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少为县亭长、游侥,后率宾客入下江兵中为校尉,因从光武征战,诸将多称其勇。光武察宫勤力少言,甚亲纳之。
2.(从)及至河北,以为偏将军,从破群贼,数陷陈却敌。
3.(从)明年,将突骑与征虏将军祭遵击更始将左防、韦颜于涅阳、郦,悉降之。
4.(从)帝至堵阳,邓奉夜逃归淯阳,董欣降。彭复与耿弇、贾复及积弩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等从追邓奉于小长安,帝率诸将亲战,大破之。奉迫急,乃降。
5.五年,将兵徇江夏,击代乡、钟武、竹里,皆下之。
6.击梁郡、济阴,皆平之。
7.(从)宫与岑彭等破荆门,别至垂鹊山,通道出秭归,至江州。
8.岑彭下巴郡,使宫将降卒五万,从涪水上平曲。公孙述将延岑盛兵于沈水,时宫众多食少,转输不至,而降者皆欲散畔,郡邑复更保聚,观望成败。宫欲引还,恐为所反,会帝遣谒者将兵诣岑彭,有马七百匹,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岑不意汉军卒至,登山望之,大震恐。宫因从击,大破之。斩首溺死者万馀人,水为之浊流。延岑奔成都,其众悉降,尽获其兵马珍宝。自是乘胜追北,降者以十万数。
【时岑等盛兵沆水,官兵财千余人,降附者四、五万口,军食不足。蜀民各坚壁,观形势。】
【公孙述使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及其弟恢悉兵拒广汉及资中。】
9.军至平阳乡,蜀将王元举众降。
10.进拔绵竹,破涪城,斩公孙述弟恢,复攻拔繁、郫。前后收得节五,印绶千八百。
11.十一月,臧宫军至咸门。述视占书,云‘虏死城下’,大喜,谓汉等当之。乃自将数万人攻汉,使延岑拒宫。大战,岑三合三胜。(败)
12.十九年,妖巫维汜弟子单臣、傅镇等,复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称将军。于是遣宫将北军及黎阳营数千人围之。贼谷食多,数攻不下,士卒死伤。(不利)
13.帝然之,即敕宫彻围缓贼,贼众分散,遂斩臣、镇等。
14.击武溪贼,至江陵,降之。
2.(从)及至河北,以为偏将军,从破群贼,数陷陈却敌。
3.(从)明年,将突骑与征虏将军祭遵击更始将左防、韦颜于涅阳、郦,悉降之。
4.(从)帝至堵阳,邓奉夜逃归淯阳,董欣降。彭复与耿弇、贾复及积弩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等从追邓奉于小长安,帝率诸将亲战,大破之。奉迫急,乃降。
5.五年,将兵徇江夏,击代乡、钟武、竹里,皆下之。
6.击梁郡、济阴,皆平之。
7.(从)宫与岑彭等破荆门,别至垂鹊山,通道出秭归,至江州。
8.岑彭下巴郡,使宫将降卒五万,从涪水上平曲。公孙述将延岑盛兵于沈水,时宫众多食少,转输不至,而降者皆欲散畔,郡邑复更保聚,观望成败。宫欲引还,恐为所反,会帝遣谒者将兵诣岑彭,有马七百匹,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岑不意汉军卒至,登山望之,大震恐。宫因从击,大破之。斩首溺死者万馀人,水为之浊流。延岑奔成都,其众悉降,尽获其兵马珍宝。自是乘胜追北,降者以十万数。
【时岑等盛兵沆水,官兵财千余人,降附者四、五万口,军食不足。蜀民各坚壁,观形势。】
【公孙述使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及其弟恢悉兵拒广汉及资中。】
9.军至平阳乡,蜀将王元举众降。
10.进拔绵竹,破涪城,斩公孙述弟恢,复攻拔繁、郫。前后收得节五,印绶千八百。
11.十一月,臧宫军至咸门。述视占书,云‘虏死城下’,大喜,谓汉等当之。乃自将数万人攻汉,使延岑拒宫。大战,岑三合三胜。(败)
12.十九年,妖巫维汜弟子单臣、傅镇等,复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称将军。于是遣宫将北军及黎阳营数千人围之。贼谷食多,数攻不下,士卒死伤。(不利)
13.帝然之,即敕宫彻围缓贼,贼众分散,遂斩臣、镇等。
14.击武溪贼,至江陵,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