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几张图,剩余全是字


照例省流:
20比40更值得入。
20也许是目前前国产南波万能抬出来最有诚意的了,怎么不算一种洗心革面呢?确实槽点很少所以没太多的字可以打
40比20贵一百多,瞬间就香不起来,我能找到的最大购买理由大概是即馋可调阻尼摇杆,但又讨厌牢智,否则真不如加几十最多百把块直接入544,毕竟544最大的槽点而40这方面其实也五十步笑百步,而544还有微动扳机和更多的拓展键以及其他略优的部分,后面会细说
往后退,我要开始叨叨了
模具:这两款近乎一毛一样,握持感,触感都一样,都比xbox标准尺寸偏大一圈,偏大手友好,防滑纹摸着不太防滑但也不磨手,因为我汗手比较轻微所以没法在这方面好好考验它俩。肩键扳机还有背键这种灰塑料材质放20上可以理解,但放40上就廉价割裂了起来…




按键手感:只在abxy及十字键上有些微区别,40宣传说是宙斯2的光轴下放,要不是我有宙斯2我可能就信了,按压力度甚至比20还稍重是可以说的吗?但是,两款的abxy手感都比较软弹,调得其实是不错的(微动+导电胶这种组合如果手感还调很差那真是有点东西)
肩键和背键也没啥槽点,背键布局合理,面积不易误触,按压力度也适中,北通原来是能做出正常手感的背键的啊…
十字键终于跟上队伍,也用上了类似转轴的结构,搓起来顺滑多了,但40的手感比20好,20稍硬,高强度搓久了稍有硌拇指的酸痛感,纯个人主观偏好排序的话,搓起来的顺滑度,40略好于飞智系,而飞智的又略好于20,据说20新批次已改进,用了40的同款,那更没有买40的理由了(bushi)这点有待都用过的8u验证。
扳机都是二段扳机锁,并且做了缓冲棉,好处是不像传统扳机锁在限位之后按下去有种生硬感,坏处是高频按压偶尔会有没识别到的粘滞感(可能是我的错觉),20用扳机锁是合理的,40也用这个就实在不够看。
摇杆:都是TMR,但在本右摇杆瞄准菜鸟,用aimlab网格射击的测试下,也就那样,手上至少有三家友商的分数比它俩高…(测试环境:游戏内死区为1,手柄本身死区为0,摇杆曲线默认,即看均分也看最高分,分数也和本人使用习惯呈正相关,用的越习惯的自然分数会略高一些),40因为没有明确刻度,只能在大致上调的和我惯用的544阻尼差不多的区间(544是最轻阻尼往后调两格),测下来的分数,20和40没有显著差异。如果本菜鸟用它玩,分数都最多只能排老四,那对于FPS大手子而言,手上肯定有分数能打得高得多的更好的选择。总之也不是不能玩,但也不出彩。另外有线和无线下的分数没得明显差异。
40的摇杆优势在于可调阻尼(废话),不玩FPS的话,对于大部分游戏类型,摇杆轻一些就是更省力一些,而且可能用惯了就回不去了。但是40的这个有三个槽点:
1.没刻度,所以没法精确定位自己爱用惯用阻尼区间,除非你调过就再也不动。
2.比较频繁出现的摇杆推到边缘会带动阻尼环还可以跟着轻微位移一点,我的左摇杆几乎是100%复现,现在尚不清楚算批次的品控还是设计问题,如果是后者,换货也不一定能解决,只能自适应,问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玩家个人的介意程度。
3.摇杆阻尼环稍高(比544的大概高一截),我没有仔细量过高度,但操控起来确实感觉拇指放的位置会更高(比起20及其他手柄),这样长时间操控,拇指更容易感到疲累(我是17cm的小手),至于摇杆帽的兼容性,比544稍好,但依旧会有摇杆帽会出现和边缘摩擦到的情况。(它自家赠送的肺片摇杆帽可放心使用)

震动:较细腻但有一定细节缺失。
这算20最大也最明显的槽点,不是那种力大砖飞的傻震,初上手还算细腻,所以傻得比较隐蔽…用rhythm spin XD测试,连续碰到蓝色方块的时候有些下落不会震,而用yuzu测试马里奥惊奇,终于现出原形,在人物站到大关卡的中介点,这一持续震动的场景时,就震一会儿停一会儿(其他手柄包括参照物xbox是持续震动的),不过对震动过得去就行的玩家,倒是问题不大
40的默认强度比20还低一档,导致细节缺失的更明显,调到和20一样的第三档,也没有更好,所以它俩半斤八两(更没得选40而不是20的理由了)
体感模拟右摇杆(特指xinput协议下的体感强开),这是我玩射击游戏的刚需所以我一定会测:
40终于表现得比20好(灵敏度4级,防死区设为0),大概好10%,同样用aimlab测,网格射击以外还测了六目标,40能通过测试而20有些勉强(本人测试标准:网格射击和六目标分数4w+,那么意味着用体感能玩,超过5w+,那么算比较跟手,能到6w那就比较好用了)
可能是目前北通在这方面体感最能用的一集。但灵敏度不能按照数值细致调整还是不如另外两家。
喔豁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小槽点和入手建议,但是字数限制警告,只能评论区里另叨


照例省流:
20比40更值得入。
20也许是目前前国产南波万能抬出来最有诚意的了,怎么不算一种洗心革面呢?确实槽点很少所以没太多的字可以打
40比20贵一百多,瞬间就香不起来,我能找到的最大购买理由大概是即馋可调阻尼摇杆,但又讨厌牢智,否则真不如加几十最多百把块直接入544,毕竟544最大的槽点而40这方面其实也五十步笑百步,而544还有微动扳机和更多的拓展键以及其他略优的部分,后面会细说
往后退,我要开始叨叨了
模具:这两款近乎一毛一样,握持感,触感都一样,都比xbox标准尺寸偏大一圈,偏大手友好,防滑纹摸着不太防滑但也不磨手,因为我汗手比较轻微所以没法在这方面好好考验它俩。肩键扳机还有背键这种灰塑料材质放20上可以理解,但放40上就廉价割裂了起来…




按键手感:只在abxy及十字键上有些微区别,40宣传说是宙斯2的光轴下放,要不是我有宙斯2我可能就信了,按压力度甚至比20还稍重是可以说的吗?但是,两款的abxy手感都比较软弹,调得其实是不错的(微动+导电胶这种组合如果手感还调很差那真是有点东西)
肩键和背键也没啥槽点,背键布局合理,面积不易误触,按压力度也适中,北通原来是能做出正常手感的背键的啊…
十字键终于跟上队伍,也用上了类似转轴的结构,搓起来顺滑多了,但40的手感比20好,20稍硬,高强度搓久了稍有硌拇指的酸痛感,纯个人主观偏好排序的话,搓起来的顺滑度,40略好于飞智系,而飞智的又略好于20,据说20新批次已改进,用了40的同款,那更没有买40的理由了(bushi)这点有待都用过的8u验证。
扳机都是二段扳机锁,并且做了缓冲棉,好处是不像传统扳机锁在限位之后按下去有种生硬感,坏处是高频按压偶尔会有没识别到的粘滞感(可能是我的错觉),20用扳机锁是合理的,40也用这个就实在不够看。
摇杆:都是TMR,但在本右摇杆瞄准菜鸟,用aimlab网格射击的测试下,也就那样,手上至少有三家友商的分数比它俩高…(测试环境:游戏内死区为1,手柄本身死区为0,摇杆曲线默认,即看均分也看最高分,分数也和本人使用习惯呈正相关,用的越习惯的自然分数会略高一些),40因为没有明确刻度,只能在大致上调的和我惯用的544阻尼差不多的区间(544是最轻阻尼往后调两格),测下来的分数,20和40没有显著差异。如果本菜鸟用它玩,分数都最多只能排老四,那对于FPS大手子而言,手上肯定有分数能打得高得多的更好的选择。总之也不是不能玩,但也不出彩。另外有线和无线下的分数没得明显差异。
40的摇杆优势在于可调阻尼(废话),不玩FPS的话,对于大部分游戏类型,摇杆轻一些就是更省力一些,而且可能用惯了就回不去了。但是40的这个有三个槽点:
1.没刻度,所以没法精确定位自己爱用惯用阻尼区间,除非你调过就再也不动。
2.比较频繁出现的摇杆推到边缘会带动阻尼环还可以跟着轻微位移一点,我的左摇杆几乎是100%复现,现在尚不清楚算批次的品控还是设计问题,如果是后者,换货也不一定能解决,只能自适应,问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玩家个人的介意程度。
3.摇杆阻尼环稍高(比544的大概高一截),我没有仔细量过高度,但操控起来确实感觉拇指放的位置会更高(比起20及其他手柄),这样长时间操控,拇指更容易感到疲累(我是17cm的小手),至于摇杆帽的兼容性,比544稍好,但依旧会有摇杆帽会出现和边缘摩擦到的情况。(它自家赠送的肺片摇杆帽可放心使用)

震动:较细腻但有一定细节缺失。
这算20最大也最明显的槽点,不是那种力大砖飞的傻震,初上手还算细腻,所以傻得比较隐蔽…用rhythm spin XD测试,连续碰到蓝色方块的时候有些下落不会震,而用yuzu测试马里奥惊奇,终于现出原形,在人物站到大关卡的中介点,这一持续震动的场景时,就震一会儿停一会儿(其他手柄包括参照物xbox是持续震动的),不过对震动过得去就行的玩家,倒是问题不大
40的默认强度比20还低一档,导致细节缺失的更明显,调到和20一样的第三档,也没有更好,所以它俩半斤八两(更没得选40而不是20的理由了)
体感模拟右摇杆(特指xinput协议下的体感强开),这是我玩射击游戏的刚需所以我一定会测:
40终于表现得比20好(灵敏度4级,防死区设为0),大概好10%,同样用aimlab测,网格射击以外还测了六目标,40能通过测试而20有些勉强(本人测试标准:网格射击和六目标分数4w+,那么意味着用体感能玩,超过5w+,那么算比较跟手,能到6w那就比较好用了)
可能是目前北通在这方面体感最能用的一集。但灵敏度不能按照数值细致调整还是不如另外两家。
喔豁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小槽点和入手建议,但是字数限制警告,只能评论区里另叨