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客流吧 关注:8,282贴子:744,944
  • 7回复贴,共1

关于武汉客流变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之前就说了,11号线二期三期开通后,换乘系数可能会下降,因为很多11号线一期的人都是去光谷广场的,以前是11换2,现在直接11直达。 而11的西段换乘不了4,5,7;导致西段客流很少。 这样,估计会导致换乘系数进一步下降。
有些人说,换乘系数是客流量除以进站量,又不是谁定出来的。但殊不知,换乘模型是可以调整的,计算票价是按照最短里程;但计算客流,就看各个城市怎么算了,有的可能按最短里程,有的按最少换乘,有的按多种路径各自取一个比例;所以说算法不同,客流就会又很大差异。
武汉客流低,有人说是城市地形,人口分布;但其实这都不是关键;关键还是换乘模型,我估计武汉用的最少换乘来算的客流,其实比如宝通寺到佛祖岭,按最短距离,肯定是2—11—2,完全可以算三个客流;但武汉的算法,估计就算2号线一个客流。
所以说客流量完全由模型决定,调了模型,就能发生很大变化。
但这个客流量的变化到底有什么用呢? 不能增加一分钱的票款收入,不能增加进站量。只能让客流量好看一点。
对后面新线路的批复,我觉得也没啥用,因为上面除了看客流量,还要看进站量,周转量等等很多指标;只是靠改模型,让客流量上去了,真的对以后批复新线路有用?
武汉11的开通,不管怎么说,缓解了虎泉——武汉东这一段2号线的压力,对乘客的出行体验是好事。
至于客流量,我觉得城市之间没有横向的可比性,因为各地用的模型都不同,这就好比各地高考的卷子都不一样,比较分数高低有啥意义? 但对于同一个城市的纵向比较,客流量还是有用的。
不同城市之间比较,还是比较进站量合理,因为这是客观数据。


IP属地:湖北1楼2024-12-28 09:40回复
    所以,进站量才是客观数据;客流量则要看各城市的模型。


    IP属地:湖北2楼2024-12-28 09:59
    回复
      客流量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是基本盘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28 10:10
      收起回复
        但也不是每个城市都公布了进站量很多城市进站量只是大家估计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2-28 10:35
        回复
          客流量就是通用指标,大家都在看啊,公布也是公布的客流量啊。
          当然,你说进线量,确实也很重要,那你去建议地铁公司每天公布呗,地铁公司都不公布,你拿什么看呢。。。。
          最后,之前地铁复批,确实有要求客强高于0.7,这个是正式的文件啊。当然,还有没有要求我不太清楚,但是至少确实也有提过,客强不达标,gwy就会觉得你没必要建设新线,因为没那么多需求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30 10:42
          回复
            最后,在给大家看看11和2的走势图,如图2号线去佛祖岭方向,2-11-2才是最短时间和最短路程的最优解,这也是为什么11开通了坐2去佛祖岭的票价降低的原因,但是武汉地铁换乘偏向优先不换乘,所以是2不换直达。计价按照2-11-2,统计按照2,要求统一下,这是合计的要求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2-30 10:46
            回复
              除了这个2和11的换乘外,影响比较大的还有2和7的换乘,7从园博园往青龙山方向,最短路程和时间都是7-2-7,但是实际确实按照少换乘也就是7直达的方案,不然7这个客流的灌入,2铁定破纪录的,但是实际2在7开通后反而下降了。
              所以说,武汉地铁换乘方案,大概率应该是采用的少换乘/不换乘,但是由于地铁线位规划的问题,少换乘不一定是出行的最优解,导致换乘系数和客流量均低于实际值。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2-30 1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