而张常宁李盈盈的扣球高度不是最高,但是都已经能达到超手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