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白吧 关注:1,084贴子:24,255
  • 6回复贴,共1

【昭白苑】【三句半诗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咳 看到三句半有感而发= =
继诗楼以后 我们也来一个这个


1楼2010-11-17 22:15回复
    有只老鼠挺可爱
    琴心剑胆文艺派
    真性情游云天外

    咳以上是不咋咋的示范 够昂
    ps 百度不喂了


    2楼2010-11-17 22:21
    回复
      2025-09-02 05:16: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惊龙行云探人间
      红照江山半壁天
      心曲含笛吹梦语


      3楼2010-11-17 22:33
      回复
        嗯 以上格式不符 纯属玩闹 现在进行说明
        特点与要求  三句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不按其要求和规律去写,其演出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它对句式,字数,押韵等都有要求。如果写出来的作品不符合要求,那就不是三句半了。三句半的作者脑里要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你要写的作品是用来表演的,而不是给人读的,所以用词不能生僻。押韵与同调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求很严。具体来说就是:一、二、四句必须押韵,“一韵到底”,是把写诗歌 或快板的押韵方法用到三句半中了。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同调”,即押韵的字不仅要韵母相同,而且音调也要相同,但第三句的音调不能与其他句相同,只有这样,观众听起来才会感到和谐悦耳。  在实际创作中,最费脑筋的就是这个“半句”。常常因找不到合适的“半句”而不得不放弃前面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三句。所以有时就先确定最后的“半句”,然后再写前面的三句。  “押韵”不像有人想的那样难,但也绝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样简单。要掌握押韵,最好能熟悉“十三辙”的知识,有兴趣的人可以找这方面的书看一下,这里就不讲了。这里强调一点,押韵不是只要韵母相同就可以了,其声母必须不同,换句话说,不能用“同音字”押韵,更不能用相同的字。韵母不完全相同的也可以押韵,如“iang”与“uang”“ing”与“ong”。 韵母相同也不一定能押韵,如zhi与li,前者是整体认读音节。字数要求  有些人以为,既然是“半句”,其字数就是前面每句的一半,这种望文生义的思维方式是最要不得的。三句半的“半句”绝不是其他句子的一半,而是要少于一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明显感觉到“半句”。很多人写的三句半的“半句”中,有不少是三个字或四个字,甚至有五个字的,这样根本无法体现三句半的灵魂——“半句”。  为了突出三句半的特点,给观众一个“新鲜、奇特”或“诙谐”的效果,三句半的“半句”应该以两个字为主,当然也可以用一个字,但不容易表达需要的思想。如果用两个字找不出合适的词(韵母和音调都受控于前2句,的确很难),也可以用三个字,但应尽量少用。至于四个字和更多的字数是必须避免的。“儿化”音中“儿”不算字数。如“没门儿”算两个字  前三句的字数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以七字为主,也可以是五字或六字,超过七字的最好不用。少于五字也是不行的。  每段的字数可以不同,但同一段的前三句的字数应该相同。只有这样,观众听到最后一句时,才会感到新鲜奇特。如果前面几句的字数多少不一,观众感受到的只是字数的变化,而不会感受到“半句”,也就不是三句半了。  除前面说的外,三句半和诗歌一样,也有“句式”和“平仄”等要求。换句话说,不是每句的字数相同就可以,必须符合一定的句式才行。如“我们还没有吃饭,抓时间快把活干”虽然都是七个字,但不能用在三句半中。七字的句式一般有2种:“二二二一”及“二二一二”,六字的句式“二二二”其他句式都不行。最好能考虑一下“平仄”,懂格律诗的人容易掌握,一般人比较难掌握,一般只要注意每句词的音调有所变化就行了。如果都是同一音调,听起来就不舒服。   这里讲的是创作三句半的基本要领。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这些要领,并下一番功夫,才可能写出好的三句半。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记得哟 最后一句要点题


        4楼2010-11-17 22:41
        回复
          呃,好多规矩。。


          IP属地:河南5楼2010-11-18 13:53
          回复
            这种的还真不会啊


            6楼2010-11-18 21:19
            回复
              头晕中


              7楼2010-12-01 1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