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港口发展的正确思路
原则:
1、遵循科学性,目的是节省尽可能多的资源和成本,创造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
2、做到全局一盘棋,避免生态破坏和恶性竞争。
3、企业生存能力竞争优先。
以上原则份量由强到弱。比如说,营口港生存能力优于大连港,但如果违背了科学性的原则,大力发展营口港也不是最好的思路。
据此,个人看法如下:
1、在配套打通东三省东部铁路通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丹东港,这样将为哈大铁路东部广阔区域的货源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
2、依据自然条件优先原则,选定葫芦岛港或锦州港之一建设大型深水煤码头,为蒙东及外蒙地区丰富的煤炭源建立出海通道。
3、在盘锦及营口大力建设油品及液体化工码头、集装箱码头、散粮钢材及矿石码头,打造成为东北最大的出海口。
4、依托大连既有国际化地位,发展外贸集装箱业务及其他高端物流服务业。港口规模的扩建尽量慎重。
陆路运输将耗费大量的能源。从地理位置看,丹东、营口、葫芦岛等与经济腹地的运距相对于大连来看,拥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内地的货物如果绕过丹东营口葫芦岛舍近求远地从大连港下海,必将浪费大量的能源动力,这在以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要能源供应手段的情况下,这实际上是对后代子孙的犯罪。
因此,从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大连港主要职责应是为大连市口岸的生产建设服务。如果大连市一味盯着辽阔的东三省及东蒙地区来吆喝,梦想把大连港建设成为虚无缥缈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则不仅最终会被经济腹地彻底地无情抛弃,并且还将丧失自己发展成为高科技现代化新兴都市的最佳时机。
比如,上海港,由于各方面综合条件所限,被宁波港超越是不可逆转的,但上海市着眼于全方面建设现代化东方大都市,而这却是宁波市花费100年也无法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