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51,495贴子:2,747,957

萨尔马提亚人在欧亚大陆两端的遗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这个标题,会有人问“萨尔马提亚人是什么族群?”回答 “这是古典时代草原欧亚草原上的霸主,东伊朗语族群游牧民”“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回答“还真有关系,明清时代贵州水西土司的贡马品质仅次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河曲马,我本人祖上也是凉山擅长马术的武士,这都是萨尔马提亚畜牧文化东渐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游牧民族?我记得你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不要跟达子学坏了哦” “呵呵呵,我本来就看不起胡里改,更看不起降虏,还有诺苏武士本身就以拥有自己的战马为荣,和小农怎么是一类人呢?不管怎么说,让我们跟随萨尔马提亚文化的脚步,探秘他们在欧亚大陆两端的遗产”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2-26 12:25回复
    萨尔玛提亚不是固定的血缘单一的族群,而是数个伊朗语系部落的统称。他们游荡于中亚和东南欧的草原上,他们也和斯基泰系部族那样,在语言上属于东伊朗语,只是不同时代离开某个大家庭的分支。
    萨尔马特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与斯基泰人相仿,但崇拜火,杀白马祭天。主要近战武器是矛和长剑。作战依靠骑射手与装备有铠甲的重骑兵。死后,马革裹尸,埋入地下。同时,也有随葬品。萨尔马特人精于手工艺,金属制品和陶器尤为出色,公元前 1世纪时已会制作铁器。和罗马、花拉子模、波斯及锡尔河流域有贸易往来,主要输出品有皮毛、蜂蜜、鱼、金属制品等。萨尔马特人的艺术品多饰以重彩饰的几何图形,但也吸收有“动物纹”风格。萨尔马特人称霸时期,所有南俄草原部族都接受其文化,影响广及黑海沿岸及其以西地区。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2-26 13:09
    回复
      2025-10-13 17:58: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遗传学研究显示,夏人与内蒙古东部、山东青岛和山西人关系最近
      关于夏族兴起之地,有很多种说法,如豫西说、晋南说、南方说、东部地区说等。夏朝灭亡后,夏人的流向也有多种说法,如夏桀逃向安徽巢湖、夏桀之子淳维逃向北方成为匈奴、部分人逃到蜀地、部分人逃到东北,部分人逃到浙江、部分人逃到西北等。这些传说和记载,虽然经过了后人的层累建构,但应包含有历史的素地。而要想验证其真实性,目前而言,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分子人类学对夏代人群进行基因解析。
      1
      2011年,中科院遗传学专业的刘皓芳提交博士论文“河南二里头遗址夏代人群的分子考古学研究”,就二里头夏代人群的遗传构成、人群去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结论如下:(一)通过与世界范围的110个古今人群进行对比,发现二里头夏代人群与东亚人群聚在一起,与东亚人群遗传关系最近。(二)通过对包含二里头夏代人群在内的48个东亚古今人群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二里头夏代人群与黄河中下游(豫、鲁、晋)汉族、西北(陕、青海)汉族和少数民族、东北(辽、蒙)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日本本州、韩国人群遗传关系非常近;与南方人群和阿依努人遗传关系较远;与偃师商城古人群和外蒙古匈奴时期古人群遗传关系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三)为了寻找与二里头夏代人群遗传关系最密切的人群,对22个人群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人群按地理位置分为三大分支,二里头夏代人群与内蒙古东部蒙古族、山西汉族和山东青岛汉族位于一个支系上,日本本州人群、韩国人群、外蒙古人群和中国东北地区人群聚在一支,中国西北地区人群聚在一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2-26 13:22
      收起回复
        在从里海东岸发源的几个世纪后,萨尔马特人逐渐向西形成了包括阿兰人在内的数个部落。至少在希罗多德的时代,他们就已经为希腊人所知晓。但远没有达到挑战斯基泰亲戚的实力。后来的罗马作家则更加熟悉,称他们住在帐篷马车中,经常在冬季迁徙到南俄草原的南端过冬,夏季再返回顿河地区游牧。
        萨尔玛提亚人的组织结构与斯基泰人类似。他们在各大族群下面分为众多部落,每个部落都自己的小王。他们共同商议,才推选总的领袖。不同部落会以饮血酒盟誓的方式联合,并在战斗中将所有成年男子和女性都拉上战场。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2-26 13:33
        回复
          根据ancient genomic time transect from the central asian steppe unravels the history of the scythians一文,早期萨尔马提亚人,也是r1a父系为主的,后来西迁到南俄并南下高加索的时候,融合形成的阿兰人,有更多g2和j,这个过程也类似后来彝族南下横断山脉,出现“濮变彝”的情况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2-26 13:38
          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2-26 13:38
            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12-26 13:50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2-26 13:51
                回复
                  2025-10-13 17:52: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遗传学研究显示,夏人与内蒙古东部、山东青岛和山西人关系最近
                  关于夏族兴起之地,有很多种说法,如豫西说、晋南说、南方说、东部地区说等。夏朝灭亡后,夏人的流向也有多种说法,如夏桀逃向安徽巢湖、夏桀之子淳维逃向北方成为匈奴、部分人逃到蜀地、部分人逃到东北,部分人逃到浙江、部分人逃到西北等。这些传说和记载,虽然经过了后人的层累建构,但应包含有历史的素地。而要想验证其真实性,目前而言,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分子人类学对夏代人群进行基因解析。
                  1
                  2011年,中科院遗传学专业的刘皓芳提交博士论文“河南二里头遗址夏代人群的分子考古学研究”,就二里头夏代人群的遗传构成、人群去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结论如下:(一)通过与世界范围的110个古今人群进行对比,发现二里头夏代人群与东亚人群聚在一起,与东亚人群遗传关系最近。(二)通过对包含二里头夏代人群在内的48个东亚古今人群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二里头夏代人群与黄河中下游(豫、鲁、晋)汉族、西北(陕、青海)汉族和少数民族、东北(辽、蒙)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日本本州、韩国人群遗传关系非常近;与南方人群和阿依努人遗传关系较远;与偃师商城古人群和外蒙古匈奴时期古人群遗传关系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三)为了寻找与二里头夏代人群遗传关系最密切的人群,对22个人群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人群按地理位置分为三大分支,二里头夏代人群与内蒙古东部蒙古族、山西汉族和山东青岛汉族位于一个支系上,日本本州人群、韩国人群、外蒙古人群和中国东北地区人群聚在一支,中国西北地区人群聚在一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26 13:52
                  收起回复
                    这时候,有人会说,这些人都是西欧亚父系,还是和你没有关系,但是我和你说,别急,因为接下来的康居人,那可就和萨尔马提亚人有一定渊源了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12-26 13:57
                    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12-26 13:58
                      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12-26 14:05
                        收起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12-26 14:12
                          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12-26 14:13
                            回复
                              2025-10-13 17:46: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就是故事的终点了吗?并没有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4-12-26 14: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